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资做到80岁

网友投稿  2011-02-01  互联网

【被采访人】老丁

1971年,21岁的小丁(化名)得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江苏省海安县农资公司上班。2002年,农资公司改制,他离开了原先的公司,做起了自己的农资生意。到如今,40年来在农资行业里摸爬滚打,小丁早变成了老丁。

现在,老丁的农资生意以批发为主,主要经营化肥和农药。2009年的生意勉强保本,2010年化肥销售额在2000万元,利润在10来万元,农药的销售额为20多万元。

“现在化肥是越做越难受。”这是老丁近年来的体会之一。其一,现在的化肥价格跟股市似的,一天一个价,变化得太频繁了,产业上下游的价格根本衔接不上,而且农民也无法接受。化肥不是大米,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的。其二,做化肥买卖是个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事。以目前的尿素为例,2000多块钱一吨的尿素到库价格,每吨的利润仅在10块钱。其三,现在有些化肥生产企业基本没有任何保护经销商利益的规定,市场上也没有保护经销商的机制。其四,近几年的化肥价格变幻莫测,而经销商就如同赌徒一般,每笔生意的盈亏全凭运气。其五,农资经营的准入门槛过低,谁都能干农资。其六,市场监管不严,假化肥泛滥。老丁举了个例子,从临近省运来的假有机肥,每吨出厂价是600元,加上100元的运费,700元的成本最后能卖到1000多块钱。什么便宜,农民就冲着什么去。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从前海安县95万亩的耕地,现在剩下不到60万亩,化肥销量也从原来单年的1.5万多吨掉到现在的不超过1万吨。越来越少的耕地,更加迫切地需要政府实行土地流转政策,使耕地得到合理利用。

老丁告诉记者,海安当地的土地流转力度很大,现在农民已经从耕地撤清,住上了楼房,万亩的测种试验田也建立起来了。随着种田大户的出现,将有不少农民失业,同时由于集团化采购,农资行业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从业者。但是化肥是个没什么科技含量的事物,老丁担心未来化肥企业会通过打价格战来争夺市场,造成化肥市场的进一步无序化。老丁经常问自己,现在一个地区就有2~3家复合肥生产企业,在耕地不增加的前提下,是否需要那么多的厂家?这么多的厂家,是不是会加剧下游价格的混乱?

平时上网、看报,老丁时时关注着行业资讯。反正是自己的买卖,现在身体硬朗,家里孩子也已经工作了,老丁笑言干到80岁也没有问题。 (吴宁)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2-01/32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