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聚焦行业未来 贴近企业需求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8-19  互联网

开工作会议

毛国兵

李海振

刘若伟

陆添义

汪少云

杨进昌

鹿虹

史庆林

单俊伟

沈宽远

王其选

王大伟

黄光明

程学强

孙世军

陈云水

徐东奎

陈胜男

郭昌盛

张培生

陈才明

赵晓华

信忠民

周汉清

孙向东

杨勇藩

代中旭

贾启彬

常国锋

邢思超

郭康泽

国内CPI连续高位运行,7月份再创新高,达到6.5%,通胀高烧一时难以消退;国际金融动荡不定,欧美相继爆发债务危机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对于正逐渐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的中国农资行业而言,这一波新危机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8月12~16日,来自全国的100余名本报理事会单位代表相聚西藏林芝,他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作为行业的代表和精英,他们的言论和观点折射出一个行业的成熟、理性、信心和责任。

拐点将在10月出现?

●石家庄市中嘉化肥公司董事长常国锋:

今年10月份应该是个变化期,届时出口结束后,国内供应会很充足,不管是化肥的原材料还是最终的消费品,价格都应有所回落。由于美欧债务危机,10月前后国际市场也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10月份对市场是个关键期。●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中旭:

从国内复合肥企业看,成本上涨很快,压缩了利润,对于今年的后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备货期截止到9月底,全国都一样。今年和去年不同,去年化肥价格从6月的低位一直到年底都处于上涨通道,其核心原因就是国家出口政策的推动,当时出口一直延续到年底。而今年从11月到明年6月一共8个月的时间都无法出口,这对市场的影响会很大。所以,10月以后的市场走势将要发生变化。

●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才明:

8、9月份市场将比较平稳,而到10月份以后,随着出口终止和国内用肥的结束,估计市场将会出现下滑态势,当然在这其中并不代表企业没有任何机会。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常务副总徐东奎:

目前化肥行业整体形势不错,这是因为去年年底的出口和今年二元复合肥的出口导致供求关系出现松动。现在基层尿素、二铵和复合肥库存普遍不多,因此10月以前肥企的日子还比较宽松,到10月中旬以后随着出口封闭期的临近,形势将变得困难。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国兵:

我个人认为10月以后的市场还是继续向好。首先,对于大家关注的二元肥出口会不会终止的问题,我觉得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每年国家都会给这个行业一些优惠政策,所以今后即便出口收紧,但也不至于完全堵死;其次,原料、人工、运费以及煤、电等都继续上涨,唯一可能下落的是硫磺,但前者的刚性支撑将弥补后者的下滑;最后,由于市场上氮肥、磷肥以及复合肥库存都不多,接下来的秋季和春季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不过,由于存在高价钾肥抑制消费、出口关闭使得大量化肥转入国内等因素影响,后期涨价的幅度应当不大。

通胀是挑战还是机遇?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陈云水:

通胀的加剧对农资行业而言是挑战大于机遇。原因是磷复肥企业面临两大压力:一是资源类原料大幅上涨,但氯化铵后期会下调;二是农民和经销商的购买力有限。目前复合肥价格居于高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从实际层面看,新价格新成交量并不大。将来复合肥将受制于高价的约束,销量会萎缩。所以,我们希望到10月以后,市场的价格能够降下来,这样反而对营销更有利。

●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宽远:

对农资行业而言,通胀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通胀会带来原材料上涨,企业运行成本增加,并会导致假冒伪劣横行;另一方面,通胀也会拉升农产品价格,会激励农民选择更好质量的农资产品。应该说,就中长期而言,只要GDP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通胀和涨价将是必然的。其实,我们更要担心的是通缩或滞涨,这才是最可怕的。

●北京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忠民: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农资企业就叫苦声一片,但三四年过去了,我们发现这些企业都发展得很好,所以通胀并不可怕。从我在东北等地的考察看,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经销商库存几乎为零,而2008~2009年当地经销商的淡储量一般在10%~20%之间,这种情况对磷复肥企业实际上是个利好。另外,大家对10月份以后的市场不太乐观,我认为不用担心,后期价格上涨和下跌的空间都不会很大。出口终止之后,高位的产品可能会跌落,但低位的产品没问题,我觉得到明年5月东北用肥结束之前,整个市场都将是向好的。

