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养分宏观调控是化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网友投稿  2009-02-06  互联网

□张福锁张卫峰范明生曹一平

新闻回放

目前国内磷复肥产品产销量大幅下降、库存持续增加、出口基本停止、生产流通不畅,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向国家工信部做专门汇报,并提出给予企业适当财政补贴、实行零关税、暂缓执行磷矿产品增值税等解困政策建议。本报1月20日A1版进行报道。

今年1月1日,《新欧盟硝酸盐污染预防管理条例》在英国正式实施,新条例是欧盟1991年硝酸盐指令的更新与完善。据悉,英格兰有70%的地区被划入氮易污染区。政府要对农户的施肥时间、地点、方式以及施用量进行监测。本报1月20日A3版进行报道。

化肥产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近期国内磷复肥产品产销量大幅下降、库存持续增加、出口基本停止、生产流通不畅;而2008年春夏期间,化肥价格高已经造成农民减少施肥量甚至撂荒土地。这些问题的发生,与目前国内养分资源无有效宏观调控措施、没有实现综合管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化肥成本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产业竞争力不强

化肥供应满足了人类蛋白质需求量的40%,在中国,化肥已经提供了种植业体系中75%的氮素来源。充足的化肥供应需要强大的化肥产业来支持。自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幅度提高化肥生产能力,至2005年,中国化肥产业现价总产值达到2409亿元,再加上流通环节增值,全行业总产值约2800亿~3000亿元,总产量已经达到5177.86万吨(总产量来自于2006国家统计年鉴,与各协会数据合计略有差异),占世界生产总量的30%,氮肥和磷肥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上游磷硫原料生产商135家、化肥生产商1924家,批发商超过3000家,零售商超过20万家的庞大群体。

但是,庞大的化肥产业并没有形成健康发展的局面,导致全国化肥供应体系效率较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大、过度竞争严重、市场调节乏力,进而影响了化肥合理使用,导致养分循环经济性差。根据计算,2007年中国化肥产业有20%的企业长期亏损,全行业资产负债率超过60%,90%的氮肥企业合成氨能耗超过国际平均水平(1.33吨标煤/吨氨),磷肥和钾肥生产成本普遍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氮肥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第九位、磷肥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第四位。氮肥产业提出的“十一五”目标是将吨氨标煤耗从1.7吨降到1.57吨。

产能高速增长

———企业瞄准出口

中国化肥产业发展需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供应,这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人多、地少、粮食供应持续偏紧、资源缺乏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群体,氮肥产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即已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磷肥产量在2007年也达到1300万吨以上(折纯),与需求基本吻合,唯有钾肥供应处于不足状态,估计年缺口在400万吨(折纯)。

但这些年中国化肥生产却仍以高速发展。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5~2007年的短短三年时间里,尿素新建装置增加的产能达1065万吨,加上现有装置自然增长,累计净增产能1340万吨,产能增幅达32.2%,2007年底全行业尿素产能达到5400万吨。2007年至2010年预计还有428万吨能力的新装置投产,国内企业新建尿素装置产能比2004年增加1165万吨。其他氮肥品种,如碳酸氢铵产能会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程度,而氯化铵会增长到250万吨(产量达到200万吨);2010年氮肥生产总能力将增长到4300万吨,估计合成氨产量会达到5550万吨。而同期氮肥需求增长幅度可能仅为3.6%~7.5%,2010年过剩产能将达到1170万吨。

大幅度增长的氮肥产能使得国内企业将目光瞄准出口。近年来中国尿素出口处于波动状态中。在2004年出口量达到390万吨以后,国家采取了高额出口关税限制措施,2005和2006两年出口量有所降低,但2007年在国际价格不断飙升而国内价格持续低迷的状态中,尿素出口又一次抬头,2007年尿素出口突破400万吨。从2007年7月到2008年11月,在一系列化肥出口关税政策调整下,2008年化肥出口大幅下降。根据海关统计,中国2008年前11个月累计出口化肥908.6万吨,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18.1%。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数据,2006年中国磷肥产量达到1213万吨,2007年全国磷肥产量达到1351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0%,预计2010年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磷肥产量已经远超过磷肥需求,据估计,中国磷肥需求最高量为1250万吨左右。近两年磷肥(主要是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向国外出口,但受高额关税的影响,磷酸二铵出口受阻,磷酸一铵的出口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磷酸一铵产量大幅增长也是受复合肥生产的拉动。2007年以来,在磷酸二铵等产品价格不断增长的同时,复合肥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促进了复合肥的快速发展,同时拉动了上游原料的生产。磷酸一铵需求增长的同时、中国硫磺和钾盐的需求同步增长。然而,从2007年末到2008年上半年硫磺、化肥价格的大幅飙升。2008年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硫磺价格缩水,化肥价格跌至成本以下,出口大门未开,企业纷纷停产。

