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无为县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

零零社区网友  2008-11-14  互联网

编者按

这里是一篇农业生产县的农资市场情况调查。安徽省无为县农资商会通过对当地农资市场经营状况的调查,把当地农资的供应、使用情况及农民对农资产品的要求与意见反馈了上来。这些第一手资料,不论是对农资生产企业还是农资经销商,都十分重要。

安徽省无为县是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农资消费大县。为探索农资经营工作健康发展的途径,今年9月,无为县农资商会组织商会会员,对全县农资市场,主要是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的经营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对目前该县农资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进而对农资市场的规范管理提出了六点建议。

今年10月,以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为主要议题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既高度总结概括了3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又为今后的农村改革指出了方向。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实行,今后现代化农业、规模生产等发展必将大步迈进,这同样也会让农资市场出现巨大的变化。

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农村的农资经销网点基本都是以县为中心布局,因此,县级农资市场状况是全国农资市场的一个缩影。通过县级农资市场调查,了解市场现状、掌握农民需求才能逐步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农资市场,才能适应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我们希望今天刊出的这篇文章能够对此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天我们在这里刊出无为县的农资市场调查,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行业人士关注中国的农资市场状况,通过我们反映更为全面的农资市场信息。

2008年是农资经营市场不平凡的一年。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飞涨及国内原材料、运输、人工成本的增加,带动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而9月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化肥价格急转直下。目前该县农资市场存在品种多、乱、杂,结构不合理,供销渠道混乱,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无为县农资产品市场价格是截至8月的价格。

农资产品价格上涨过猛

与年初相比,7月份全县化肥批发价:尿素由2250元(吨价,本段同)提高到2550元,上涨13.3%;进口氯化钾(60%含量)由2200元提高到4800元,上涨118.2%;磷酸二铵(64%含量)由2850元上涨至4550元,上涨59.6%;三元复合肥(45%含量)由原来1750元,涨至3250元,上涨85.7%;过磷酸钙(12%含量)由原来440元,涨至760元,上涨72.7%;有机肥由1500元上涨至2200元,上涨46.6%。

农药涨价也非常明显。如除草剂草甘膦批发价,2007年为4200元(吨价,本段同),2008年上涨到5500元,涨幅达30.1%;阿维菌素由4万~4.5万元,上涨至4.8万~5.5万元,涨幅在20%~22.2%;乙酰甲胺磷由每吨1.6万元,上涨到2万元,涨幅为25%;毒死蜱由3.2万~3.5万元,上涨到3.8万~4万元,涨幅为12.8%~14.2%。

农膜零售价格上涨21%。

在种子方面,由于国家实行良种补贴政策,除棉种价格有所下降外(比上年下降30.6%),其他品种不同程度有所提高。如杂交稻种上涨6.7%;油菜种子上涨33%;其他农作物种子如玉米种子、常规水稻种子、蔬菜种子价格基本与上年持平。

由于农资产品价格的猛涨,农民生产成本增加,造成农民在农作物生产方面的物化投入减少。据对4个乡9个村36户调查,2008年农户亩均农资投入成本为326.4元,比2007年的301.7元增加24.7元,成本提高了8.2%。而化肥平均亩用量由上年的84.5公斤减少至今年的70.8公斤,下降16.2%。亩均农药防治费用由上年的45.4元提高到今年的61.2元,增加了34.8%。农民反映,国家给的直接补贴还抵不上化肥、农药的价格上涨,实际上农民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品种多、乱、杂,结构不合理

以种子经营为例,全县棉花品种有150多个,油菜品种约60个,水稻品种近百个。且品种良莠不齐,造成由于种子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坑农事件不断出现。

农药也有类似问题。虽是同一有效成分,但不同厂家不同名称现象普遍。全县市场上农药品种有400多个,农民选择用药时无所适从。在农药用量方面,存在杀虫剂比例过大,占52.4%,杀菌剂只占7.3%,除草剂占39.5%,结构不合理。

再从化肥经营看,目前无为县农民用肥主要以化肥为主。化肥又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三种为主。每年约消耗尿素8万~9万吨,过磷酸钙7万~8万吨,氯化钾3万吨左右,形成氮肥过高、磷肥不足、钾肥偏少的状况。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当地土壤结构变差,土壤养分失衡。加之施肥方法不当,既造成肥料严重流失,又污染环境,成为目前县域境内全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根源。

供销渠道混乱

近年来,无为县农资供应出现了厂家直销与个体代理(销)共存的局面。由于点多面广,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全县720多个经营网点,在从事农资经营的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占50%,小学文化程度占35%。只有在农技部门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例要高一些。由于对所经营农资产品性能、使用技术及对有关政策法规不熟悉,难以做到有效服务和守法经营。如去年国家明令禁止五个高毒有机磷农药品种,但县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仍在出售。今年无为县棉盲蝽蟓大发生,造成大面积危害损失,与一些假冒伪劣农药泛滥不无关系。还有的经销商为了自身利益,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甚至通过销售一些高毒农药品种来达到赢利的目的,既损害了农民利益,又增加了农药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

市场管理不规范

一是农资经营门槛太低。致使一些无技术、无资质、无资金的“三无”农资店过多过滥,难以给农民真正的优质服务。拿种子经营来说,种子本是一种特殊商品,一般不具备条件的经销商不允许经营。但现在全县种子经销户在400个以上,还有大批个体人员走村串户,到处散销种子,形成“全民经商、人人卖种”的局面。还存在既卖化肥、农药又卖种子的商户,还有的人经销日杂百货,也代销种子,市场十分混乱。

二是县级农资批发市场分散。现在是遍地开花,各自为战。既不便于管理,又不能形成整体优势。目前无为县内有一定规模的化肥批发企业有6~8家,分布县城东、西、南、北各方;农药批发商有20余家,多在县城,但也较分散。

三是多头执法以及以罚代处现象普遍。县级既有工商部门,又有农业执法大队,还有县技术质量监督局、物价局。工商部门内部又设有市场管理与公平交易局,且责权不明,各行其政。这样一来,往往出现一案多罚、重复处罚现象,弄得经销商户怨声载道。此外,运输农资车辆上路,交警动辄罚款现象也很普遍,也影响了商户农资经营的积极性。

作者介绍:

张学锋:无为县农资商会会长

沈同香:顾问(原无为县农业局副局长、总农艺师)

张顺怀:秘书长

张金全:副秘书长

宋文志:副秘书长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11-14/31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