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术航标引领肥业方向

网友投稿  2012-12-03  互联网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


编者按
    2012年11月14日,被誉为“植物营养与肥料界高端学术盛宴”的“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在花城广州落下帷幕。会议以“现代农业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对促进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更是对广大涉农资企业,尤其是化肥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到会并作重要指示。来自农业部、浙江大学、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南京农大,以及各省市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肥料界的专家们,从植物营养与施肥、新型肥料发展、养分循环与环境、土壤肥力与培肥等方面为农资行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专家们认为:节肥、高产和环保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只有在强有力的肥料生产体系保障下,中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才能稳固。
    众所周知,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1%的人口,化肥在其中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化肥利用效率低下、施肥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经摆在行业面前。化肥生产、经营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当前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了解行业权威人士、科研工作者最新研究成果,才能有针对性地从自身产品入手,进行科技创新,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朱院士强调:提升肥效


    近年来,中国肥料利用率低是业界共识,尤其是氮肥,在土壤中留存时间短,容易向环境中转移,施用不当极易造成损失。因此,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肥料使用过程中追求的永恒目标。那么当前氮肥利用效率到底是多少呢?朱兆良院士对782个田间试验总结后得出,中国小麦、水稻和玉米对氮肥的利用率在30%~41%之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等对2000-2005年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后发现,目前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异很大,变幅在10.8%~40.5%之间,平均为27.5%。
    与会专家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中国低肥力土壤上获得高产须加大养分投入。按照肥料报酬递减的规律,相应的每公斤肥料养分增加的产量(农学效率)必然有所下降,同时也表明中国养分管理和施肥的科学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专家们认为,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唯一选择就是继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施肥技术和肥料利用效率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肥料的需求量还会相应增长。如何高效使用肥料以保障粮食安全,协调肥料的农学效应、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土肥行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更是农资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010~2011年间在河北廊坊砂质土壤上用高丰度15N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施入土壤的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2.36%,损失率为11.32%,土壤残留率为56.32%;第二季夏玉米对上季氮肥还有35.7%的利用率,第二季后,土壤氮的残留为30.72%,两季累积利用率为38.09%,总损失率为31.19%。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原理事长金继运表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农业部的统一协调和组织下,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全国有关科研教育机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平衡施肥研究和示范工作。结果显示,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上,每公斤氮素平均增产10.8~12.2公斤,每公斤P2O5平均增产9.2~11.5公斤,每公斤K2O平均增产6.8~10.4公斤,而国际上每公斤化肥氮素平均增产水稻22公斤、小麦18公斤、玉米24公斤。同时中国粮食主产区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上的氮素用量均远远高于国际上相应的平均用量。
    朱兆良院士对土肥工作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中国土壤肥料科技工作者在为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很多科技成果,形成了诸如测土推荐施肥、氮肥深施、灌溉施肥、以水带氮、前氮后移、缓/控释肥等成熟的施肥技术,推动了施肥技术的进步。但是,中国人多地少、土地基础肥力差、经营分散、地块面积小、复种指数大、倒茬时间紧等因素,决定了在中国实现科学施肥有其特殊的难度。化肥行业要在国内外已有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易于推广应用的推荐施肥的理念,进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有机肥施用:存在污染

