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企业坚守主业合理布局

网友投稿  2009-12-08  互联网

●对产能过剩很难直接叫停 ●大企业攻守兼备意在扩张●三轮调整促成动态平衡

2008年年底至今,产能过剩的问题成为困扰中国磷肥产业的最大问题。今年中国化肥产业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全国新增产能约为430万吨,总产能将达到6300万吨,而全国工农业化肥用量总和为5200万~5300万吨,产能将过剩1000万吨以上。今年以来磷复肥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一直在保本线上挣扎,无力消化去年的巨亏。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对几家重点企业的调研显示,仅云天化、瓮福、开磷三大企业,上半年磷复肥亏损约25亿元。

预计今年磷肥产量1320万吨(P2O5),磷酸二铵实物产量约1000万吨,磷酸一铵约700万吨。预计硫酸产量约5500万吨。以当前产能平均70%的开工率计,明年磷肥产量应在1400万~1450万吨(P2O5),其中1200万吨P2O5供应国内,200万~250万吨P2O5出口。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磷肥产业带来的亏损还在继续,虽然业内普遍认为:2010年至2011年磷肥产业有望恢复正常,会有较好的表现。但磷肥产业抑制产能扩张、鼓励调整整合、呼吁宏观调控政策仍然是业内的普遍声音。

对产能过剩很难直接叫停

磷肥产业产能过剩是当前该产业的突出问题,引来了多方关注。针对化肥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韩红梅提出:抑制化肥过剩,须提高产业进入门槛。而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更是于今年11月中旬表示,目前正制定相关准入标准。工信部人士也表示,化工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如果市场不能自己进行调整,主管部门将采取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主管部门之所以提出行政手段调控化肥产能,基于如下认识:化肥供大于求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化肥供大于求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供大于求使全国化肥产业损失巨大,资源浪费、低效运行,供求关系失衡,产业无序发展。

而磷肥生产企业,对于产能过剩的认知,相对于主管部门和企业外专家的态度有一定的差异。化肥供大于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化肥供大于求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是化肥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产业发展,供需关系是动态的,供求平衡的时期很短;供多或供少的不平衡倒是常态。中国化肥从短缺到自给自足,再到产品过剩、供大于求,是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内的其他如钢铁、水泥、家电产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近期,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进行了全国化肥产能调查。其结果显示,尽管产业产能过剩严重,许多肥料企业仍有扩产计划。若如期实施,到2012年氮肥新增产能将达到合成氨700万吨、尿素1107万吨,尿素总产能将达7000万吨以上,大大超过目前5000万吨的国内消费量;到2010年,中国磷肥总产能将达到1900万吨,2015年将扩大到2200万吨,也大大超过目前国内每年1200万~1300万吨的消费量。

因此,虽然有主管部门一再表示要抑制产能过剩,但从以往的磷肥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抑制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甚至在2010年及其以后的一两年内,产量下调的趋势很可能并不明显,甚至还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的增长。

个中原因在于:产生过剩的直接后果是产品销售不畅、利润下降。这个问题是各种规模的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同规模的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具有区域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可以采取适当减产、技术改造、产品转型等具体办法来应对。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上述办法作用极为有限。企业必须将自己拥有的资源、政策、资金等优势充分调动起来,对内对外都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而其中最重要的两条途径就是:在内,延伸产品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外,扩张调整,构架合理的企业框加。必须实现:大的布局要均衡,整体产品链要完整。

大企业攻守兼备意在扩张

关注中国磷肥产业可以发现,2009年虽然是整个产业低迷的一年,但相当一部分业内大企业在产品延伸和扩张调整这一内一外两条路上,走得非常扎实,颇见功力。

———2009年湖北宜化集团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宜化的并购理论是,用宜化集团的产业特点确定主业并购模式,围绕主业进行对外扩张,延伸产业链。今年以来,宜化已经并购了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青海的6家企业。6家企业都紧紧围绕化肥产业。

———贵州瓮福测算,其二铵成本目前为2170元/吨,所以,即使云贵这样有资源的磷肥企业销售二铵价格也是倒挂的。早在几年前,瓮福就预见到磷肥行业将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提前从产品结构、业务模式和营销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在今年磷肥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导致化肥板块亏损的时候,瓮福的精细化工产品是盈利的。目前,在瓮福的经营额中,化肥板块已调整到了50%。瓮福近来一直在国内大力推行低成本扩张战略,目前正在达州投建一个60万吨的磷铵项目,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项目明年即可投产。

———2009年11月11日,云天化集团旗下ST马龙抛出了新的调整方案。ST马龙的调整方不再是东家云天化集团。变故的原因在于:云天化集团整体上市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方案需要进行调整。磷肥资产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拟注入云天化的磷肥资产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均发生了较大的亏损。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华表示:并购一定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作指导,以不断实现低成本扩张和快速发展。以磷肥产业为例,2000年,云天化看准时机,在云南收购了一家磷肥企业、并购了一家磷肥企业,搭建了最初的磷肥产业平台。之后,云天化在有选择地收购磷肥企业的同时整合磷矿资源,今天的天磷矿业就是当时收入旗下的。有了自己的磷矿资源,发展磷肥产业也就有了底气。云天化认为,并购有益于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可以壮大已有产业,另一方面还可以搭建新的业务平台。并购还能够带来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不少化工子行业必须依托资源发展,因此资源要素控制和配置至关重要。

