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化肥后市向上 政策作用巨大

网友投稿  2010-11-19  互联网

专题调研

本报磷复肥产销会报道组执笔/制图

实习记者吴俊生编者按

日前在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吸引了全国一千余家化肥企业参展。作为肥料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全国很多知名肥料企业都在此次展会上亮相。为了解磷复肥产业最新的发展态势,倾听一线企业人士对当前形势和政策的评价,同时也给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一个表达观点和建言献策的平台,本报组织并实施了这次对本届磷复肥产销会参展企业的调查。

本次调查共涉及企业百余家,为反映行业的普遍现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在对象选取上,本次调查基本囊括了国内各种规模的磷复肥生产企业。以产能计算,年产50万吨以上的企业占本次调查总数的40%,年产在30万~50万吨之间的企业占14%,年产能在10万~30万吨之间的企业占38%,其余10万吨以下的企业则占8%。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初步得出了目前各类生产企业的总体开工率状况。其中年开工率在80%以上的占40%,开工率在50%~80%之间的企业占比为45%,而开工率不超过50%的企业则仅有15%。本次调查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产能较大的企业,开工率相对较高。

按照问卷涉及到的问题,本次调查的核心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关税政策、商业淡储、肥市预测以及宏观经济对化肥企业的影响等。

调查结果一

企业预感关税上调

本届磷复肥产销会看点之一就是,困扰业内一个多月的出口关税究竟最终如何定论。政策不明确不仅让生产和流通企业坐立不安,甚至一些基层经销商对此也是关心有加。

从10月份起,各种版本的关税传言就在行业内蔓延,大家都在期待这届磷复肥产销会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事情的结果并未如人所愿,本届产销会未就此给出明确的说法,相关方的解释是,国家尚未作出最后的决定。尽管如此,根据我们的调查,关税提高的预期在业内已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心理高位。在接受采访的对象中,所有人全都认定关税肯定将调高。

与税率必将大幅度提升的普遍预期不同,对究竟应当实施怎样的税制,大家的意见分歧则较大。调查显示,在全部受访者中,支持淡旺季差别税率的比例和支持全年固定关税的比例完全持平,分别是49%,另外还有2%的人则力挺全年零关税。

石家庄中嘉化肥有限公司张培升副总经理是淡旺季差别税率的支持者,他认为在旺季必须适度控制出口,出口税率必须适当提高;山东明化控释肥料有限公司经营中心主任周涌同样是现行关税的满意者,他建议应当保持现状或者适当微调即可。

反对者的意见主要着眼于如何保持出口的稳定性上,避免大家一窝蜂出口造成国内市场短期大幅波动。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的陈广伟经理、江苏双昌肥业有限公司夏鼎明经理都认同实行全年固定税率,认为这样将能够保证关税政策的稳定性,利于企业有计划有秩序地出口。

虽然两种税制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均大有人在,但大家对于如何摆正内需和出口的关系是有着高度共识的。湖北沃裕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建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口是必要的,这是为了平衡肥料生产的连续性和用肥的季节性之间的矛盾,但一定要在保证内需、稳定国内市场的前提下,方可组织出口。

从抽查的结果来看,关税政策仍然是一个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在税率制定上,固定关税和差别税率的支持者平分秋色;化肥商业淡储实施六年来,业内众说纷纭,但从反馈的结果来评价,总体评价当是小有成效、问题不少;面对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化肥市场,受访者当中,居然无人认为短期内化肥价格有下跌的空间,在这一点上,似乎所有人都达成了罕见的共识;而对于正处在通胀和汇率双重压力煎熬下的肥企发展前景,大家几乎无一例外显露出一丝焦虑和隐忧。

调查结果二

淡储问题引人关注

淡储被业内形象地称作化肥市场的“蓄水池”、“减压阀”,职能部门也对其平衡市场、稳定供给作用寄予了厚望。自制度实行以来,化肥商业淡储的执行效果究竟如何呢?业内又该如何评价这一问世不过几年的管理体制呢?

