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日前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上介绍,30年来,中国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而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技推广功不可没。
高产优质品种全面应用。30年来,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经历了3次大规模更换,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棉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中国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一场新的革命。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以来,全国已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品种试验和品种审定体系,10年来,已有1459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级试验、审定并推广应用,中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年更换率达到12%~ 13%,优良品种覆盖率90%以上。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显著。30年来,在粮食作物栽培方面,先后推广了水稻抛秧、旱育稀植、免耕栽培等10多项重大技术。据初步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些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2.4亿亩,平均亩增产47公斤。在园艺作物栽培方面,由中国独创的日光温室节能栽培技术,能在-10℃~-20℃的严寒条件下不加温生产喜温蔬菜,攻克了北方冬春蔬菜生产技术难关;红富士苹果的引进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使中国苹果亩产由182公斤提高到950公斤,增长5倍多。在经济作物栽培方面,已累计推广地膜覆盖栽培、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双低油菜高产保优栽培、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等16项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30亿亩。
科学施肥水平显著提高。农技部门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使肥料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植保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在病虫测报方面,重大病虫长、中、短期预报的准确率分别达到85%、90%和95%以上;重大病虫防控通过综合采用农业、物理、生化等技术手段,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据统计,2000~2006年,中国大宗农作物病虫害年有效防治面积扩大了35.2%,达到40.89亿亩次。
应急抗灾能力逐渐增强。在今年初中国南方地区遭受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受灾地区基层农技人员投身科技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据对10个省(区)750个受灾县的不完全统计,共派出农技人员41.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7300多万份,培训农民近2000万人次,把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