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第五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网友投稿  2012-06-01  互联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石化化工处处长张文明

农业部种植业司耕肥处副处长黄辉

全国农机推广服务中心肥料处副处长杨帆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秘书长修学峰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高力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赵秉强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樊小林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所所长吴跃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副教授张卫峰

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武

山东金沂蒙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峰

山东金沂蒙生态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宾

面对新形势,结合农业科技年的要求,第五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重点关注了缓控释肥技术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行业标准规范等摆在缓控释肥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科技创新,为农业提供更加高效、更加节能、更加环保的缓控释肥料是这次论坛的目的。

张文明:让缓控释肥产业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已成为化肥生产和出口大国,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的农业快速发展、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成为未来农化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化肥行业要抓住机会,把握趋势,落实“十二五”规划的相关措施,加强调查研究,主动沟通协调,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十年化肥行业进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来引领和推动未来五年化肥行业,尤其是缓控释肥产业的尽快可持续发展。

黄辉:多方面统筹,确保缓控释肥产业良好发展

缓控释肥符合肥料产业发展方向,符合科学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中国缓控释肥发展势头迅猛,为确保其良好发展,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合理规划,统筹发展,防止一哄而上,造成产能浪费;二是注重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避免产能简单重复;三是突出缓控释肥料中的氮养分,防止氮磷钾一包了之;四是明确重点区域和作物、地膜覆盖等追肥不便的大宗作物和附加值较高、施肥量较大的园艺作物;五是规范产品标签标识,科学客观宣传,防止炒作概念。

杨帆:把缓控释肥引入科学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

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中指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拓展技术内涵,扩大实施范围,完善指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增加测土密度,提高测土频率,突出供肥、施肥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技术入户、配方肥到田,着力改进施肥方式,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普及,全面提升科学施肥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

当前要利用好肥料配方,在配方肥下地上下工夫:一是参考各地公布的配方和农民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以缓控释肥为原料生产复混肥料;二是在经销点建立配肥站,生产混配肥料,将缓控释肥做原料。

修学峰:加快缓控释肥高性能低成本产品的产业化步伐

近年来,很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都在开展缓控释肥功能机理、生产工艺、装备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这个产业在国内得以蓬勃发展,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经济作物和大田作物,目前中国已成为缓控释肥料实际上最大的生产国和使用国。通过缓控释肥的研发,带动了中国肥料产业的技术升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但是,目前缓控释肥料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研发力量分散、生产成本仍然偏高、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标准亟待规范等诸多问题。缓控释肥料产业今后的发展要面对大田作物,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积极开展产业化技术、产品检测评价以及同步营养、高效使用等技术和环境效应评价研究,促进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快高性能低成本产品的产业化步伐,着力培育名牌产品。

高力:在抓好基础肥料的基础上加大新型肥料开发和生产

根据氮肥“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氮肥产品结构调整的思路是,首先是要搞好基础肥料的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供给,满足农业和新型肥料发展的基础氮肥需求。在做好基础肥料生产的基础上,氮肥行业还要利用生产基础肥的优势,加大新型肥料的开发和生产,力求降低新型肥料成本。这样,一方面减少氮肥流失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为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新的贡献,努力成为新型肥料产业的主要力量。

从氮肥品种发展趋势来看,一部分要变成缓释的,另一部分加强速效。

樊小林:缓控释肥迎来大规模产业化和普及应用的关键时期

缓控释肥料具有同等用量下增加产量、减少肥料用量而不减产、缓解化肥损失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作用,只要选择适当的缓控释肥料和采用合理的使用方法就能实现增效增值的目的。未来几年,是全球缓控释肥料大规模产业化和普及应用的关键时期,缓控释肥料的推广应用将可能产生第四次农业革命。

中国目前已经占有全世界缓控释肥料消费量的60%以上,是世界缓控释肥料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缓控释技术在中国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目前,应加大缓控释肥料知识的宣传和产品推广,适当补贴,引导农民更新观念,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淋失、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

吴跃进:加速研发新技术低成本控失性肥料

2009年,安徽省科技厅组织成果鉴定:“化肥养分控失剂技术具有原创性、先进性。用控失剂生产的肥料是一种高效环保新型肥料,对促进化肥产业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失具有重要作用。”与其他缓控释肥料相比,控失性肥料主要解决的是肥料养分流失的问题。同时,控失性肥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解决了有的缓控释肥料生产成本较高、添加材料浪费及二次污染的瓶颈问题。

着眼未来,面对满足中国对粮食刚性增加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大需求,大力推广发展用于大田农作物的新技术低成本控失性肥料,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资源高效利用作出贡献。

胡树文:新型可降解高分子包膜材料完全可产业化

缓控释肥料是一种通过各种调控机制、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的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广泛使用的缓控释肥料有硫磺包膜肥料和有机高分子包膜肥料等,虽然国内外在缓控释肥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它主要应用在经济附加值较高的领域里,大田粮食作物等应用相对较少。因此,研发新型可降解包膜控释膜材,开发无有机溶剂的自动化、连续化控释肥生产包膜工艺很有必要。

卢宗云:未来尿素将向“五化”方向发展

尿素是中国的主要氮肥品种之一,生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氮肥总量的60%左右。2010~2011年,中国尿素产业基本维持低淘汰、高增速发展现状,价格虽高位运行,但成本增加,竞争依然激烈,现实因素导致企业经营销售压力倍增。

在这种情况下,大颗粒尿素、包膜尿素、稳定性尿素、聚氨酸尿素等新型尿素已成为尿素企业、贸易商减轻竞争压力,规避营销风险,寻求产品差异化的主要途径。未来尿素将向功能化、液态化、增效化、差异化、复合化等“五化”方向发展。

张卫峰:利用缓控释肥技术实现氮肥减排增效

关于中国农田氮素,作物吸收了29%,其余部分直接或间接进入了环境。中国氮肥减排增效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减少过量施用;肥料用在关键时期;采用高效的施肥方法;发展适合农业需求的氮肥品种。

在发展适合农业需求的氮肥品种上,利用缓控释肥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氮肥的减排增效。缓控释肥料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利用控制养分的释放时间与速度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使化肥的使用量大大降低,节约了大量的化肥生产原料;同时,可减少氮素的淋失与挥发,对保护大气和水资源、减少污染有很大的作用。

本版图/文华文提供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06-01/33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