●广州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进昌:

通胀给理顺农副产品价格提供了契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了,农资行业也就有了希望。7月份CPI为6.5%,但农副产品的贡献只有一头猪,我希望将来还能多头牛、多点蔬菜、水果,甚至多点玉米、大米等等。这几年农副产品价格被严重压低了,比如今年在海南、广东等地,香蕉的售价仅0.3元左右,农民都拿来喂猪了。所以国家应该对农产品价格有个调整。●福利龙肥业集团总经理汪少云:

复合肥企业头顶有四座大山,分别是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而中国农民头上也有四座大山———化肥、农药、种子和农膜。我认为通胀是好事,国外的粮食价格都相对较高,如果中国将来也像国外一样,1斤大米能卖到10元,农民的四座大山就不复存在了,我们的化肥也就不愁销了。

●西安德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邢思超:

不论大形势如何变化,关键在于我们要将自己的企业做好,不管风浪多大,首先要自强,不受大环境的影响。只要把企业做好了,这样大环境好的时候,我们就能发展得更快;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少受些损失。就我们企业为例,虽然微生物肥料不好做,活下来的企业寥寥可数,但我们从1995年公司成立至今,期间经受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一直发展得较为平稳。

原料市场将如何波动?

●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启彬:

今年尿素和氯化铵价格达到历史高位,原因是受到二元复合肥出口的拉动。同时,由于二元复合肥的大量出口,一铵价格也居高不下。下一步,我认为氯化钾将以470美元的大合同价为基准而保持稳定,氮肥价格会随着出口期的结束而下滑。在硫磺方面,由于近期国际油价有所回落,后期硫磺采购应理性对待。现在我们在原料采购上是即采即用,以屏蔽风险。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若伟:

从三大原料来看,钾肥估计还有200~300元的上涨空间,不会再多;一铵预计还有上涨可能,因为目前磷矿石价格偏低,现在约在600元,后期涨到1000元也有可能;而氮肥方面,目前尿素和氯化铵的单养分价格已经基本持平,这个比值显然是不合理的,支撑氯化铵价格的首要原因是二元复合肥出口,所以后期一旦出口停止,风险将会很大。

●阳煤丰喜肥业闻喜复肥分公司总经理程学强:

农资行业已是高危行业。一是原材料上涨对行业构成致命威胁;二是氮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而氮肥是我国化肥价格的风向标,氮肥走势对市场影响很大;三是从历史分析,一般每年8月份尿素价格都会往下走,目前价格已现下落迹象,预计9月份尿素价格肯定要大幅下滑。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钾肥部副总经理鹿虹:

中国的钾肥市场目前呈现多渠道多层次的特点。每年的钾肥采购都是在对国内、国际市场供需状况进行反复研究后,由大家共同决定的。

出口政策会何去何从?

●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中旭:

今年影响原料的最大因素是二元复合肥出口,我怀疑7%的二元复合肥出口关税可能违背了国家利益,所以下一步出口政策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其选:

去年的化肥市场受出口影响很大,而今年出口政策改变了,势必造成更多化肥必须留在国内,随着窗口期的结束,供求过剩的表现会逐渐明显,到明年3月份市场风险会很大。总体上来说,到今年12月份之前,国内化肥价格将高位运行,销量在高价的抑制下会有所降低,而到明年春季时市场将变得更加难做。

融资困境要怎样破解?

●山东天山丰耘生态肥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海振:

目前原料价格涨势较快、较猛,而产品价格则提价较慢、幅度较低,企业经营利润下降,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今年国家几次上调利率,压缩贷款额度,而且贷款周期也大大延长,企业融资压力和融资成本都非常之大,某种程度上,我们企业已沦为银行打工。

●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启彬:

目前很多企业感受到资金紧张,主要原因是银行冻结资金太多,贷款规模不够,银行放贷周期变长。现在存准率已经达到21.5%,对企业影响很大,特别是在销售淡季时,企业承受的压力更明显。

●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其选:

当前企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劳动力紧张、汇率变化等等,而在通胀的大环境下,资金压力又凸显出来。一方面贷款利率上升,另一方面贷款数额却比往年大幅下降,导致我们企业只能靠资产抵押,使得融资成本上升,最终必然会波及产品销售价格。

通胀压力下如何生存?

