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户和经销商成了“众麦1号”“粉丝”

网友投稿  2008-08-26  互联网

□通讯员孙志刚

2008年“众麦1号”收获面积为177万亩,比2007年增加21万亩,增幅达13%。2005~2008年连续4年被河南省农业厅列入良种补贴推荐品种目录,河南各地种植“众麦1号”农户丰收,经销商推广“众麦1号”积极性特别高。用农户和经销商的话说,“‘众麦1号’越来越火”。

在河南省刚刚公布的《2008年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初步意见》中,“众麦1号”成为河南北部麦区高中产早茬麦田主导品种之一。而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站长汤其林在分析2008年收获的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导品种时,认为“众麦1号”属弱冬性中熟品种;苗期长势旺,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层厚,大穗大粒,丰产性好;在豫东、豫中部麦区和濮阳麦区表现较好。

进入良补项目

柘城县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陈襄礼:“众麦1号”自列入良补项目4年来,一直是柘城县重点推广品种之一。这个品种缺点不明显,优点很突出。由于稳产高产有保证,在柘城的种植面积年年攀升:2005年10.5万亩、2006年20万亩、2007年20万亩。今年麦收前,专家调查表明,“众麦1号”大田亩产量居第一位,产量三要素协调,自身调节能力强。一般亩产600公斤,高产700公斤也不少见。

太康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车照海:“众麦1号”推广短短3年时间,太康县80%的农户认可了这个品种。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几乎亩产都在500公斤以上;半冬性抗寒耐冻,基本没有发生倒伏,秆矮粗壮,茎秆弹性大;抗病性好,无因病虫害造成减少10%以上的现象。2006年良补项目加上市场销售,太康县累积推广已达到60万亩,许多乡镇供不应求。相信2008年种植面积将进一步增加,推广前景好。

农户种了高兴

淮阳县农场副场长、高级农艺师陈家想:“众麦1号”从2005年开始在我县推广,3年间从新品种变成主导品种,播种面积占到全县150万亩小麦总面积的1/3。2006年推广种子3万公斤,2007年迅速递增到40万公斤,农民接受速度非常快。今年农场种上千亩“众麦1号”,预计亩产650公斤没问题。

平舆县西洋店乡马楼村马喜民提起“众麦1号”喜悦不已:全家9亩地3年全种“众麦1号”,亩产550~600公斤,高产稳产,比别的品种高出100公斤。

平舆县西洋店乡马楼村武小新:连续3年种8亩“众麦1号”,8亩地打4600公斤,其中6亩地用三轮车拉了7车斗。这还是用种上不管理的“超懒汉”方式种出来的。

马楼村胡小毛去年没买到“众麦1号”后悔莫及,他发誓今年一定弄到“众麦1号”种子。去年由于缺种子,“众麦1号”占该村小麦种植面积的50%,要是种子充足面积可能更高。

偃师市故县镇故县村第九村民组高红新:2007年参加大众种业“张玉9号”高产颁奖时知道了“众麦1号”,种了10多年小麦没见过像“众麦1号”这么高产的小麦,今年村里53户近200多亩地全种“众麦1号”。

项城市永丰乡罗集村卢秋:3年来4亩地全种“众麦1号”,亩产超500公斤,今年还得提前预订种子。

经销商踊跃推广

内黄县农业局农业专家咨询服务部、内黄县新优种业农化有限公司农艺师马志含:2005年“众麦1号”在内黄县开始大量推广。农民反映“众麦1号”高产,每亩一般多收60~70公斤,好水肥地每亩能多收100多公斤。对比其他品种,“众麦1号”分蘖率高,抗病性强,赤霉病发生很轻。全县京店乡、二安乡、亳城乡、宋村乡、田氏乡等9个乡镇都认可“众麦1号”。由于出粉率比普通小麦高出10%,面白好吃,面粉厂喜欢收购,农户也喜欢用来做面条、蒸馒头。3年来赢得了种植农户的普遍认可。

项城市正丰农资公司经理郭建军:3年来“众麦1号”种子一直供不应求,这是我经销“众麦1号”的为难之处。2007年销售50万公斤还是供不应求。新桥乡几个乡镇的经销户几次到公司吵着要货,到大众种业等了几天几夜,半夜悄悄拉回几十吨,回来便抢购一空。因为分配不均,各乡镇经销户差点要打架。

大众种业独家经营

为了跟踪“众麦1号”大田生产表现,2007年6月2日,由国家小麦中心副主任郭天财教授、河南农大袁剑平教授、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站长汤其林、郑州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陈庆等组成专家组,到郑州市高新区沟赵乡对“众麦1号”大田进行验收,理论亩产655﹒08公斤,实际亩产629公斤。

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拥有“众麦1号”独家经营开发权。面对高涨的种植热潮,总经理孙毅廷表示,大众种业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新品种开发,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大众种业将秉承“大众种业,造福大众”的宗旨,以需要为责任,保证育种质量,并优先满足河南省种植需要,统一供应调配,让农民放心,使政府良种补贴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8-26/31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