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农业部获悉,由于油菜籽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家油菜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今年冬油菜种植面积扩大。受长江中游地区秋冬连旱和上游部分地区连续阴雨影响,上中游大部分地区油菜苗情不及往年,二、三类苗比重大。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根据当前苗情,近日提出了加强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意见。
加强肥水管理
油菜生长中后期植株要保持较高的氮素供给,特别是开春以后,气温回升,油菜将迅速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两旺时期,如果氮素不足,将严重影响产量和含油量,三熟制油菜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当前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对苗小苗弱、前期施肥不足的田块,要抓紧追肥,可每亩施用5~7.5公斤尿素,或用腐熟猪粪水1500公斤加少量尿素淋窝。油菜对硼肥反应敏感,特别是双低杂交油菜对硼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需要在蕾苔期每亩喷施0.2%硼砂溶液50公斤,防止“花而不实”,提高油菜结实率。土壤缺硼严重的地块,需要在苗后期和蕾苔期各喷一次。对于二三类苗,建议在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普施一次苔肥,一般亩施尿素5~7.5公斤,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追肥进行一次中耕培土。对于旱情仍然严重的地区,要根据苗情和土壤水分情况,尽可能采取沟灌的方式灌水抗旱,灌水到沟深的2/3左右,让水渗透湿润土壤,但要防止长期淹水。
预防涝渍灾害
一般情况下,大旱之后容易出现大涝。今年油菜播栽期间部分地区遭遇长期干旱,因此要做好后期防涝的准备。油菜生长进入中后期以后,如果排水不畅,田间积水,土壤通透性差,油菜易早衰倒伏,落花落荚,空壳秕粒增多,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同时容易增加菌核病发生机率。因此,要尽快清沟理渠,做到围沟、腰沟、厢沟配套,“三沟”沟沟相通,使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健康生长,预防渍害、菌核病的发生。
防治病虫草害
随着年后气温回升,油菜田间杂草生长将明显加快,要采用人工除草和使用除草剂相结合的办法,及早防治草害。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后尽早用药除草,重点在“三沟”和周围田埂用药。如果遇到倒春寒天气,应尽量掌握在冷尾暖头用药,避免出现药害和加重冻害。清除禾本科杂草,一般亩用10.8%的高效盖草能或高效盖草灵等均匀喷雾;对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亩用油草双克10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对于蚜虫发生较重的田块,要在苗期及时防治,否则繁殖迅速,后期防治困难。要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密切注意发生发展动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要及早防治。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时,选用托布津、菌核净等农药,按配比说明,喷雾防治1~2次,喷药部位重点放在植株中下部茎叶,喷药要均匀。
防冻保苗
暖冬天气之后往往出现春季低温,并容易发生倒春寒天气,造成油菜冻害,致使植株体内细胞间隙水分结冰,茎杆脆而易断,根系吸收力减弱,引起植株生理缺水缺肥,严重者甚至枯萎,造成严重减产。今年是典型的暖冬年,要提前做好准备,加强防寒保温,以防冻害发生。可以在苔肥中适当增加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寒力,减轻冻害。另外,暖冬容易造成早花早苔,消耗养分,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要选择晴天适度人工摘苔,摘苔后及时施用速效肥,促进分枝生长和延迟开花,以提高产量。 (辛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