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产业转型在路上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1-08  互联网

□本报记者 郑红艳吴俊生马彦平

11月4~6日,第十二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在文化古都西安召开,受到业界广泛瞩目的化肥市场与农业发展高层论坛也同期揭幕。来自国内外的行业精英聚首论道,智者的对话、思想的交流、观点的碰撞,为我们勾勒出“十二五”化肥行业发展的蓝图。

氮肥:去产能化破冰

以尿素为主打的氮肥产业是行业风向标,更是让众多企业和经销商闹心的品种。价格大起大落、备肥规律消失、经营利润微薄、市场风险高企……

氮肥市场究竟怎么了?是政策的因素还是市场的原因呢?

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德强的产能“三分法”对尿素市场频频波动的根源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根据他的理论,在6600万吨的尿素总产能当中,分别存在无效产能、弹性产能和稳定产能三大板块。无效产能包括部分气头企业和长期停产的尿素企业;稳定产能是拥有资源技术优势常年稳定运行的尿素企业;而弹性产能则是视市场变化随机开停的尿素企业。

基于这个理论,罗德强得出自己的结论:弹性产能的频繁进出才是导致市场不稳的根由,而出口等政策调整绝不是主因。一个稳定合理的产能结构正是当前尿素产业发展的急务所在。而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企业来接替弹性产能。

显然,产业转型对于建立合理稳定的尿素产能结构至关重要。实际上产业转型已走在路上。

华农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兵断定,未来2~3年将是氮肥企业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他认为,目前氮肥企业在产业布局、原料路线和产品结构上都已经进行大力调整。“产能过剩必然带来产业重组,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新的适合未来发展的企业将由此站起来。”

专家们达成了共识,调整升级将是“十二五”氮肥产业的主线条。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乃仁说,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低成本战略是心连心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经理毛国斌称,资源性技术企业扩张步伐正在加快,没有资源的企业将不可避免退出市场;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申文德表示,氮肥产业集中度提升将是大势所趋。(详见B2)

磷肥:让产业不再失眠

“谈到磷肥呢,我想和氮肥不一样,氮肥产业是该称称体重了,偏肥的话得研究怎么减肥。磷肥呢,我们用了三个字‘亚健康’,因为磷肥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产能过剩、成本高企、备肥规律失调以及结构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何让磷肥产业不再失眠,摆脱亚健康状态,值得我们共同探讨。”11月6日上午举办的“化肥与农业发展高峰论坛”磷肥专题报告会上,主持人以这样的开场白提起了与会者的兴趣。

“我觉得当前的磷肥产业用‘亚健康’来说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发展滞后、停滞、效率低下、开工率低才算亚健康,从中国磷肥企业的开工率、发展速度、投入来看,不能说是亚健康。现在的问题,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来说,就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产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而不是亚健康。市场经济,就会有过剩,没有过剩就不存在竞争,就不会带来进步。我想磷肥产业会很健康发展的。”瓮福集团董事长何浩明以如此鲜明的观点与犀利的语言,迎来了与会者阵阵掌声。

何浩明表示,一个产业是否健康,产能是其重要的参考标志。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现在的磷化工,无论从装备、技术还是材料,都走到了全球磷化工的前列,引领世界磷化工的风潮只有一步之遥。好多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资源优势,但他们的技术、装备、新产品开发很少,达到中国现在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磷肥产业的恐慌一定程度是政策引起的,因此,呼吁国家要审时度势,适度调整磷复肥出口政策,给磷复肥企业创造适度宽松的出口政策环境。

产能过剩已成磷肥产业不争的事实,产业转型升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中国的磷肥产业走向何方,让我们听听行业的心声。(详见B3)

钾肥:新一轮的博弈

“目前中国进口钾肥谈判尚未启动,大家都知道BPC给印度的价格是530美元,现在如果我们以530美元作为价格参数与中国谈,中国肯定不会接受。所以,目前与中国谈判的确不知从何谈起,如果一定要谈,我们对中国提出的价格肯定不能低于印度……”在11月6日上午举办的“化肥与农业发展高峰论坛”钾肥专题报告会上,BP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司元功说。今年下半年中国钾肥进口合同价格为到岸价470美元,从上半年的400美元到下半年的470美元,再到未来可能会出现的530美元,钾肥以跳跃的姿态向上攀升。

中国会接受530美元的价格吗?

虽然在论坛上大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钾肥价格的快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大大影响了需求。论坛上,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明伟给出了一组数字:今年1~9月,中国进口钾肥总量为477万吨,其中边贸107万吨,海运370万吨。原预计今年钾肥需求总量能达到1000万吨,现在看来估计会在800万~850万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国际钾肥价格持续走高影响了农民的需求。从去年开始,中国进口钾肥价格持续走高,从去年年初的350美元到今年年初的400美元,再到现在470美元。

对于钾肥价格的快速上涨,作为生产企业的山东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洪祥明确表示,价格会影响用量。他说:“2008年以后,由于钾肥价格太高,我们减少使用甚至不用钾肥,因为作为二次加工企业,我们也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如果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能力,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产品销售。”李宏祥在会上呼吁:希望钾肥供应企业赚钱要稳定地赚!

冯明伟说:“今年国产钾肥总产量能达450万吨,其中盐湖240万吨,所以目前国内钾肥供应比较充足。”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找钾进展顺利,据四川开元集团总裁赵思俭介绍,中国企业老挝勘探钾肥资源目前已经具备开发条件,到明年可以形成80万吨的产能,其中四川开元50万吨、中农4万吨、中国水力12万吨、云天化5万~10万吨,这些装置明年都可投产。

因此,明年的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将如司元功所说:“谈判将会非常艰难而漫长。”(详见B4)(图片摄影本报记者谢宝刚)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11-08/32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