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水溶肥:令人垂涎的大蛋糕

网友投稿  2015-03-02  互联网

   控制农业用水总量,科学施用肥料关系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今年初,农业部在一场关于浙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今后我国将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力争到2020年在肥料利用效率提高40%的同时,实现我国化肥施用总量零增长。此外,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压在化肥行业身上的一块巨石,肥料企业亟须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产品创新。然而,中国化工报记者在多家化肥企业调研时注意到,与大宗产品的低迷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水溶性肥料因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其产能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一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在该领域跑马圈地。那么,水溶肥能否引领未来化肥行业的发展?它能否给困境中的化肥企业带来希望?为此,中国化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本版将分上、下两期对此进行报道。

  降本提效   水肥一体开启新时代

  “受我国水资源缺乏、节水农业及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基础肥料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影响,不少肥料生产商纷纷转型,寻找利润更高的新产品,水溶性肥料成为厂商转型的焦点产品之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清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具有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越来越受到农民青睐;流通环节的缩短,农产品的绿色安全要求化肥产品向高效化、精细化、功能化、便捷化、友好化等方向发展;而即将来临的大农资时代又逐步推进农资产业整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水溶性肥料应运而生。

  “节水农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水肥一体化技术又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重要载体,水溶性肥料也将迎来发展良机。”陈清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离不开水溶性肥料,优势作物产区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目前水溶性肥料企业争夺市场的“战场”。

  作为肥料新军,水溶性肥料在肥料发展史上不仅仅起着推进作用,用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的话说,水溶肥更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高祥照介绍,作为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水溶性肥料是一种广泛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肥料。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品种相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达到80%~90%;而且肥效快,可以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此外,其配合滴灌系统需水量仅为普通化肥的30%,而施肥作业几乎可以不用人工,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传统高耗低效的生产方式,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肥料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大力推广水溶性肥料势在必行。”高祥照表示,相较于一般的肥料,水溶性肥料最大的优点是借助水肥一体化设施能够更好地提高肥效,特别是在了解作物整个生长需肥特点的情况下,水溶性肥料的作用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高效、省水、省人工,水溶性肥料非常适合目前中国农业的需要,因此国家政策对于水溶肥的发展也给与了大力支持。‘水肥一体化’成为近年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一系列政策的关键词。”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植物营养调理品事业部总监林育忠表示,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供给作物营养的最有效方式,其通过对根系的定点施肥,并能保持土壤良好的物理结构,可以使得作物快速吸收所需营养。

  实现突破    行业发展成绩斐然

  “水溶性肥料因具备水肥一体化、肥料利用高效化、配方使用简单化、施肥机械化、成本节约化等特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2014年进入了鼎盛期。”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水溶肥专委会秘书长高力表示,2000年以前我国水溶性肥料属于空白期,除个别的叶面肥、冲施肥以外,主要产品基本依赖进口。从2006年开始,水溶性肥料逐渐在国内推广,水溶肥产业开始逐步形成,并以2009年水溶性肥料登记标准的出台为标志,进入萌芽期。2010~2014年,随着市场逐步规范,国内水肥一体化进程加快,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4年,受基础肥料产能严重过剩,农业对肥料利用率提高的期望以及对规模化经营的需求,整个行业不断获得技术突破,进入了鼎盛期。

  通过查阅资料,中国化工报记者注意到,统计数据也恰好证实了这一快速推进的过程:2010年我国水溶肥产量是60万吨,而2011、2012、2013年分别为159万吨、230万吨和279万吨。与2010年相比,2013年的产量提高了两倍半,2010~2013年产量年均增长近70%,年均增长率超过20%。

  此外,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获悉,截至2014年12月,农业部肥料登记证共计6422个(含正在办理的过期登记证196个),比2013年增长20%以上。其中,大量元素水溶肥料1289个,中量元素水溶肥料176个,微量元素水溶肥料1634个,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575个,含腐植酸水溶肥料1461个,有机水溶肥料88个,农业用硝酸钾3个,农业用改性硝酸铵4个,农业用硝酸铵钙16个,农业用硫酸钾镁14个,农业用氯化钾镁1个,农业用硝酸钙4个,农业用硫酸镁8个,中量元素肥料24个,微量元素肥料24个,尿素硝酸铵溶液4个,缓释肥料21个,增效氮肥2个,肥料增效剂3个,土壤调理剂59个,农林保水剂11个,磷酸二氢钾铵1个。

  “随着公司各基地建设项目相继投产,2014年集团化肥总产能已经超过600万吨,领跑全国缓控释肥、硝基肥和水溶肥三大新型肥料产业发展。其中公司在山东临沂已经建成10万吨/年水溶肥基地,贵州40万吨/年水溶肥基地正在建设中。”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万连步对该公司在水溶肥领域的发展信心百倍。

