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武四海:自强不息一君子

零零社区网友  2012-12-07  互联网

□本报记者吴俊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近日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武四海传记《拒绝屈服》一书中,序作者———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以如此的笔触写道:“武四海先生的经历和中阿公司的历程印证了我们国家的变革和发展,这种面对困难和压力,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斗志和精神,是需要我们弘扬的。”

武四海,一位曾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的学者,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简称中阿公司)鼎盛期的掌舵人,国际肥料工业协会(英文缩写IFA)前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两会上的“进谏者”……事实上,对他的定义是困难的,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多重角色背后,折射的是一颗永不懈怠的灵魂,当然,还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永不言弃:在中阿的激情岁月

在阅读了《拒绝屈服》后,作为当年的化工部部长和同一段历史的见证人,顾秀莲深情地说道:它使我回忆起 “南南合作”典范———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成长发展的那段岁月。

是的,如果将人生比喻成一座重重叠叠的山峰,对武四海而言,中阿的日子无疑是其中最为挺拔的峰顶之一。1988年,原本潜心科研的武四海进入中阿,由“儒”入“商”,在这里他将度过波澜起伏的20年,并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合资企业送上康庄大道。

作为中国、突尼斯和科威特三国合作的结晶,中阿公司是政治和经济联姻的特殊产物。但这个项目从1985年奠基开工到1991年竣工投产,期间波折不断,到1992年底,在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为了呵护这朵“南南合作”之花继续绽放,中方决定全面接管,周期为15年。

就在中方接管的第二年,中阿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口,武四海临危受命走上前台,从原来的一名副厂长擢升为公司总经理。经过大刀阔斧的改制改革,到1994年,中阿终于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当年盈利2962万元。

就在武四海稍稍缓口气的时候,未料新的危机袭来。1994年,国家出台新税制,按照规定,中阿必须上交2880万元增值税,此前中阿应享受的三元复合肥产品和进口磷酸的免税政策取消。武四海很清楚,如果执行新规,资产负债比已远超100%的中阿公司的资金链将立马断裂,企业势必关门。

在危亡存于一线的时刻,武四海的倔劲上来了,因为他坚信:对中阿而言,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国家适度扶持,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发展壮大,为农业贡献优质化肥;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家培养一个稳定的税源。基于这样的信念,在原化工部和河北省政府支持下,他将中阿的燃眉之急向国务院多个部门做了汇报,多方奔走,最终在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朱镕基的直接关怀下,免税问题顺利解决。更重要的是,经过中阿这一风波,相关部门考虑到化肥产业的特殊性,从此将复合肥免增值税政策扩大至全行业。在中阿,武四海经历的危机大大小小不计其数。2003年阴云再次降临,而这次的强度丝毫不亚于前次免税风波。在武四海的传记中,作者冠以极具冲击力的字眼“风暴”。

2003年,鉴于不断加剧的反恐形势,国务院出台了禁止农用硝酸铵生产、销售和铁路运输的政策。硝酸铵是中阿公司的重要原料,“禁硝令”一出,中阿又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在考虑了诸多替代方案后,武四海认定这一次还得争取国家支持,否则公司将难以维系。成功属于有坚守的人。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在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原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和原驻突尼斯大使谢邦定的关心下,武四海终于拿到了商务部的特许进口批复。

多年以后,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武四海平静地叙述道:这两件事都是在别人眼里机会为零的情况下做成的,可谓是顶着上的。直面挑战是武四海一贯的性格。

在磷复肥行业,武四海另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贡献在于国产复合肥的推广上。中阿复合肥面世之初,无论是行业还是中国农民对这一新事物都不太接受。武四海看中了这一产品的未来前景,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复合肥的优越性,在为中阿的拳头产品“撒可富”打开一片市场的同时,也为中国复合肥的推广应用做了开拓性的探索。尤其令业内印象深刻的是,在最初的几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上,中阿公司阵容豪华的产品宣传车方阵,成了展会上最为亮丽的风景。从此这一做法在行业蔚然成风,复合肥产品逐渐深入人心。

尘埃散尽,武四海总结说,中阿今天的成功契合了“天人合一”理论:在中国化肥界,可能找不出第二家具有如此特殊背景的企业,从诞生之初直至今日,中阿沐浴着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关心、关爱,这就是中阿公司的“天”;同时,中阿的成长史又伴随数不清的坎坷风雨,是武四海和他的团队一次次将企业从深渊拉回坦途,这就是中阿公司的“人”。

责任担当:两会上的进谏者

作为一位学者转型的企业家,在温文尔雅的背后,武四海骨子里透着知识分子秉性中的刚毅,不平则鸣,做企业如斯,参政议政也如斯。武四海曾对人说:我搞企业靠的是事业心,从事社会活动靠的是责任感。正是在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下,他的建言屡屡切中时弊,引发热议。