●北京雷力(集团)公司宣传策划总监郭昌盛:

我们雷力在通胀背景下采取了如下应对方式:第一是加强技改,降低生产成本;第二是减少采购中间环节,降低原料成本;第三是渠道进一步下沉,拓宽销售网络;第四是主推一些新的营销模式。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化主任史庆林:

通胀环境下的竞争关键在服务上,当前各个企业在价格、渠道上趋同,但在农化服务上却是各出奇招,服务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法宝之一。现在市场对农化服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市场要求农化服务人员成为“全科大夫”;另一方面,农户对肥料的要求已从过去简单的使用变为全过程服务,不仅是要指导他们如何使用,还要保证农作物增产。

●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单俊伟:

我们公司主要产品是海藻肥,是用生物资源。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资源问题,未来矿产资源储量将不可避免地减少,在通胀压力下矿产资源涨价将是必然,而生物资源却蕴藏了巨大的机会,为企业迎来机遇。

●中化化肥钾肥部副总经理陈胜男:

农资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差异化和专业化正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也已从单纯的产品导向变成客户导向。

加强打假报道伸张行业正义

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启彬:

现在农资行业很乱,上一年理事会召开时我提到过,既然是行业权威媒体,《农资导报》在行业整顿上就要发挥重要作用,在打击假冒伪劣方面多做工作。导报目前做了不少,很难得,希望今后更多地揭露一些行业里不健康的东西。

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中旭:

《农资导报》新开辟的打假内容非常好,我们很欢迎看到这样的信息,希望今后继续加大力度,鄂中化工已加入了打假协作网,也希望更多企业加入进来联合“作战”。我认为,假货的重灾区是河南、安徽、河北、山东和内蒙古。《农资导报》可以设一个打假专栏,让打假经常化。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国兵:

我认同《农资导报》所做的打假报道,建议打假工作继续,威慑制假售假。但在打假过程中一定要做深层次的调研,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采访,监督他们的工作,披露其不作为,铲除假劣生存土壤。茺阳煤丰喜肥业闻喜复肥分公司总经理程学强:

建议由导报牵头,理事单位向全社会共同承诺不卖假货。还希望导报多去企业进行指导。

支持公益评比展现导报公正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常务副总徐东奎:

《农资导报》坚持引领行业正义,如开展经销商百佳评选公益

活动,在行业内很少见。《农资导报》在打假方面已做得不错,今年还应大力披露“假打”问题,即对以收费为目的的职能部门的监管进行曝光,因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打真”,它们查的全是正规大企业,而非假冒伪劣。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化主任史庆林:

提高农化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手段是当前企业竞争法宝之一,《农资导报》要加强这方面的报道。现在《农资导报》的采访越来越下沉了,希望能进行更多的现场采访,这样比电话采访的效果要好,还要到基层去采访农民,也可以把他们请到《农资导报》来,调查他们对施肥和政策的满意度。

增减报道范围代表各抒己见

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其选:

希望《农资导报》多多报道农化服务的内容,比如对示范基地的报道。在与导报的合作中,我感觉《农资导报》的服务很好。茺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宽远:

《农资导报》对我们公司的活动采访和宣传较多,服务令人满意。我的建议:觉得导报的报道面还是有些局限,报纸的定位要在高端;发行量要继续增加;不要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要只报道化肥,还应扩大农药报道,让大家可以从《农资导报》了解到其他农资信息。

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单俊伟

我们从2006年开始与《农资导报》合作,可以说我们伴随着《农资导报》一起成长。期望导报多派记者下到企业,更多地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要多报道向节能减排要效益的内容。另外,以后在新型肥料报道上要强化。同时,多报道成功的营销案例和正确消费农资。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若伟

《农资导报》的宣传报道对提升品牌作用极大,与导报的合作非常愉快。希望导报做得“专”一些,开辟更多的肥料版。另外,《农资导报》应增加数据统计方面的内容,在营销模式上多提供一些思路,多一些分析和指导性的文章。现在报道多,但引导性弱,企业关心下一步的市场走势,导报应让行业的主流声音更响亮。

