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灾面前美丰挺起不屈脊梁

网友投稿  2008-09-02  互联网

美丰绵阳工业园奠基

灾后设备检修

公司领导现场检查指导自救工作

□梁国君明清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8级地震发生,地点四川汶川。

地震突如其来,地动山摇。

中国震动,世界震惊。

德阳市、绵阳市震感强烈。霎时,停电停水,通讯中断,交通堵塞。

灾情就是命令,危难时刻彰显英雄本色。面对重灾压顶的考验,美丰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以董事长张晓彬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的带领下,迅即展开抗震自救大行动。

危急!沉着镇定紧急停车

大震发生时,地处德阳、绵阳的主要生产分公司强烈感受到地震的威力。高高的合成再生塔、吸收塔剧烈晃动,储存液氨的大型储罐在颤抖,厂房和办公用房晃动剧烈,人们心在跳,脚发软,感觉像飘浮。

此时此刻,公司领导深知,作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化工生产企业,在强震下设备一旦受损,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不堪设想。以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公司领导果断决定:现有运行的生产装置全部停车,立即切断水电气供应。

职责和责任让人镇定。当班操作人员没有擅离职守,没有惊慌失措,表现从容不迫,按紧急停车步骤,依次停机。短短几分钟,生产装置安全停车。紧接着,操作人员严格按装置长停要求对系统排液泄压,避免系统结晶堵塞,避免设备内高压而引发安全环保事故。

此时,化肥分公司1000立方米氨罐液位计垫片因强震发生轻微泄漏,情况危急。分公司应急分队立即出动,仅用30分钟时间排除隐患,确保了重大危险源安然无恙。

灾难发生第一时间,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成功停车,处置果断,措施得当,成功自救。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没有发生液氨泄露,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环保事故,没有发生因强震而引发的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后,因通讯中断,公司领导心急如焚,立即驱车前往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查看震后设备厂房损毁情况,布置抢险工作。

果断!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地震发生后,公司立即成立抗震抢险领导小组,并以短信方式告知各分公司。

5月13日下午,天上下着大雨。董事长张晓彬等公司主要领导先后到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了解震后灾情,慰问员工及家属,检查重大危险源液氨储罐的防范。

5月14日,张晓彬董事长在总部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公司抗震抢险指挥部。张晓彬董事长任总指挥,王世兆、彭建华、舒绍敏、周泉水、陈润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安全环保、后勤保卫、联络协调3个工作组,统一指挥协调抗震救灾工作。

张晓彬董事长强调,“守土有责,美丰的稳定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自保自救,不添乱”是工作要求,“确保人员安全,确保重大危险源液氨罐的安全”是工作目标。“天灾千万不能演变成人祸”,张晓彬董事长语重心长。

地震发生后的10多天里,张晓彬董事长在公司总部抗震抢险指挥部坐阵指挥,要求指挥部工作人员“腿勤”、“嘴勤”,检查到位,管理到位。3个工作组各司其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张晓彬董事长率先垂范,不仅与大家同吃同住,还与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每天召开抗震抢险指挥部成员碰头会,制定工作措施:每天一早一晚到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现在是困难时期,恐慌时期,美丰要体现以人为本、与人为善,要用关心换来真心”。张晓彬董事长时刻牵挂着员工及家属,为确保职工及家属人身安全,稳定员工队伍,公司采取了有力措施。

一是对员工及家属实行集中管理。在户外空地搭建临时安置点,妥善安置职工及家属千余名。帐篷不够,公司5月15日立即从贵阳紧急调运,当天运抵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

二是公司拨出专项资金,对员工及家属实行用餐配送制,食堂统一为员工及家属配送用餐,标准是每人每天15元,至灾情结束。

三是做好防病防疫工作。“防病防疫不可轻视、不可懈怠、不得松懈”,张晓彬董事长对此高度重视。5月17日,张晓彬董事长召开会议,部署灾后防病防疫工作,要求公司不得出现一例疫病患者。公司采购黄连素、板蓝根、藿香正气液等防病防疫药品,及时向各单位发放。各单位迅即成立卫生防疫队,宣传防病防疫科普知识,对饮用水、食堂、露宿区域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做好疫情上报。

如何确保重大危险源液氨储罐的安全,是张晓彬董事长时刻放心不下的大事。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紧邻市区,两个分公司3个氨罐储区有近千吨液氨,任何泄漏都将造成重大危害。在抗震救灾的危难时刻,液氨储罐的安全与否,可谓事关重大。“重点部位重点抓,关键时期抓关键,重点防范,全面监控”,张晓彬董事长提出特别要求。

化肥分公司采取4项措施确保氨罐安全:落实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4小时轮流值班,加强安全保卫和巡检;为防止余震对氨球罐根部阀产生的外力破坏,对根部阀管卡做适当松动;仔细检查氨球罐四周的应急水炮;环保监测组监测人员坚守岗位,准时取样、准确分析,对外排废水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预防外排废水超标,严把环保最后关口。