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六成的受访者对淡储制度给予了肯定,同时有四成的受访者则投了反对票。肯定者认为,国家化肥商业淡储制度发挥了淡季储备化肥、旺季稳定市场的应有作用,保证了国内化肥供应,为保障农业安全作出了贡献。

尽管支持者在人数上远甚于反对者,但不论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针对淡储制度,都提出了很多批评性或建设性的意见。总结起来,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调节的作用尚待加强。河北百诺爱农晶龙丰利公司的赵晓华认为,相对于庞大的化肥市场,淡储的化肥量过小,很难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北京澳佳肥业的总农艺师邢嘉语也认为,从最近几年化肥市场价格的变化波动情况来看,商业淡储并未有效地平抑肥价,维持市场稳定。

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不规范的问题引起企业关注。天津芦阳化肥股份有限公司陈小明总经理就认为,目前的淡储政策作用不大,原因之一就在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打了折扣。

三是农业生产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农化经理谢秀伦和中原大化集团的销售经理孙伟军均提出,现在农村反季节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从总体而言,农业用肥的季节性差异已经逐渐趋于弱化,因此,商业淡储的市场调节作用也在削弱,化肥市场的淡旺季已经变得不太明显。

调查结果三

宏观经济利空多

站在化肥产业的角度来看,目前影响化肥市场的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国家汇率波动走势和通货膨胀。前者由于人民币币值的上升,将波及化肥出口;后者则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均产生直接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共有11%的受访者认为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不会对化肥生产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其中一半人甚至认为,前述两者反而会对化肥市场形成利好。山东烟台西瑞康农资集团的董景祥经理、江苏心实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刘正芳总经理都认为,在通胀背景下,企业的产销更顺利,而人民币币值上升,则无疑有利于降低原材料进口成本。

相比于上述受调查者的乐观,有89%的人则并不看好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认为利空远远多于利好。其中,对化肥企业两大最不利的影响将表现在:一是将大大推高企业的人工费、运费、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二是企业出口压力将大大增加,而这必然使得业已存在的产能过剩的形势更加严峻。

天津芦阳化肥股份有限公司陈小明总经理还提出,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资源价格高企,将来那些没有资源优势的企业在新一轮整合中很可能被吞并。通胀背景下的资源重要性同样被很多业内人士认同。安徽中资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的余雷副总经理分析,一般而言,在通缩的经济大环境中,产业链的下游即终端用户会表现出较大的市场强势,因为这时候需求决定了市场;而在通胀的大背景里,由于能源和资源价格的急剧上涨,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资源性企业会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拥有更强的竞争力。通货膨胀对于企业的资源获取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四

后市行情不会跌

进入8月份以来,化肥市场重又陷入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怪圈。在对这一波化肥价格飞涨的原因分析中,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位列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和关税政策,其次是农产品涨价和产能过剩等原因。其中成本上升和节能减排并列第一。

这组数据表明,大部分企业都认为,除了化肥产业链上游的大幅涨价是此轮肥价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外,下半年在各地开展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不可忽视的推手。

此外,数据还表明,化肥产业链下游农产品的涨价,对化肥市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尚未对化肥价格形成直接的推动力。但它作为一种心理预期,会对化肥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会推高后市的化肥需求。

而当被问及到肥价走势时,所有的受访对象都认为看涨。没有一个受访对象认为短期内化肥价格有下跌的可能。但在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对春耕用肥前后的肥市研判上,大家的意见就略有分歧了。

统计表明,认为肥价会继续小幅上扬的受访者占26%,认为肥价会继续保持现有水平的占33%左右,此外还有41%的人认为,未来价格将经历一波先涨后跌的过程。湖北祥云集团的张雄风部长称,短期来看,化肥市场因为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对春耕用肥将会形成有力支撑,但在用肥高峰期之后,进入5月份,肥料价格可能会进入下滑通道。北京澳佳肥业的总农艺师邢嘉语对此观点也表示赞同。

此外,还有受调查者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影响肥市走向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价格走势并不清晰、较难把握,这里面既有市场原因,也有行政因素。诸如:关税出台的时间和税率高低、汇率波动情况、价格预期对市场的影响程度、甚至还有可能性的灾害天气等自然条件对化肥需求的制约等等。这些或都将对明春的市场构成影响。

在磷复肥品种上,我们发现,普通复合肥仍然是当前的看家品种,在所有被调查品种中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目前在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的缓控释肥料,在全部调查企业中,大约有近四成的肥企有缓控释肥料生产,这个比例似乎有些出人意料。此外,硝基复合肥、多功能肥也多次出现在调查表当中,从侧面反映出磷复肥产业的新型肥料开发正异军突起。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11-19/32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