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胞囊线虫病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病害,后陆续在河南、河北、山西、北京、湖南、山东、甘肃、安徽、内蒙古、陕西、青海等省发现,近年为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小麦安全生产。
受害小麦出苗后1个月即可出现症状,但在越冬返青后才表现明显。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随后整叶颜色变淡变褐,干枯;病苗长势弱,分蘖明显减少,部分植株矮化,穗小,籽粒不饱满,类似缺肥状,但追肥不见效果。病情严重时会成片枯死;根部可以看到许多瘤状的根结,根结上再长须根,须根上再形成根结,使得根系纷乱、扭曲,成团。根表面可见针头大小的白色胞囊,后期变为褐色。根结和胞囊是鉴别该病的主要依据。小麦胞囊线虫病的传播体是胞囊,主要依靠土壤传播,农机具,特别是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人、畜活动,流水以及大风或流水都可能起到传播作用。另外,线虫所造成的伤口很容易引起根腐病。
由于小麦胞囊线虫的胞囊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化学防治费用高,药剂毒性大,所以主要采用非化学防治方法。当前要抓住该病分布未广的有利时机,做好普查工作,勘定疫区并实行严格的检疫措施,特别是对跨区作业的农机具。
针对已经发生小麦胞囊线虫的地区,一要尽可能轮作非寄主植物,如大豆、绿豆、豌豆、油菜、谷子、三叶草、苜蓿、胡萝卜或玉米;二要选育、利用抗耐病品种。这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三是合理施肥,包括增施有机肥,提高腐殖质含量,培养有益生物和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另外,在一些冬麦区,适当迟播也能够减少危害。
药剂防治,可以考虑在小麦播种期,随播种沟每公顷施用15%涕灭威颗粒剂0.5~1.5公斤、噻唑磷(10%福气多)颗粒剂30公斤或2%阿维菌素颗粒剂1~3公斤。重病田可考虑播前用氯化苦、棉隆及威百亩进行土壤熏蒸。 (肖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