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生产商: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0-01  互联网

记者检索了近年来发生在各地的种子质量纠纷事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很多问题种子事件中,我们一面看到经销商四处奔走呼告,另一面与此对照的却是绝不正面应对,想尽办法回避问题的种子企业。作为事故的利益攸关方,种企想尽办法逃脱责任,甚至不在意,这样的行为等于砸自己的牌子。

在“登海662”玉米种子事件中,种子厂商给出的解释是———种子肯定没有问题,要怪只能怪政府不作为,没有事先做好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宣传防治工作。

在“太湖糯”水稻减产一事中,至今没有听到厂方的正面回应。

李鑫透露,种子质量事故一般牵涉面很广,如果厂家承认种子质量确有问题,那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户加入索赔行列,如此赔付的数额将极其巨大,这显然是厂商要极力避免的。知情人透露,即便通过鉴定证实确系种子质量导致农作物欠收甚至绝产,个别厂家也会考虑通过地下途径实施补偿。知情人描述了这样一个隐秘的赔付路径:先让代理商或者基层经销商给相关农户赔款,然后再暗中由厂家补偿,如此里应外合暗渡陈仓,将影响降到最低。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10-01/32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