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绪磊
众所周知,农膜主要是指棚膜、地膜、畜牧养殖用膜等,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当今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由于近年来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快速加快,中国农业对农膜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农膜行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膜行业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中国的农膜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亟须解决。
据农业部门的测算,全国农用薄膜年使用量为244. 4万吨,其中,棚膜148. 4万吨,实施栽培面积突破4100万亩;地膜96万吨,覆盖栽培面积2. 7亿亩。当前农膜生产企业近千家,产量与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2%。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农膜产量达96万吨,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 6倍;农膜消费量超过120万吨。
成本高企业开工率不足50%
资金短缺是农膜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近些年来,农膜企业一直是微利经营,国家为稳定农资产品的价格,对包括化肥、农膜在内的农资产品采取严格的市场监管和限价政策,另外又对聚乙烯(农膜主要原材料)完全市场化,使得农膜企业难以为继。
农膜是季节性消费品,农膜生产有着明显的淡旺季特征,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足够的资金用以备料和储存。河北省一家农膜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农膜生产成本的80%以上是原材料,因此,农膜价格的走势也就是原材料价格的走势。由于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原油价格快速攀升,直接推动了聚乙烯价格的大幅上扬,增加了农膜的生产成本。高成本导致的高价格一旦超出农民承受极限,最终将导致农业生产消费萎缩。目前许多农膜企业是微利或亏本经营,大多数企业目前的开工率在50%以下。另外,由于农膜行业进入门槛低,作坊式企业生产的劣质农膜低价冲击市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农膜企业的发展。
当前大部分农膜企业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只能生产低档农膜,低档农膜充斥市场,迫使价格不断下跌,企业利润不断缩水。资金短缺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农膜企业无法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经营不好的企业被迫停产,更无力研发生产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高档农膜。
小企业多 劣质膜多
据统计,中国近千家农膜生产企业中,小型企业占90%以上,“多、乱、杂”可谓是农膜行业的真实写照。由于小型农膜企业多,对农膜的投入不足,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慢,小型农膜企业一直是生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另外,由于农膜是季节性消费品,很多企业时开时停,市场不稳定。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就停止生产农膜,原材料价格回落,企业又重新开工。不稳定的市场催生了一大批劣质农膜,在农膜使用量很大的地区,价格较低的农膜就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据业内人士介绍,部分劣质农膜在外观上真假难分,有的小企业用滑石粉加溶剂固化造粒或一级回料少量掺入聚乙烯原料生产农膜,没有一定专业常识的人难把它和优质的农膜产品区别开来。这种产品透光率低,物理机械性能下降,抗风保温性能差,生产者往往在市场上以低价销售,欺骗消费者。还有一些企业直接用一级甚至二级回料生产吹膜,产品名称不叫农膜,冠以“聚乙烯吹塑薄膜”,看上去真假难辨。这种产品外观呈灰黑色,透明度很低,因材料老化,手感发硬而卷曲错位、蓬松。因其不叫农膜,也不叫包装膜,但幅宽、厚度和农膜一样,既误导农民购买,又让打假无直接依据。这种劣质产品因低廉的价格,还很受农户的欢迎。
假冒农膜产品的盛行严重侵害了农民的权益,也使得一些正规企业叫苦连天。一些正规企业生产的量大、质好的产品在价格上高于劣质农膜,造成销售不畅,部分企业甚至亏损倒闭,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高档膜占有率仅一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不同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和功能不同,农用薄膜的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耐老化、防雾滴、保温、调光、除草、驱虫、防病等功能的新型薄膜不断涌现。农业部门预计,至2010年全国园艺设施面积将增加到4500万亩,功能性棚膜的比重占棚膜年销量40%以上;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将扩大到3. 1亿亩以上,地膜的年耗用量增加到78万吨左右;畜牧、水产专用暖棚面积扩大到150万亩左右,氨化、青贮、缠绕膜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0万吨左右。由此可见,中国农膜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近几年来,一些有实力的农膜企业纷纷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功能性农膜,棚膜产品向多层复合发展,性能向高透光、高保温、高强度、长寿命和持续的流滴期、防雾期、转光期、防尘期、防菌期等功能化和综合化发展;地膜则向保墒、保湿、除草、防虫等功能化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中、高档薄膜市场占有率太低。据统计,发达国家农膜市场中高档农膜占20%,中档农膜占50%,低档薄膜占30%;而中国农膜市场中,高档农膜仅占2%,中档农膜占20%,低档农膜高达78%。
面对上述这些情况,业内人士呼吁:中国农用薄膜行业应当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改变产品的单一、雷同、低档次化;农膜企业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更要走出去,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取长补短;要在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注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