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008年、2009年安徽省实施稻麦等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分别为760万亩、1000万亩、1300万亩;三年里该省财政安排的专防资金从千万元增长到超过4000万元,增长速度惊人。2010年,该省提出对购置植保机动药械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全面补贴,建议补贴额为购机款的60%以上,并应简化补贴程序。
过去:一千万到四千万
2007年该省从中央拨付的经费中安排430万元,从省财政专项经费中安排600万元,购置了约12000台机动施药器械、52吨农药、4737台频振式杀虫灯,无偿发放到全省各市、县。2008年该省财政安排了2000万元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专项经费,支持开展专业化防治;省农机部门将机动喷雾器纳入农机补贴,全年补贴购机3198台,补贴金额48万元;省级从中央拨付的经费中安排250万元购买了3741台机动喷雾器、农药54吨,免费发放各地。各市、县结合实际,大力支持专业化防治工作开展。凤台、肥西、青阳县财政分别安排百万元专款,支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合肥市、阜南县、颍上县等市、县对购买机动喷雾器的,分别给予补贴,鼓励专业防治组织购买先进植保机械。2009年,该省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该省仅霍邱等16个现代农业示范建设县(市)就投入3570万元用于购买机动喷雾器、频振杀虫灯等物资。省里从中央下拨专项经费中安排了370万元用于购买防治药械、绿色环保农药和性诱剂,推动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开展。
在财政支持下,该省的专业化防治逐渐规范起来。
——规范专业化防治行为。该省对专业化防治组织规范服务、药械、农药使用等提出明确要求。一些市、县结合实际情况,也相继制定了规章制度,规范病虫专业化防治队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更好发展。
———强化对专业防治队的服务。各级农业部门把支持和服务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专防队员培训和机械维修服务。近三年全省每年培训专防队员10万多人次,已建立了机动喷雾器维修点100多个,基本实现植保机械维修不出县(市)。二是开展病虫防治信息和技术服务。通过简报、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专业防治队提供病虫发生信息、防治技术要点服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现场指导服务。三是开展专业化防治示范服务。在做好全省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示范片建设,全省共建立专业化防治示范片420个,并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引导农户自觉接受专业化防治服务。
今后:补贴增程序减
该省提出对于专业化防治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并减化程序;同时还要增加社会整体资源的调配,加强对专业化防治工作的支持和服务。
一是加大专业化防治组织购机补贴支持力度。对购置植保机动药械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全面补贴,建议补贴额为购机款的60%以上,并应简化补贴程序。
二是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服务补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一定年限内依据专业化防治实施面积,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服务补贴。建议水稻每亩补贴20元,小麦、玉米每亩补贴10元~15元。
三是将专业化防治组织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以提高专业化防治组织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政府应拿出专项资金,为专防队员购买施药风险保险,以解决各地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中的后顾之忧。
四是支持植保体系为专业化防治提供公益性服务。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植保体系开展的病虫测报、药效试验、信息传递、专防队员培训、防效调查等公益性服务提供经费支持。
五是着力构建专业化防治队市场化运作的经营主体。大力支持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植保协会为主体构建专业化防治队,使其成为病虫专业化防治中的生力军。
六是不断强化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技术服务和监管。技术培训、病虫情信息、专家指导等公益服务要优先覆盖。要进一步完善机械维修服务网络。要制定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病虫防效评判指标体系,及时解决防效纠纷。
成效:成本降效果强
该省各地实践证明,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同一家一户分散防治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防治成本显著下降。据典型调查,水稻、小麦全季节病虫“专防”田较群众自防田平均减少农药防治分别为2次以上和1次以上,亩节约农药、用工成本15元~30元左右。
二是防治效果提高。专防队员都经过技术培训,防治规范,专防突出重点、把握适期、选准药剂、对足水量、喷准部位,防治效果明显提高。据调查,“专防”田较“自防”田,在病虫中等发生年份一般增产5%以上,在病虫重发年份,一般增产10%以上。
三是农药使用数量下降,农田生态环境改善。病虫“专防”田防治次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田有益生物种群数量上升。
四是促进了农村服务业发展。病虫专业化合作组织吸收农村以种田为主农民或闲散劳力,开展病虫“专防”社会化服务,不仅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外出务工户和无劳力户病虫防治后顾之忧,同时增加了务农农民的收入。(陈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