广州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进昌:

《农资导报》应注重报道农产品价格,引导农民种植。现在石油、汽油都涨了,为什么花生油不能多涨呢?对于农产品价格偏低的问题,《农资导报》可给予呼吁一下。另建议刊登一下新型肥料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农民普及新型肥料的基础知识。

安徽省天享肥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康泽

《农资导报》团队有敬业的品质;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有发展的空间。我还建议《农资导报》真正把种业版做起来,将来种业导报的空间会更大,发展更快。

北京雷力(集团)公司宣传策划总监郭昌盛:

我们与媒体有缘,雷力公司的两个老总都是CCTV7出身,本人也曾是记者。导报在经销商群体有很好的影响,与导报的合作让我们感觉物有所值,形成了合作双赢的模式。建议导报今后加强对海藻肥的报道力度,加强打假力度和对品牌企业的宣传。

湖北华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世军:

希望《农资导报》在负面报道上一定要深入调查,若稍有不慎,就会对行业或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青岛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伟:

现在新型肥料产品技术还不成熟,使用知识尚未普及,《农资导报》要加强对正规新肥企业和新肥实用技术的报道,让农户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农资导报》还要加强南方市场的开发力度,南方市场更需要权威性的媒体。

石家庄市中嘉化肥公司总经理张培生:

农民和经销商对新型肥料都有很高的期望值。我建议:增加新型肥料介绍专版,多报道一下新型肥料施用的经验,这样才不会出现农民把低温造成的烧苗等问题归结于肥料质量。

汇聚主流声音形成权威判断

石家庄市中嘉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国锋:

导报今年最突出的特点是打假维权的报道多了。下一阶段要力求市场预测准确,信息快捷,加强评论,注重“导”字。

10月份是行情变化期,是拐点,农资导报应该择机多发布一些预测未来行情的信息,同时信息要坚持开放和真实。

广东大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汉清:

我们现在开始进入外省市场,希望导报帮我们去做一些推广宣传,也希望在导报能多看到市场趋势判断一类的文章。茺福利龙肥业集团总经理汪少云:

导报应该再多一些引导性的报道,比如农产品烂在地里了,导报引导农民在种植时参考国家政策,多一些理性;另外还要多报道一些农膜、农药方面的知识,做到化肥、种子、农药、农膜“四方同导”。还要请一些大企业对原料后市做出判断,以供小企业参考。导报的人手不足,建议增加人员配置,以便能提供一对一服务。

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才明:

农资导报微博的开通又多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大家平日不愿意讲的话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

报企加强联络力求服务快捷

北京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忠民

《农资导报》发展迅速,信息传播得快,现在又有了手机报和微博。建议: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增加采编人员配制,以增加人手与企业沟通、为企业服务。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党工部部长陆添义

今后我们会加强与导报的合作。目前合作的重点在农化方面。《农资导报》最好能为每个理事长单位定一个直接联络人,这样联系起来会更方便。导报的服务应该再主动一点,多与企业沟通。

天津东狮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晓华:

我们是销售企业,希望在肥料推广方面得到《农资导报》的帮助。茺锦绣千村(北京)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东:

希望《农资导报》的领导来我们企业参观指导,建立起更好的合作关系。

突破发行平台企业鼎力相助

西安德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思超:

对于《农资导报》,我感受最深的是内容变化大,这个班子和记者队伍风气好,愿意和这样的媒体合作。但发行量还要继续增加,还应加上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的报道。《农资导报》还应给老客户优惠政策,如只收报纸成本费,让企业免费送出去,不要让高价格让订户望而却步。开辟版面,报道不同声音,导报要有尖锐的声音,平淡的内容没人愿意看。帮企业培训通讯员、建记者站,以实现就近采访。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市场部部长陈云水:

红四方与导报合作多年,得到很大的支持。导报的报道充分,在下面反映很好。借助导报的品牌,红四方在经销商中反映很好。希望导报在进军新媒体的同时,扩大纸媒的发行量,我们也会尽力支持。

文/图记者张桂敏吴俊生杜晓枫谢宝刚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8-19/326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