    本次会议上传出的消息显示,中国有机养分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大量有机养分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而变成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同时,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威胁到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朱兆良院士认为,当今中国有机肥的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专家们一致表示,当前有机肥的质量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相比,部分重金属的含量增加明显,施用含有重金属的有机肥将引起土壤污染,危害农产品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徐明岗带领的团队在红壤和黑土上长期定位实验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引起了土壤重金属的显著富集。
    相关数据显示,污泥的Cr、Pb、Ni、Hg和猪粪的Zn、Cu、Cd、As的平均含量最高,污泥的Zn、Cu、As,鸡粪Cr、Ni,堆肥与厩肥的Hg、Pb平均含量也高于其他有机废弃物。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目前的禽畜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不严格,质量管理更是松懈,造成许多地方在饲料添加剂中大量使用铜、铁、锌、锰、硒、碘、砷等中微量元素,从而引起有机肥质量存在潜在危害。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鸿翔告诉记者,当前仅从养殖场的猪粪中每年就将230吨砷、2400吨铜、90000吨锌、40000吨铁带入了土壤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刘荣乐等对全国14个省(市)取样并调查测定了184个有机肥样品后发现,污泥、鸡粪、猪粪、牛粪、羊粪、堆肥与厩肥重金属含量高,受污染程度也最重。
    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黎明的观点是:当今的有机肥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的有机肥已不能同日而语,种植中大量施用有机肥,各种有毒有害物沉积在土壤中,势必造成土壤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对土壤污染后,几十年都难以进行调节、治理和修复,说得更严重点,未来五至十年后,中国可能再没有“清洁干净”的土壤用来种植作物。首先,当前有机肥来源更广泛,既有人畜粪便,也有生活污水,还有工业垃圾。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垃圾生产加工而成的有机肥,其化学成分复杂,富含有毒有害物质。其次,用传统的畜禽粪便所生产的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药物残留、激素和抗生素等有毒有害物。再次,由于有机肥所含各种营养元素很低,农业种植中如果仅用有机肥的话,其用量巨大,带入的有害物质也越多。
    现实情况是:质量让人担忧的有机肥大多数都是由一些规模较小的厂家生产,那么中国生产有机肥的大型企业数量有多少,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现任理事长、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白由路给出了答案:目前中国具有各类有机肥料加工厂3000家以上,年设计生产能力4700多万吨,实际年生产能力约2500万吨实物量。在有机肥料生产企业中,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80多家,2万~10万吨的企业近500家,近80%的企业年产量不足2万吨。“集中度不高,有机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白由路说。
    针对业内传出的有机肥始终只是化学肥料补充的呼声,白由路表示,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化肥在作物养分供应中占到了90%以上,而商品有机肥料所提供的养分不足10%。所以,就提供养分而言,有机肥料提供养分的功能已基本丧失,有机肥料应定为在以清洁环境、培肥土壤为主,企业也要转变观念。

 

    缓控释肥方向:进入大田

    针对如何在中国更好地发展缓控释肥的问题,业内开展了多次研讨,也初步达成了“缓控释肥在中国需面向大田”的共识。这一次被称为“植物营养与肥料界高端学术盛宴”上,专家们再一次对国外认为“贵族肥料”的缓控释肥正走向大田的事实达成一致。
    专家们指出,为了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求,最佳的办法就是施用缓/控释肥料,真正科学地实现一次性施肥。所以,缓/控释肥料必将成为今后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朱兆良院士表示,中国缓/控释肥的定位应该在大田作物应用上。大量的田间试验表明,缓/控释肥的增产效果达8.8%~18.3%,氮肥利用率提高20%~30%,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降低20%~70%,符合“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对于缓/控释肥技术,业内一直有个理想化的标准,就是肥料的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的养分吸收曲线相吻合,达到一个S形的释放效果,也就是前期养分释放少,中期在作物养分需要量大时释放速度增加,后期释放放缓并持续到作物收获,保证一次施肥,后期不脱肥。但是,由于技术层面的制约,尽管逐步实现了养分的控释,但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仍难达到,同时缓控释肥价格偏高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樊小林介绍,目前国内缓控释肥正向着这样一个方向发展――同步营养肥,实现的参考依据就是:土壤养分供应曲线、植物营养吸收曲线以及肥料释放曲线。据悉,通过植物油包膜制成的缓控释肥与植物生长曲线的拟合度较高,因包膜增加的成本每吨低于1000元,在市场可以接受范围内。
    中海化学研究员沈兵认为,缓/控释肥料的施肥方法研究应当提上日程。肥料的缓控释过程是针对具体作物的养分需求曲线及土壤而定的,施法方式上应当不一而论。中国缓/控释肥料发展以面向大田作物为重点,这就要求产、学、研共同努力,成本低、肥料养分回收率高、养分释放特性基本符合作物需肥特点以及包膜材料或添加物无污染的缓/控释肥最终将引领用肥主流。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12-03/33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