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资经销的“票友”

网友投稿  2011-02-01  互联网

【被采访人】吴继荣

今年已经62岁的江苏如皋林梓镇的吴继荣老汉在村里开了一家农资小店,不但经营化肥还经营农药。在农资店的隔壁他还开了一家百货店。同时他还有三亩地,种着小麦和水稻。对于老吴来说经营农资不是为了养家糊口,纯粹是为了消遣。

吴继荣的两个女儿都已成家,一个住在如皋,一个住在南通。说起两个女儿,老吴在谈话中透着骄傲。家住南通的大女儿是一家歌舞团的副团长,大女婿经营着一家装修公司,每年收入不菲;在如皋住的小女儿经营服装生意,小女婿是个公务员,有稳定的收入。两个女儿都住在城里,都希望两老搬到她们那去住,但是都被老吴拒绝了。他说住在乡下自由、空气好,干点农活、作点小生意是以劳为逸,惬意得很。两女儿经常开着车子来看老两口,并要给父母留下点钱,但是老吴说用不着,让她们收回去。临走时,老吴还让她们拉走自家种的粮食和蔬菜。

别看老吴不指着经营农资过日子,但是他做起生意来却不是“真玩”,而是特别认真。为了掌握信息,他订了《农资导报》;为了尽快了解市场行情,《农资导报》开通了手机报,他又在第一时间订了手机报。由于老吴高度关注市场信息,耳聪目明,进出货时机把握得相对准确。目前他库存的十来吨45%含量的复合肥,就是去年夏天以每吨1700元进的,前些日子买出了一些,目前还有六七吨,等春季出手,不少赚钱。但他也有看走了眼的时候。谈起去年夏天因对尿素市场的走势判断有误,没在低价位时进货时,他现在还耿耿于怀。为了春季能有货可卖,他现在只能以2100元/吨进了几吨尿素,即使这样的价位,他判断春季出手仍会有利可图。在和老吴交谈时,曾被来买化肥的客户打断。等客户走后,老吴自然而然把话题转到当前黄淮地区的干旱上。每年这时早就要给小麦施“腊肥”了,但是今年长期干旱,肥料迟迟施不下去,今天刚一下雪,老乡就来买肥了。每年老吴销售化肥五六十吨,加上农药的销售,一年的利润能有二三万元,加上百货店的收入,老俩口支付一年的开销绰绰有余,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对于目前多数经销商所头痛的问题,老吴都能一一化解。他经营的化肥,都是上级经销商发来的货,基本上是如皋当地和南通、张家港等周边地区正规企业的产品,很少发生质量问题,更是有上一级经销商“罩着”,少有市场管理部门的“光顾”;对于经营农药需要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这一规定,虽然遭到部分经销商的抵制,但是老吴还是“逆来顺受”,以达到破财免灾的目的,按要求办了;农药的进货渠道当地要求统一管理,老吴就从指定渠道进货,这样利润虽然少了,但是经营起来踏实,少找麻烦。对赊销一事,老吴更是想得开。他从上级经销商那里拿货,从不赊账,一分钱都不能少,但是他卖货,人家要赊账,老吴怎么也拉不下脸来拒绝人家,因为他的客户都是村里邻居。这样每年都有几万元的赊销款。但是到年终这些欠款大部分都能收回来。就是有些客户真有困难当年还不上,老吴也可以理解。他对笔者说,谁没有点难处,乡里乡亲的,人家有钱会还的,就是实在还不上,就当咱帮人一把,积德行善嘛。第二年人家来买肥,老吴仍然是笑脸相迎,照赊不误。老吴谈起他种的三亩地,也很“潇洒”,播种插秧,忙不过来就请人帮忙;高浓度复合肥随着种子施下去,就不用管了,最多到返青时根据苗情考虑是否再施些尿素;到收割时,雇机器收。他说现在种庄稼轻松多了,可以说是一种“休闲”。

吴老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写到这里,笔者不由得想起《桃花源记》。文中的描写不正是表达了老吴对自由、平等、淳朴生活的向往,也表现老吴在林梓镇所处的黄发垂髫、怡然相悦和谐社会的田园生活,更是目前老吴的农资经营氛围的真实写照。

(陈一训)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2-01/32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