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凝聚各方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零零社区网友  2012-11-16  互联网

王文善

沈其荣

李荣

李俊

张玉华

姜瑞波

邓祖科

王建东

李季

隋新华

周波

孙中涛

陈振民

顾金刚

王幼珊

陈健辉

□本报记者 高云

中国是农业大国,化肥施用量居世界首位,但当前因追求单位面积产量,过度使用化肥,不仅化肥利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还造成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质含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逐渐减少化肥用量,大力发展生物肥料具有重要意义。11月7~8日,由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和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主办的“2012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召开,会议就推动生物肥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生物肥料相关菌种资源、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议题展开讨论。

来自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测中心、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到会并作了主题报告。全国生物肥料行业的15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原化工部副总工、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理事长王文善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生物肥料作为新型肥料之一,对改善作物品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性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对发展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及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意义重大。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土肥技术处处长李荣分析了发展生物肥料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发展趋势。他说,生物肥料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政策、法律的支持,并获得税收减免的财政优惠,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企业遍布全国28个省市区,普适性、属地化、专用型将是生物肥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俊表示,当前全国约有微生物肥料企业850家,在农业部登记的产品有1718个,年产量为900万吨,产值150亿元。尽管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化肥利用率,但仍不能替代化肥。正如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沈其荣所说:“生物肥料不能替代化肥,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而生物肥料作为化肥良好的辅料,能为化肥使用量的减少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沈其荣还呼吁把每年的11月20日定为“耕地质量日”,可见中国耕地目前所面临的状况之严重,发展生物肥料之迫切。

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理事长、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祖科在致辞中提到,为引领中国农产品生产向优质、健康的方向发展,北京市科委率先组织成立了“首都农业安全投入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作为其分联盟之一,于2012年4月15正式揭牌成立,充分体现了农业部、科技部及其相关部委对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的重视。召开本次论坛主要是为国内生物肥料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凝聚各方资源,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生物肥料的出现给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点燃了新的火种,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成立使中国生物肥料企业同仁看到了新的希望,2012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论坛的召开为中国生物肥料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推动力。相信在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带领下,发挥联盟的平台作用,引导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断规范行业标准,提高行业水平,中国生物肥料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生物肥料产业未来必定繁荣昌盛。

参会人员:

原化工部副总工、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理事长王文善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

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土肥技术处处长李荣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俊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所所长张玉华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主任姜瑞波

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理事长邓祖科

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王建东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季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隋新华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振民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周波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孙中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顾金刚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幼珊

重庆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辉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11-16/33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