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徐洪亚)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但是,自9月份以来的持续降雨和9月15日的一场大风让菏泽地区的很多玉米出现严重倒伏,减产成定局。据笔者在曹县、牡丹区、东明县等实地考察,这次倒伏主要有以下原因:
种植密度过大 笔者发现,发生倒伏的玉米种植密度超过每亩5000株。由于近几年的玉米播种采用密植播种,加上农民的种植习惯,玉米的种植密度过大。一般的玉米,根据品种特性密度应在3500~4500株之间比较适宜,而每亩5000多株的密度会导致玉米秸秆变细,穗位增高从而降低抗倒能力。
土壤板结严重 近几年旋耕机盛行,很少有人深耕。机手为了效益,常常把旋耕机旋耕深度放浅,一般的地块旋耕深度在10厘米左右,致使10厘米以下土壤板结严重,造成根部不能深扎而降低抗倒能力。
没有喷施抗倒剂 今年前期雨水偏少,连续两个月无有效降雨,玉米没有喷施抗倒伏的药剂。如果在玉米6~12叶期间喷施缩节胺等抗倒伏药剂,能有效降低玉米秸秆的高度和增粗根部,从而增强抗倒能力。
品种选择不当 有部分玉米品种尽管耐密度较高,但是秸秆较细,穗位较高,再加上9月份以来连续的降雨,使土壤湿度加大,造成玉米根部软化,而降低了抗倒能力。玉米要增产,应该特别注意抗倒伏。建议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应该选择抗倒伏的品种,一般穗位较低的品种,抗倒能力较强。建议选择穗位在100厘米以下的品种,种植过程中应该降低密度,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合理密植,切勿贪图省事一播不管。在玉米6~12叶期间喷施抗倒剂。
由于菏泽地区是两熟作物区,在秋季种植小麦的时候不要贪图省事,应该深耕土壤20~25厘米以上为宜,只有保证作物的根扎得深才能有效减少倒伏发生。(徐洪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