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氮肥工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08-12-19  互联网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氮肥工业实现了产品从依赖进口到自给有余,技术从被人封锁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规模从以数千吨的小氮肥为主发展到涌现出一大批年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吨尿素的大型企业集团,并走到了氮肥生产第一大国的位置。

产能产量大幅增加

1978年,中国氮肥,特别是高浓度氮肥供应严重不足、依赖进口。1978年全国氮肥产量(折纯)仅为752万吨,与2007年全国氮肥产量的4187万吨相比,大概为六分之一强。当年的尿素产量仅仅是378.8万吨,不足2007年全国总产尿素5368万吨的十四分之一。

三十年中,氮肥供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截至2007年底,中国尿素产能已经达到5600万吨。尿素产品变净进口为净出口。随着产能和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尿素不仅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出口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从2000年起,中国尿素开始跻身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按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国内尿素累计出口525.1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行业集中度提高

1978年全国氮肥企业接近1600家,但合成氨产量却不足1200万吨,平均每家企业的合成氨年产量不足万吨。与三十年前小氮肥厂覆盖全国各地农业县的情况相比,2007年氮肥企业有550家,比1978年减少了1048家;平均单厂规模达到9.4万吨,是1978年的12.7倍。

氮肥行业集中度也明显提高。到2007年,全国范围内合成氨产量超过18万吨的企业有73家,全年累计合成氨产量2294.9万吨,占合成氨总产量的44.4%,平均单厂产量31.4万吨;尿素产量超过30万吨的企业57家,全年累计生产尿素3026.8万吨,占全国尿素总产量的60.6%,平均单厂产量53.1万吨。

两条平行发展路线

中国氮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同时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小氮肥与大氮肥。这两条道路近似于平行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氮肥工业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大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弥补技术管理上差距的快速发展路线。

———小氮肥技术改造

小氮肥一直是氮肥生产的重要力量。到1978年,小氮肥企业发展到1500多家。但1986年以前,除四川成都氮肥厂以外,都生产碳铵。1986年4月,拉开了全国性的碳铵改产尿素的序幕。到1996年,全国碳铵改产尿素119套,共投资68.6亿元,形成年产479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

经过兼并、联合、扩建,2007年全国延续下来的小氮肥企业有470家,很多企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大中型甚至超大型氮肥或综合型化肥企业,其合成氨产量达到3569.8万吨,占全国合成氨总产量的69.1%;小尿素企业132个,产量达到2898.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8.1%。

———大氮肥原料走向

上世纪7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亲自批示引进建设了13套大化肥装置。其中8套以天然气为原料,另外5套装置最初设计也用天然气,但后来原料被改成石脑油,与炼油厂结合在一起。这些大化肥装置目前仍是中国化肥工业的主力装置。

基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特点,鲁南化肥厂第一家引进并建设了美国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示范装置,渭河化肥厂采用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项目设计规模为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

2000年前后,在原料大幅度涨价、氮肥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油头氮肥企业纷纷停产。2002年,国内几乎所有的油头合成氨企业均陷入停产困境。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中石化首先对5套大型油头合成氨装置进行了“油改煤”改造,用先进的大型气流床煤气化炉改造原来的油造气装置。除广石化外,国内大氮肥企业以石脑油为原料的装置都改成以煤为原料。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12-19/31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