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胆创业诚信经营真情服务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9-16  互联网

□通讯员 宋继文

在陕西省永寿县县城所在地的监军镇及周边地区的十里八乡,只要一提起严普庆,农民无不连声称赞:“老严是个大好人,买化肥找他没错。”

严普庆今年50出头,瘦高个儿,淳朴憨厚,平时总是笑嘻嘻的。他当初从供销系统辞职下海经营农资小门店发展到现在的农资专业合作社,创业8年来,固定资产已达150万元,化肥销售量占到全县总量的50%以上,涉及周围近10个乡镇,年销售化肥7000余吨,提供就业岗位10个,吸收6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下海创业:

丢掉“铁饭碗”另谋生路

机遇总是垂青有所准备的人。2000年,当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正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潮头浪尖尽情拼搏、奋力成就个人辉煌的时候,在永寿这个西北贫困山区小县,却仍不知有多少人思想观念不解放,抱紧“铁饭碗”不敢放,固守在政府的荫庇下,无所作为。但身为该县永平乡供销社主任的严普庆却敏锐地意识到,伴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成就个人事业的机遇来临了。他毅然决定辞职,自主创业。

经过深思熟虑,他把创业的道路选择在了农资经营上。他认为,自己有经营经验,对市场有认识,但缺乏资金。他不顾妻子、亲朋好友的反对和劝阻,拿出家中仅有的1万多元积蓄,寻遍所有的亲朋好友连借带贷,共筹集资金10万余元,开办

起了一个农资营销门店,主要面向监军镇及周边几个乡镇供应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从此,他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创业历程,也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成功的大门。

诚信经营:

依靠信誉拓展新天地

创业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有多少人在创业的路上,走了弯路从而丢失了自己所有的热情和干劲,甚而丢失了自己做人的原则。严普庆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创业伊始,便遇到了难以预料的困难。永寿这个仅有20余万农业人口的小县,光县城经营化肥的门店就有10多家,这还不算乡村的化肥门店,且有些已经营多年。当地农民又有相信熟人的习惯,这必然将造成他这个刚开业的门店门庭冷落、大量物资积压、资金被占用的不利局面。面对这么多的困难,严普庆没有退缩,更没有丢失自己的原则。

如何占领市场,赢得商机?他冷静应对,果断推出自己的经营策略:一靠诚信。诚信是商家之本,他在进货上严把质量关,决不以次充好,自觉接受工商、质监等部门监督,把质量当作经营的第一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2003年,当一位湖北客商提出让他推销某牌假冒化肥并给以丰厚的利润回报时,他立即予以婉言谢绝。二靠服务。他购买了大量农业科普书籍、报刊、光碟,认真学习充实自己,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农化知识,对购买农资的农民积极进行引导,帮助农民选购化肥农药。他在坚持薄利多销、让利于农民的同时,经常深入田间、果园进行察看,了解化肥使用情况,与农民促膝交谈,为有困难的农民赊欠化肥。久而久之,农民便把他当成了贴心人。

严普庆依靠“信誉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农民的认可,生意越来越红火,周边的农民都愿意到他店里买农资,多家生产商找他做代理。他没有就此停步,更没有躺在成绩单上沾沾自喜。他开始了更为漫长的努力和报恩之行。

深情感恩:

组建合作社真情服务农民

阳光总在风雨后。对出身农家的严普庆来说,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生活早已衣食无忧,他本可以过上舒适的日子,全身心享受生活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的好政策让他发家致富的,所以他心里想的是要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兄弟致富奔小康做点事。

2005年,他牵头组建了永寿县监军镇农资专业合作社,自己担任主任。在一些乡镇和大的村组设立农资营销网点,组织农民加入合作社,联系厂家直接发货,他做质量监督和服务指导,并采取集中配置、统一购买的办法,把厂家、经营者与农民以及信息传递、技术指导、质量保证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统一体。这样不但保证了农资商品的质量,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经营者与购买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农民的投入。

在合作社运作中,严普庆大力倡导和实施便民服务、信誉承诺制,不但农资商品销售明码标价,不乱涨价,不掺假坑农害农,而且还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他根据农民需求,及时送货到户,甚至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现在,每到春耕、秋播前,严普庆就忙活开了。他在及时做好配置计划及各项准备后,还要积极联系进货,使各种农资商品的配送有条不紊,做到了让农民放心,有力支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大胆创业、诚信经营、真情服务,是对严普庆朴实无华、孜孜追求创业之路的最好诠释。严普庆和他的农资专业合作社对农民和当地农业生产的支持在进一步扩大,他成功的创业经历也影响着许多充满创业梦想的人。严普庆表示,他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为农民兄弟致富奔小康多做点事,多出一点力。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9-16/31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