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有一种涨价是危机

零零社区网友  2009-12-25  互联网

□本报记者郑红艳

编者按

从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化肥价格之高让一些企业失去了理性,而市场反常态旺季跌价淡季涨价让一些经销商赔了本,终端消费者农民也“学乖了”———用时再买。近两个月来化肥价格的不理性,不禁让我们担心,刚刚步入市场化轨道的化肥行业怎么了?

有人认为,是生产厂家追求效益的主观预期压抑太久,稍有机会就释放。目前化肥价格的上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的调高,煤炭价格的坚挺、电价的上调、铁路运价的两次调整以及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都为化肥市场价格上涨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但国内化肥需求总量是个定数,市场不稳定盲目追高的后果往往是消费者持币待购,在化肥产能供大于求的状况下,价格再次下跌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期待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其前提就是首先行业要回归理性。

12月9日:“青海盐湖钾肥将氯化钾价格由上月的2400元调整到2500元。”

12月11日:“一铵价格继续上行,目前大颗粒出厂报价2200~2250元。”

12月12日:“二铵价格继续上涨,最高出厂报价到2500元。”

12月15日:“两湖尿素价格仍然上涨,出厂报价跃至1830~1850元。”

“复合肥的价格持续上涨”……

一天天,耳边传来的全都是涨价的消息。然而,原本皆大欢喜的涨价,此刻却让许多的企业家感到惶恐,感到不安。这是记者在近日磷复肥会上采访时感受到的。

涨得越高,摔得越重

面对当前的化肥价格走势,湖北省农资公司副总经理彭光明不无担忧地说:“这一步价格涨幅跨得这么大,大家心里都很惶恐,谁都害怕货砸在手上了,成为最后一个接货的人。”

的确,前两年化肥价格的暴涨暴跌仍是每个化肥人心中一个记忆犹新的噩梦。10月份,还在尿素涨价刚刚初露端倪的时候,记者给寿光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孙德亮打电话,他说:“尿素价格如果能保持平稳的上涨态势,价格还能稳住,如果涨得太多,肯定会很快掉下来。涨得越高,摔得越重。”

看来,保持一种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而必要的。

全行业赚钱合理吗?

采访中,湖北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张新亚和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波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张新亚说:“在去年5月份二铵价格持续上涨的时候,我就讲了一个观点:限价才能限产,限价才能保护自己。限产不是你想当然地限就能限制的,只能通过市场手段,当市场的价格让那些高成本的企业运行不下去了,产量自然就限制住了。如果行业的每个企业都赚钱,大家肯定拼命生产,释放产能。按现在的情形来看,二铵的利润已超过了20%,所以现在硫磺价格复苏了,钾肥开始涨价了,磷矿石价格也有了提高。再继续涨下去肯定很危险,又要回到去年的老路上去,就是为了一时的利益把10年的辛苦都赔进去了。”

胡波也表示:“中国化肥行业目前本来就处于产能严重供大于求的境地,如果这个时候再去炒价格,一定会受到报复、遭到重创。价格炒得高了,大家都暴利了,产能会增加得更多,竞争会更加激烈,从而导致价格战的再度发生。多败俱伤,有何意义?全行业对此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跟着感觉走,要适可而止。而且在这样的暴涨暴跌过程中,受伤最深的还是大企业。钱来得太快了,就忙于市场扩张了,疏于管理了,压力一来,就受不了了。而小企业本来就是做投机生意的,这样的炒作反而增强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因此,理性的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行业的产品价格高到所有企业都赚钱时,肯定是不长久的。”

股市一样的化肥市场

“当前的化肥市场就像股市一样。不管是厂家还是商家都不理性,买涨不买跌,卖跌不卖涨,把原本不太失衡的市场弄得脆弱不堪。一个很小的因素就能把平衡打破,一个小小的传言也能让市场改弦易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已连续很长时间我们的化肥市场变成淡季涨、旺季跌了,这样的市场其实让每个人都很痛苦,也是行业的悲剧。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在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在做市场,而是在赌。赢了,赢得心惊胆颤;输了,输得血本无归。其实化肥行业是实业,它追求的是一种稳定的利润,我们做实业的只需要赚到我们该赚的5%~10%的利润率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更应该关注的地方,比如科技创新、企业管理,而不是为了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市场而殚精竭虑。”张新亚慷慨陈词,却又无可奈何。

那么,又是———

谁把化肥推向峰头浪尖?

胡波认为,是因为当前过多过杂的流通主体和渠道导致了目前的这种局面。“目前中国化肥行业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都处于战国时代,产业集中度很低。一方面信息难以把握,另一方面思想难以统一,从而军阀混战,莫衷一是。所以价格很难控制,也很难按常规的理解去观察判断市场。”

张新亚则把当前的局面归罪于不合理的销售方式。他认为生产企业推出的暂定价和保底价销售方式,导致商家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赌心更重。“反正市场涨了,他们大赚一把;市场降了,也没风险。这样一来,他们即不潜心研究市场,更不理性,反正什么价格都敢接货,从而导致现在的市场泡沫。”

而烟台众德集团副总经理宋仁程则认为,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过快失控蔓延,加剧了市场的摇摆不定。

如何实现肥价合理回归?

加速行业整合。张新亚认为,中国目前的化肥市场之所以如此混乱,就是因为没有龙头企业。面对市场变局,谁也无法左右市场,而只能身陷其中,难以自拔。随着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大企业的引领作用就能体现出来,从而保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这其中,流通渠道的整合也同样重要。修建一套公共而高效的农资流通渠道,不仅是对化肥行业的贡献,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最大节约。

去产能化。胡波说:“中国现在的肥料都是供大于求的。解决供大于求,一是增加需求,还有就是出口。由于企业主体过多,没有统一规划,出口容易一窝蜂,不仅自己没赚到钱,而且还浪费了资源。第二是去产能化。通过合理的价格淘汰落后产能,把产能集中。可以学习一下近期钢铁行业的做法,没开工的项目就不建了,也不再批新的项目了。同时,抓大放小,让优秀的企业更加精锐。去产能化是一个非常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走下去,只有解决好了去产能化,才能解决当前的危机。”

领军企业的价格倡导。张新亚认为,面对市场的起伏,行业内的大企业一定要保持一种理性的心态,不能随波逐流。“我们现在就想借助目前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正本清源,把二铵的出厂价控制在每吨2500元以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贪婪和赌徒心理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相对于其他肥种,二铵的价格控制会容易一些,但是对于尿素和复合肥这些肥种来说,要想控制价格就太难了。”

改变销售模式。张新亚认为,生产企业对流通企业不再实行保底价和暂定价,也会对市场的暴涨暴跌有所抑制。

也许,所有人面对利益的诱惑时,抵御起来都会不容易,但是为了一种持久的利益,为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眼下这点小小的牺牲是值得的。我们期盼着所有的化肥企业都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身体力行,维护价格的理性上涨。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12-25/31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