化肥需求变动空间扩大

———产业调控难度大

整个行业氮肥和磷肥的过剩以及出口迅猛发展让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中国化肥大量出口的时期到来了。众多企业也在积极与政府部门协商,希望能够降低关税,处理过剩的产品来换取企业长远发展的能力。虽然,2008年11月化肥出口关税调整,出口大门打开,但此时国际市场形势已经不乐观。对于这个问题,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放开出口限制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中国化肥需求的形势仍不明朗,短期之内化肥需求的变动可能会导致整个供需平衡发生变化。2004和2005年中国钾肥需求大量增长(2005年比2003年增长56%)是我们始料未及的,结果导致2006年钾肥价格从每吨110美元上涨到了220美元,几乎翻了一番。需求形势的大幅波动也可能会发生在氮肥和磷肥上。2000年以来,中国蔬菜和水果出口大幅增长带动了国内蔬菜和水果播种面积大幅增长,其中,蔬菜面积年增长近2.6%,果树面积年增长超过5%。而同时粮食供应形势持续趋紧,中国已从小麦、水稻的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油料进口量也不断增加。粮食安全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人口众多,粮食供应偏紧的趋势将长期存在,不容忽视。如果放开化肥出口,国内生产形势略有变化,则可能出现化肥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化肥需求波动的幅度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每年100万吨养分提高到目前的400万~600万吨养分。这是因为目前国内施肥量较大,即使播种面积小幅变化也会导致化肥需求总量的大幅变化。另外,工业需求以及林业、牧业、渔业的需求都在增长,因此,化肥需求的变动空间迅速放大。而现在氮磷肥过剩的产量也仅在400万~600万吨,如果放开出口,可能无法应对突然增长的需求。另外,放开化肥出口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其他问题,如国际市场价格的不规则波动会导致国内市场价格失去控制,在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户无法接受价格的巨变,有可能会导致种植业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影响粮食安全。

任何产品的供应和需求应该保持在供应略大于需求的状态,这是自然规律,而对于化肥这种农业生产必需品来说,保证充足的供应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产能增长大于需求增长属于正常情况。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国家和企业应该保持产能的发展,但应该控制产量,并根据市场需要调节产品结构。例如,磷酸二铵的需求已经比较明确,控制磷酸二铵产量增长是必须的。但是,复合肥是中国化肥发展的主导方向,保证磷酸一铵、硫磺和氯化钾等原料的供应是当务之急。但复合肥发展的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复合肥配方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建设工作,避免配方不合理带来的原料需求突增,尤其是要慎重对待氮和钾的配比。

化肥产运销用链条严重脱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须完善

化肥产业的低效率发展主要来自于管理不当,尤其是中国化肥生产、销售和施用整个链条严重脱节,产业的发展无法通过市场与农业需求紧密联合,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平均养分含量低于36%,复合肥产量仅占12%,养分供应极度不平衡,在区域间表现更为明显。

解决产业的问题需要通过调控来实现。自2003年以来,国家通过一系列工作来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2003到2005年,国家商务部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了“中国磷肥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揭示了磷肥产业发展问题及提高竞争力的策略,但国内外化肥产业频繁变化,跟踪研究不够。2004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等单位开展了中国肥料产业调控政策研究,但产业发展处于转折阶段,调控政策仍未理顺。同年,中国交通部委托中国交通规划院开展了中国肥料运输调控体系研究,但化肥运输统一协调系统仍未建立。进入2005年,国家发改委委托石油化工规划院等单位开展了“中国肥料十一五规划”研究。2005年下半年,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委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展了“中国肥料战略储备项目研究”,其科学依据已经明确,但是操作层面困难重重。这些研究刚刚起步,今后,相关管理部门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肥料管理体制,实现肥料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各环节的高效调控。

事实上,国家从2006年已开始实施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财政支出力度不断加大。从经济学角度看,对化肥补贴的直接影响是农户施用更多的化肥。近几年,中国陆续启动实施了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政策,并逐步加大实施力度,如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2006年国家部分省区启动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等,可以说,国家实施的各项农业和环境政策对养分资源利用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养分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存

———需构建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模式

化肥生产和施用伴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中国能源年消耗量达到22.2亿吨标煤,化肥生产占综合能源消耗的5%,磷矿石年消耗量超过1亿吨,占国有富矿资源储量的10%。资源紧缺已经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环境压力增大。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7.8亿吨(2000年),居世界第二位,而且预计在2020年左右达到15.7亿吨,农田系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他与氮、磷相关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30%人口的饮用水受到了氮和磷的污染,30%城市的空气质量低于三级水平,酸雨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达到50亿美元,61%的湖泊富营养化。

以上问题的发生是养分资源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循环速度加快所至。为了作物生长,我们投入了大量的化学肥料;而由于生活燃料、其他经济用途导致作物秸秆中的养分无法完全还田;食品(包括动物)生产过程中养分资源无序排放较多,由于成本较高,这些资源也未能还田;在家庭消费体系中,生活垃圾等含有大量养分资源的物质未能回收利用。上游资源的大量投入和下游各环节的大量排出,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中国需要构建新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模式,需要从农田、动物生产、食品加工、生活消费几个方面统筹规划,切实做好源头调节、中间控制、末端管理的综合技术,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科学家共同努力。

链接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水稻所(IRRI)和一些西方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的目标是综合施用各种植物养分,使产量的维持或增长建立在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同时又没有牺牲后代土壤生产力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主要是针对高投入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问题,强调减少肥料投入,增加养分再利用,减少养分损失,保护环境。中国不像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在牺牲作物产量前提下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必须走高产出的路子,在保证农产品数量的同时,强调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为保证未来粮食单产提高,许多人寄希望于增加化肥投入,而实际上目前中国农户化肥投入量不足和过量并存。据2000年全国22个省的农户施肥量调查表明,施氮量每公顷超过250公斤的农户,水稻为33.6%、小麦为26.4%、玉米为30.8%;施肥量低于150公斤的农户,水稻为32.3%,小麦为35.0%、玉米为34.9%。说明中国农户施肥水平相差较大。对全国2000~2005年1333个试验的结果分析表明,目前中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氮、磷、钾肥料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7.5%、11.6%和31.5%。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主要粮食作物的氮肥利用率下降了7.5个百分点,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下降了3.4~8.4和3.5~18.5个百分点。中国目前的养分效率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欧美国家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50%~57%,15%~20%和20%~60%)。随着肥料利用率下降,中国单位肥料养分的粮食生产力也在下降,目前中国化肥的粮食生产能力为每公斤化肥8~10公斤,而欧美发达国家可达11~24公斤。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02-06/31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