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综合报道 截至12月9日,2019~2020年钾肥进口大合同仍未签订。据来自多个信源的消息,今年钾肥大合同基本可以判定不会签订,这种情况系多年来首次出现。
中国每年大约50%的钾肥消费量需要进口。多年来,由国内钾肥联合谈判小组与外商签订的进口大合同,已经成为国内钾肥市场的风向标。最近五年,钾肥大合同一般都是在9月份之前签订,而今年到了12月初,迟迟未见动静。
对于钾肥进口大合同迟迟未签的原因,业内分析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国内钾肥库存较高,二是国内钾肥市场价格疲软。受较高的库存和走低的价格影响,目前并不是签订钾肥进口合同的最佳时机。
近几年,同属于钾肥进口大国的印度,其大合同谈判价格往往为中国提供参照。中国进口大合同价格一般都会略低于印度,且在印度合同签订后,中国也会随即与国际钾肥供应商签订。不过,这种情况今年没有发生。
10月25日,俄罗斯Uralkali公司宣布与印度IPL公司签订新年度钾肥进口合同,合同价格每吨为280美元,180天的信用期,较去年每吨下降了10美元。据测算,这一价格已经高于当前中国钾肥市场成交价格,国内外形成倒挂局面。
依照印度钾肥进口合同价格,中国将大概率推迟新一年度钾肥进口谈判。因此,业内认为,尽管在过去,印度价格往往成为中国海运钾肥的价格基准,但随着中国大合同的延期,其对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将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钾肥大合同延期,将有利于消化国内钾肥库存,提振国内较为低迷的钾肥市场。
链接:历年钾肥进口大合同价格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350美元/吨、400美元/吨、470美元/吨、400美元/吨、305美元/吨、315美元/吨、219美元/吨、230美元/吨、290美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