———2009年8月12日,贵州开磷集团大水工业园120万吨/年磷酸二铵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2000年底,开磷集团根据行业发展态势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要用三个五年的时间(2001~2015),通过进一步发展磷化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开磷的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5.39亿元分别提高到2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到目前,开磷拥有年500万吨磷矿石、250万吨磷酸二铵、76万吨磷酸一铵、15万吨高塔硝(硫)基复合肥和掺混肥及烟草肥、37.5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短短8年的时间,相当于再造了10个原来规模的开磷。

———中海油化学首席执行官(CEO)兼总裁杨业新表示:计划在未来几年形成约400万吨的尿素生产能力和400万吨左右的磷肥和复合肥生产能力;钾肥方面,该公司争取通过国际化的运作,实现100万吨到2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争取在化肥贸易板块实现约300万吨的供给能力。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实现化肥年产能1000万吨。中海油化学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公司将发展成为国内化肥行业的领军企业。

前文所述的几家企业,并不是中国磷肥产业的全部,他们只是近两年规划扩张和发展得很有代表的企业。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来看,磷肥产业中的大企业,正在通过其经营和扩张实践,改善整个产品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不合理,他们正在把淘汰落后与新增产能结合起来。实际上,产能过剩压力越大,企业利润越低,越是在无形中强化了国内磷肥产业调整市场的竞争气氛,因而也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困难重重。企业如果在“抢先心理”与实际进程之间的节奏把握不当,很可能出现一种新形式的过度投资冲动,最后留下不少遗憾和难题。

三轮调整促成动态平衡

回顾中国磷肥产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磷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上升。

———第一轮调整成果显赫

1993年前后,磷肥产业面临了第一次的产品过剩。1992年伴随着70余套改扩建小磷铵项目的建成投产,磷肥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全国半数磷肥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全行业亏损。第一轮调整应该完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时磷复肥企业面临的是因磷肥产业按照资源条件、公用工程设施和化肥使用地点等综合考虑,在资源优化配置、矿肥结合、酸肥结合、以运肥代替运矿等产业调整思路的指导下,使当时的磷复肥企业完成了第一次产品和结构的调整。

这次调整基本实现了中国磷肥由分散向相对集中、使用地向资源地、由小磷铵向高浓度磷复肥的全面转型。调整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地方政府的推进,以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主要标志。2007年中国成为磷肥净出口国,磷肥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成就,正是这次产品和结构调整的成果。

———第二轮调整正在进行

2000年之后,磷肥产业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首先是,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装置实现了大型化、国产化。到2007年,中国磷复肥单条生产线装置能力已达到磷酸30万吨/年(P2O5),磷酸一铵30万吨/年,磷酸二铵60万吨/年,并实现全部国产化设计。大中型磷复肥关键设备和备品配件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第二是,中国的磷复肥生产量连续以年均10.7%的增长速度递增,国产磷复肥的产量大幅提高的同时,产品的品质质量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进口磷复肥迅速被国产磷复肥所取代,进口磷复肥品牌被国产品牌所代替,涌现出了像“洋丰”、“宏福”、“三环”等一批国产名牌磷复肥产品,从而实现了中国磷复肥产品由进口名牌向国产名牌的跨越。第三是,国家前期投资的大型项目已逐步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民营资本的大举进入也迅速形成产能;国际化肥生产巨头也纷纷投资登陆中国磷复肥市场。至此,中国磷复肥产业的国资、民资和外资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已经形成,共同协力造就出了一个多元投资、增长迅速、发展健康、不断壮大繁荣的中国磷肥产业和市场。中国磷复肥产业由原来的国家投资、国有专营,逐步演变为多元投资主体、完全自由经营的开放市场化产业。

2008年磷肥产品再次过剩,将自2000年以来缓步推进的第二轮磷肥产业产品和结构调整推向了白热化,在这一轮调整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分量更重。“十一五”发展规划实质就是为第二轮磷肥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磷肥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培育出20个“中国名牌产品”;形成5~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磷肥产业的这一轮调整是在比较成熟和较为充分竞争的行业内发生的,从目前第二轮结构调整的推进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有可能因前几年磷肥黄金时期的延长,而稍稍推迟一些。但其进程可能是迅速突变式的。

这一轮结构调整中政府主导的色彩已逐渐淡化,呈现出市场化的特征。调整中资源型企业优势明显,资本为主要手段,调整后磷肥二线品牌的数量很可能大大减少。

———第三轮调整放眼全球

尽管第二轮调整尚在进行之中,但业内已经有人提出,这一轮结构调整之后的磷肥产业布局也尚未到位。还会面临第三轮调整。第三轮调整将更多地依靠由外而内的力量促成。中国磷肥产业目前的第二轮调整是以企业产权和企业制度变革为大背景的,只是发生在竞争比较充分的磷肥领域。而一些仍然处于快速发展及产业集中度相对高的钾肥和氮肥产业,尚未完全进入产业调整之中。国外肥料制造大企业和国内氮钾肥大企业的参与,将是未来第三轮调整的重点。第三轮调整将是氮、磷、钾三大肥料产业的完全融合,是中国肥料制造业与全球肥料制造企业的融合,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结构调整过程。

从全球肥料产业的发展来看,十几家跨国肥料制造企业占据着世界肥料市场的主要份额。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肥料企业,也没有真正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肥料品牌。中国磷肥产业的第一轮调整和整合导致了各个省和区域品牌之间的融合,第二轮调整很可能是全国性的二线品牌被购并。而真正在全球肥料企业介入的兼并与调整,还没有开始。那将是第三轮调整的特征。中国磷肥产业乃至中国肥料产业,只有经过上述三轮调整,才有可能融入全球肥料制造产业之中,并在其中建立动态的供需平衡。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12-08/31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