顾秀莲在《拒绝屈服》序言中如此褒扬:随着事业的成功,四海先生先后担任了民建河北省主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在参政议政工作中,他始终心系三农,直言进谏。

在武四海林林总总的两会建议提案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肥料立法,在这件事上,他均属在重大场合打响第一枪。

进入新世纪,市场管理混乱、假冒伪劣抬头、施肥粗放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促使武四海酝酿一个重大课题:肥料立法。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抛出了《尽快出台<肥料法>的议案》,由此开启了化肥行业立法的进程。

这个议案直接的结果是促成了有关部门加快制定《肥料管理条例》。当时的全国人大专委会在审议议案后明确要求农业部着手制定管理条例,待施行一段总结经验后再上升为法律。

时至今日,尽管距离肥料立法尚征途遥远,但毫无疑问,武四海为加速这一进程砌下了第一块垫脚砖。

放眼世界:来自中国的IFA主席

在武四海的人生经历中,IFA主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毫无疑问,这位IFA历史上首位华人主席,既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人生舞台,也给中国化肥业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IFA是世界肥料工业界的行业组织,在全球化肥界拥有崇高地位。但在上个世纪,落后的中国化肥工业还无法与之建立通畅的对接渠道。

中阿作为一家具有鲜明的国际背景的合资企业,1990年代初就加入了IFA,武四海因之很早就有与IFA接触的经历。1997年,时任中阿总经理的武四海成为IFA东北亚区域副主席。2005年,IFA选任武四海为主席。业界评论,这是中国化肥的历史时刻,因为这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个国际组织的“一把手”。

有趣的是,武四海的通往I鄄FA之路也一定程度上暗合了他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理论。对于武四海成功当选的原因,IFA秘书长曼尼在接受采访时说:“首先因为武是一个化学工程师,精通肥料制造业的一切工作,他本身还代表了世界化肥生产和销售的大国———中国……他的知识、人格及出色的管理才能,具备了成为主席的一切条件。”

时势造英雄。专业背景、中阿公司和中国化肥这三者共同成就了这一段事业佳话。

在IFA的平台上,武四海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同行的交流不遗余力。作为国内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动者,他在IFA主席任期内,举办了以科学施肥为主题的“中国年”和“非洲年”活动;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化肥企业进入I鄄FA,成为“睁眼看世界”的会员;借助在国际肥料组织任职的契机,他为国内化肥界和决策层传送至关重要的行业信息……

君子之风:做一个有胸怀的人

武四海对一个企业家的素质曾有如此精到的概括:思想、胸怀、人格,思想源于学习和能力,胸怀来自眼界,而人格意味着责任担当。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也是不懈追求。

在武四海最忙碌的时候,他在担任IFA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等社会职务的同时,还兼任四家企业一把手,一身数任。非但如此,武四海还有两项从青年保持至今的爱好———摄影和运动。每一个领域他都孜孜不倦,每一个领域都驾轻就熟,每一个领域都结出硕果。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同一时段面对如此多而繁杂的事务,靠的是什么?武四海的回答是:胸怀。这一点体现在管理领域就是要知人善任,把有能力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通过放权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潜能。

骨子里,武四海是一位耿直的知识分子,崇尚知识和人格的力量。

作为知识分子,他对科研始终保持着热情。

在到中阿之前,这位天津大学的高材生一直专注科研,并赴英国深造,撰写的论文曾入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国际科学技术协会和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所出版的刊物。在中阿期间,他依然不改科研人员本色,带领团队成功地改造了原法国工艺,将产能发挥到1.5倍,使得原装置专利持有人震惊不已。

作为知识分子,在社会责任和名利的天平上,他选择的是前者。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接手大峪口项目。1999年,这个位于湖北荆门市投资巨大的矿肥基地早已停产,数万职工及其家属嗷嗷待哺。节骨眼上,国家经贸委等部门领导想到了武四海,期望他出马。有人在一旁规劝:大峪口是火坑,千万别去。

站在今天回溯,武四海确有很多理由婉拒:修复工程浩大,多家国内外大企业在考察后都打了退堂鼓;自己的事业也正顺风顺水,趟这滩浑水实为不必。但正如后来我们所看到的一样,武四海没有为名利得失纠结,毅然承接了这个烂摊子,让一家濒临死亡的企业重生。

作为知识分子,他有一腔悲天悯人的情怀。

1999年,一位中阿农民工因违章操作而殉命,事后发现他是一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高中生。获悉这一切后,武四海深受感动,决定发起成立撒可富教育基金会。2003年,基金会成立,武四海按照公司职工捐助总额的两倍出资20万元,并将多年来所获技术和管理成果奖励总计80万元全部划入撒可富教育基金会。据统计,截至目前,基金会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700余人,资助总额累计500余万元。

尾声

《拒绝屈服》记述了作者和传主间的一段对话:“如果用一句话来为本书命名,您会选择什么呢?”“拒绝屈服!”这是一个曾经的行业翘楚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后来者的勉励。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12-07/33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