绵阳分公司对氨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氨库与主系统断开,系统的阀门断开、管道排空泄压;采取24小时适时监控,最大限度确保氨库系统在余震阶段不发生险情。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德阳市、绵阳市领导和安监部门高度关注重大危险源氨库的防范,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坚决!排查隐患恢复生产

尽快恢复正常生产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受灾损失,才能更好地支援灾区重建。在整个抗震救灾期间,公司领导与员工不惧余震,坚守岗位,为震后及时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5月15日,公司抗震抢险指挥

部召开工作会,本着“审时度势、统一指挥、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的原则,要求及时排查整改隐患、预防次生事故发生,为顺利开车做好准备。

5月16日开始,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全面动员,组织在岗员工对工艺技术、机械设备、电器仪表等进行排查,对生产装置进行检修,力保生产装置在5月19日具备开车投运的条件。

为确保各系统顺利开车,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按大修后开车要求,编制各工段的开车方案。开车前试压、试漏,对所有高温高压设备、管路的螺栓在升温升压过程中进行热紧,加强巡检,及时发现问题。震前系统中存在的需停车处理的设备问题,在本次开车之前全部处理。所有隐患排查整改都合理安排在白天进行,确保人员安全。

在有效消除震灾隐患后,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分别向当地市经委、安监局、环保局上报震灾隐患消除、具备恢复生产条件,请求保证电力供应、准予恢复生产的报告,并取得批准。

5月21日18时,化肥分公司开始造气点火升温。5月24日15时10分,尿素生产投料,17时50分,化肥分公司成功生产出震后第一包尿素。

5月21日,绵阳分公司成功点火试生产,尿素系统于5月23日下午进行尿塔升压,16时30分化工投料,5月23日20时,绵阳分公司成功生产出震后第一包尿素。

至此公司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

关爱!天灾无情人间有情

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美丰时刻关注重灾区的灾情,心系灾难中的同胞。四川美丰先后三次向德阳、绵阳地震重灾区捐赠了价值400多万的救灾物资。

5月14日,向绵竹市汉旺镇捐赠棉被100床,衣物1000多件。

5月21日,向德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捐赠食品1100件,药品50箱。

5月25日,向德阳、绵阳重灾区捐赠安置急需物资,包括6000平方米帐篷500顶,3500平方米的塑钢活动房屋,冲水式流动厕所20套,消毒喷雾器1000个,分别调往重灾区什邡洛水镇和北川县建设乡,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公司全体员工向灾区捐款269615.6元,公司全体党员捐出特别党费10多万元。

化肥分公司、绵阳分公司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义务献血,搬运救灾物资,救助灾民。

爱心在美丰传递。

“尽己之力支援灾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张晓彬董事长表示。

5月19日,安县安昌镇一肉联厂发生液氨泄漏,情况十分危急,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向四川美丰求援,要求公司立即派员救援抢险。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公司领导责成绵阳分公司组织实施抢险行动。

人员组织、救援设备很快落实到位。抢险小组携带氧呼吸器、防化服、带压堵漏工具,1小时后赶到肉联厂。抢险小组对输氨管线、管网组织了重点排查,一步步摸清漏点。历经1小时20分,抢险顺利完成。一起重大事故得以避免,人民生命财产得到保护。

坚定!恢复重建加快发展

地震后,四川美丰坚持“两手抓”,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抓好加快发展。生产经营是基础,加快发展是核心。当前中央和省市对企业的灾后重建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四川美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建设进程。

6月24日,四川美丰在绵阳市经济开发区动工建设四川美丰绵阳工业园,成为四川化工企业、绵阳市灾后重建的首个大型投资项目,吹响了灾后重建的强劲号角。

公司董事长张晓彬表示,四川美丰在绵阳率先启动工业园项目建设,显示了四川美丰重建美好家园、加快发展的决心、信心和雄心,四川美丰要为四川和绵阳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回报社会,回报灾区人民。

四川美丰绵阳工业园一期工程投资近10亿元,计划建设一套日产700吨合成氨、1200吨尿素装置;并将绵阳分公司现有部分生产装置进行搬迁,在新区形成年产35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建成后的四川美丰绵阳工业园,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实现污水的全部回收,达到废水零排放标准,成为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的大型现代化化工工业园。

下半年,公司CCR合成氨技改工程,以及复合肥、三聚氰胺技改项目都将加快进行,为技改工程提供资金保障的再融资项目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凤凰浴火,重沐新生;伟业铸就,基业永存。

四川美丰坚持“规模、质量、国际化”的发展方针,朝着实现“打造百亿美丰、铸就百年伟业”宏伟目标迈进。

本版图片明清摄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9-02/31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