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正成为种子产业竞争的焦点,孟山都、先正达等跨国种子公司在这些领域占绝对优势。孟山都公司研究成功一项“终极基因”技术,以此来保护其品种权益。种子生产周期长,如果中国种业市场由“洋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将会给粮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种质资源被国外偷取和克隆后,又反过来成为跨国公司制约中国技术发展的专利手段。因此,开放的限度是不能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豆育种专家盖钧镒:
不仅中国的种业公司无法与跨国巨头相提并论,合力也未必是这些种业公司的对手。如果现在完全敞开中国种业市场,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抗衡国外种子企业的进入,最终难逃被兼并或倒闭的命运。
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邓光联:
截至目前,全国有70家持有效证照的外资企业,外资进入步伐加快。自2000年至今,外资企业在中国共审定玉米品种84个,占3.05%,尽管总体市场份额不大,但一些品种推广速度很快。在蔬菜种子市场中,“洋品牌”占据新、奇、特品种市场,控制50%左右市场份额,利润占到80%以上。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黄大昉:
过去10年,对于棉花来说,中国是一个转基因产品与一家跨国公司打了一场遭遇战。现在,我们整个转基因育种领域面对的是六家跨国公司———他们在油菜、大豆等方面都有非常强的优势。一些公司既有很好的转基因品种,也做常规育种,他们的营销力量很强。如果我们自己的转基因产品进不了生产体系,他们早晚会进入,就像大豆产业,敲开一扇门,就可能完全无法阻挡。对于转基因种业,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的自给,一旦发生粮食比较紧张的时候,各个国家都会禁止粮食出口。随着全球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国家正在加快推动以大豆、玉米为原料的生产生物能源的开发,全球粮食潜在需求量可能激增,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粮食被跨国资本控制,后果将不仅仅是多花钱买高价粮那么简单。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雷:
实事求是地说,“先玉335”在中国种子市场有相当的冲击力。尽管其耐密性及抗倒性差,但其丰产性和脱水性好,米质也不错。2009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4亿多亩,“先玉335”占了5%的份额,在吉林和黑龙江南部已超过“郑单958”市场份额。“郑单958”占全国播种面积的20%,在种植密度大的地区“先玉335”短期内还超不过“郑单958”,但形势咄咄逼人。
年报显示,2009年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玉米制种面积扩大到4.45万亩,产种1663万公斤,实现净利润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随着“先玉335”的大面积推广,先锋公司又推出了多个先玉系列品种,打出组合拳。同时,先正达、安地、孟山都等外资企业也纷纷加大了投资合作力度,在科研、基地、市场等多方面进行更深度的渗透。据此可以判断,外资企业对中国种业市场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