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茹玉
李正名
徐振元
苏少泉
黄润秋
陈万义
贺红武
宋宝安
吴文君
王律先
邵振润
尹仪民
周荃
曹承宇
胡笑形
姜书凯
张子明
陈茹玉,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3年至1984年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她是中国化学会会员及国际主族化学委员会(ICMGC)主要成员。陈茹玉院士在农药和有机磷化学方面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三部著作:《有机磷化学》、《有机磷农药化学》和《农药化学进展》(三卷)。曾荣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自然科学奖,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李正名,任南开大学教授,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主持的“频哪酮与粉锈宁新技术开发”于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第二);
1992年主持的“创制新农药研究”获得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996~2004年主持的两次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农药化学基础研究”,其部分成果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
1990年起首次在国际上发现含有单取代嘧啶环结构的磺酰脲分子具有超高效除草活性,从理论上修改了国际上公认的磺酰脲构效规则,创制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谷田专用除草剂单嘧磺隆,小麦新除草剂单嘧磺酯。
徐振元,任浙江工业大学催化加氢研究中心主任。
他发明了单甲脒的复合稳定剂及其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高效广谱杀虫杀螨剂单甲脒和双螨脒,主持开发了毒死蜱、二甲戊灵和氟噻乙草酯等高效广谱农药;相关成果先后获得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获得26件授权发明专利。
他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
苏少泉,任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他长期从事除草剂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农业院校首创“杂草学”学科,并开设“除草剂作用原理”与“除草剂使用原理”等课程。他对于推动除草剂普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对于农药企业开发与生产除草剂品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他为农药企业向哈萨克斯坦出口2,4-D丁酯与乙草胺、向澳大利亚出口2,4-D酸等产品的科研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
黄润秋,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
他从事拟除虫菊酯立体选择合成、新农药创制与有机合成化学科研与教学工作。他为高效杀菌剂“粉锈宁”新工艺和高效氯氰菊酯及甲氰菊酯研究开发作出重要贡献。该成果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参加的溴氰菊酯工艺研究获得国家“六五”攻关先进成果奖,发明的高效氯氰菊酯差向异构化工艺技术在天津农药厂试生产成功,该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巴黎国际发明展银奖、中国拟除虫菊酯发展三十年杰出贡献奖等。他个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陈万义,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他早年师从胡秉方教授研究有机磷合成。在对硫磷的开发中,提出了乙基硫化物氯化反应的机制等新的理念,对硫磷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参与开发的灭蚕蝇1和3号防治该寄生蝇的效果甚佳,1966年3号开始大规模应用,使辽宁的柞蚕业复苏、发展。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他创制的新化学杂交剂(CHA)BAU-9403是目前国际上用于小麦杂交育种的化三种CHA之一,已获临时登记。
贺红武,任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农药化学研究所所长。
她近十年己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为具有除草活性的取代苯氧乙酰氧基烃基膦酸酯及制备、具有杀菌杀虫活性的取代苯氧乙酰氧基烃基次膦酸酯和膦酸酯盐等10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她曾获多项国家和省市科技奖励。1997年她主持的“新农药甲基异柳磷的应用与推广”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她主持的“新型杀虫杀螨剂苯胺硫磷中间试验”获“八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她本人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宋宝安,任贵州大学副校长。
他长期从事农药创制和农药工程化领域的应用基础、工程开发、产业化的系统开发研究工作,开展了抗植物病毒新农药创制、防治土传病害系列药剂研发及吡虫啉新工艺工程化开发等方面的系统性开创性工作。提出了基于植物免疫激活发现绿色抗病毒剂的新思路,在国内首次自主创制出抗病毒新农药“病毒星”,并实现了其产业化。他创建了贵州大学农药学学科,实现了贵州省第一个博士点、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和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吴文君,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所长。
他长期从事天然产物农药的研究,“植物杀虫剂苦皮藤乳油及其制造方法”和“两种苦皮藤素水基杀虫制剂”已获发明专利并成功实现技术转让,投入商业性批量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编或参编专著(或教材)10部,特别是《天然产物杀虫剂-原理、方法和实践》和《农药学原理》两本专著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他1980年以来一直担任有关农药学的教学工作,目前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5人。
王律先,任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高级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曾在化工部化工司、生产协调司从事全国农药行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在此期间他努力贯彻产业政策,在增产农药确保农业用药需要同时,把行业工作重点放在品种结构优化、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上,提出“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1993年起兼任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努力搞好为政府为企业双向服务,协助政府做好农药核准、批准证书延续、进行行业调研,提出政策建议。他领导协会不断发展壮大,被评为“全国优秀行业协会”。
邵振润,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处长。
他多年来兢兢业业从事农药应用推广工作,为防治病虫危害,保障农业丰收作出了贡献。一是主持新农药示范和推广工作。二是主持安全用药工作。三是主持高毒农药替代工作。四是主抓农药行业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五是主持或参与主持项目研究。
他主编的《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使用技术指南》、《绿色农药绿色植保》、《现代农药应用技术全书》等著作10余部。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
尹仪民,任化工规划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主持的十六种主要化工产品经济规模研究、编审有四项获得国家计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论著有《工业化学助剂品种大全》、《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国内外化工新型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发西部与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等。
周荃,任江苏省农药协会秘书长。
她从事农药行业管理30多年。她全面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在工作中使协会彻底摆脱了作为政府部门附庸的角色,独立自主地开展为行业服务的工作。
尤为全国农药行业的同仁所称道的是:曾代表农药企业将日本公司的“啶虫脒”专利全部宣告无效,维护了国家、行业的声誉,维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
曹承宇,任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他参与“七五”中国农药工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主持“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参与国家科委《中国农药工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并撰写其中第一、第二部分内容(共四个部分)。他参与经贸委、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关于农药产业准入、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起草以及农药生产企业核准、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现场考核和资料审查工作。参与一些有关农药的词典、书籍和杂志的编写;部分国家级农药科研成果鉴定及国家火炬计划和高科技企业认证。
胡笑形,任《中国农药》月刊主编。曾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
她自1965年南开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农药生产、科研及信息研究工作40年。通晓国内外农药工业、市场、发展概况。她曾参与完成多个对中国农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调研报告:《2000年中国农药工业》(1987年,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除草剂的生产、使用与发展预测》(1988年);《中国农药原料、中间体市场与生产工艺技术调查报告》(1993年,获化工部优秀情报成果一等奖,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二等奖)。
姜书凯,任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
他曾参与浙江省农药行业政策制定、规划编制、经济运行分析、行业统计、价格协调、学术交流、质检机构认证、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证书)和化学危险品许可证考核工作等。他在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工作以来,组织同品种企业进行产品技术交流;协调产品价格、稳定市场供应;并组织实施了19次“全国部分重点农药企业财务分析座谈会”,通过对17家农药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来分析全行业的产销趋势,以达到指导行业发展的目的。
张子明,原任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政处处长。
他1978年后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一直从事农药管理工作,其间执笔起草中国首部《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等重要法规文件。他曾获农业部两项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