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缓控释肥行业首家博士后工作站落户金正大集团

零零社区网友  2008-11-25  互联网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任庄子键(右)、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左)共同为金正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

□本报记者刘苏华 特约记者高海波

2008年11月8日,中国缓控释肥行业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金正大集团正式挂牌设立。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仅是对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高度肯定,同时对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对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一个机遇:为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中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30多家科研机构与金正大集团等70多家企业的缓控释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生产体系。但是中国缓控释肥技术水平还明显慢于市场的发展,缓控释肥产品类型及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远远不能适应中国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科研实力,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庄子键在挂牌仪式上表示,此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挂牌成立,将推动企业科研体制创新与人才培养进程,为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他指出,金正大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是缓控释肥领域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它的设立标志着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必将有力地推动金正大集团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能力的提升创造更大的空间。同时,他肯定了金正大集团近年来坚持科技创新,强化产品质量,倡导优质服务,在新型缓控释肥技术推广、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切实服务于中国农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希望金正大集团尽快建立健全博士后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的独特优势,积极挖掘高层次人才的聪明才智,努力促进经济优势与知识优势的有机结合,将博士后工作站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一个契机:生产与科研结合做强做大缓控释肥产业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认为,中国缓控释肥行业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挂牌设立,是金正大集团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为金正大集团提供了更高的发展平台,标志着集团的科技强企发展战略和研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表示,金正大集团将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契机,将博士后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企业的现实生产相结合,做强做大缓控释肥料产业。

万连步表示,为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确保工作站高效运转,金正大集团将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博士后工作站的组织领导和管理队伍落实工作,建立和完善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二是通过落实有关待遇,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强软硬件建设,为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科研、生活条件,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三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招聘一批复合型、战略型、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加强企业的技术力量,提高企业技术研发的层次和水平。四是以市场需求和企业主要发展方向为导向,抓准课题,提高效率,力争取得一批创新成果,突破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和竞争力。

一个平台: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

万连步认为,在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既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方法,更是企业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一直以来都是金正大集团人追求的信念和目标。自1998年成立以来,金正大集团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树立行业科技先导者形象,成为行业发展的典范。金正大集团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建有省级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等20余项国家、省级项目(课题)。公司拥有或授权使用的国家专利15项,目前已经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有57项,其中国际专利10项。公司在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工艺技术、产品检测、大规模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科技的强有力支撑下,金正大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工厂发展成为一家集复合肥、缓控释肥及其他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总资产18亿元、年生产能力16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40亿元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建成了目前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料生产基地。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肥料百强成长企业第一名”、“2008中国最具成长性新兴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举行博士后工作站挂牌仪式的同时,金正大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新一轮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也如期举行。金正大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将进一步深化在“国际型管理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上开展合作,与山东农业大学将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

此次校企合作,将重点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培养创新型国际人才,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共同研究开发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

本报文字/图片由刘若帆提供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11-25/31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