  “从2014年5月份开始,公司对硝酸铵钙产品实施了为期7个月的边生产、边改造的填平补齐工程。去年底,公司实际年产量已经从年初的5万吨达到10万吨,产能翻了一番。”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绛分公司总经理陈新潮介绍,截至2014年年底,新绛公司硝酸铵钙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此外,公司产品在质量、自动化程度、消耗、运行周期、专利数量、高浓度酸使用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014年,公司共出口尿素硝铵溶液(UAN)12.3万吨。”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源良表示,该公司从2012年开始生产销售UAN,目前公司UAN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0万吨/年,公司产品主要出口销往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地区。此外,作为中国第一家液体肥散装整船出口企业,该公司在业界还享有“中国第一船”的美誉。

  经过反复试验,鲁西集团有限公司近期成功研制出一种EDTA螯合锌制剂水溶肥,公司科研人员发现EDTA螯合微量元素制剂有效吸收率达到80%~90%,比普通化肥高出一倍多,可以满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迅速改善土壤的配比结构。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该种肥料配合滴灌系统的需水量仅为普通化肥的30%,使得公司实现肥料为作物生长提供全过程、全营养的理念迈向更深入的一步。

  为紧跟行业发展脚步,世多乐(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根据中国的市场需求和作物理念,先后推出了X-cyte以及Stimulate两款优秀的拳头产品。而该公司的市场应用逐渐从经济作物推广转向大田作物推广倾斜,从作物出发,发掘作物潜力,传播高新的作物理念。

  此外,中国化工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不仅企业在水溶性肥料的研发、推广上马不停蹄,一些地方政府也是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

  “去年,北京市积极推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根区水分养分迁移、转化和吸收的动力学过程,提出以提高水肥耦合利用效率为目标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参数的最优组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克武介绍,他们的团队还研究设施蔬菜栽培中水肥一体化设备如何与水溶肥更好地结合使用,并逐步在蔬菜、瓜果种植上探索出运用精量滴灌施肥、环绕滴灌施肥、微喷灌溉施肥、覆膜沟灌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此外,技术人员还在大田作物推行雨养旱作技术,并推行随机灌溉管理、墒情自动监测等管理节水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秣马厉兵   创新发展箭在弦上

  面对2014年的斐然成绩,2015年水溶性肥料企业又将如何发展呢?

  “我们要坚定做水溶性肥料的信心,要拿出当年新上尿素的劲头新上水溶性肥料,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阳煤丰喜调转的方向。”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俊田在该公司2015年工作安排上的讲话斩钉截铁。

  赵俊田表示,今年阳煤丰喜新绛公司硝酸钙项目、硝酸镁项目要尽快上马、尽快完工,按照将新绛公司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最具竞争力的硝酸硝盐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和市场定位,迅速做好各项目的技改工作。到2016年底,新绛公司年产能将达到硝酸铵钙15万吨、硝酸钾10万吨、硝酸铵12万吨、硝酸钙5万吨、硝酸镁5万吨、尿素硝酸铵溶液2万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2万吨、中量元素水溶肥料2万吨、土壤调理剂2万吨,实物产能将达到55万吨,届时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9亿元。

  “金正大集团全资子公司贵州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在引进、吸收欧美先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配套的原料装置齐全,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备世界一流水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位居行业前列的水溶性肥料生产基地。”万连步如是说。

  据了解,为加快产品推广,金正大集团还计划在全国选择600个县作为水肥一体化示范县,力争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个农化服务中心,在全国选择600个县作为水肥一体化示范县,承担起测土配肥、试验示范、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推广、现场观摩等职能。此外,该公司还将通过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加强合作,为农田建设提供国际级的灌溉设施技术服务。未来3年,该公司将全力打造全球最大水溶肥生产基地,水溶肥的年产能目标是超过100万吨。

  “未来几年,公司将以队伍建设、资本运作、技术创新、营销专业化、联合协作、国际化和管理提升等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努力将金正大打造成创新型、服务型、平台型和国际化的企业,争取早日实现世界领先的植物营养专家和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新愿景。”谈及公司远景目标,万连步成竹在胸。

  “公司在贵州瓮安县工业园区的聚磷酸等高新磷复肥及配套磷化工项目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黄培钊表示,该项目是贵州省四个‘一体化’重点项目,占地面积不少于2000亩,总投资68亿元,300万吨/年聚磷酸和硝基高效生态复合肥配套6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力争在2018年建成投产,届时将实现煤电磷、煤化工资源的一体化发展,并为公司水溶肥提供优质高效的生产原料,在确保公司产业链平稳发展的同时,改善成本结构,强化产业竞争力,推动公司高速发展。

  此外,深圳芭田将在现有水溶肥(冲施肥、大量元素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的基础上,一方面利用已建成的高塔装置生产低成本、养分均匀、养分全面的颗粒水溶肥;另一方面,公司还计划引进德国Aglukon叶面肥,建设生产UAN,健全叶面喷施、冲施、喷灌、配送等适合多途径、全作物周期的产品链。

  “作为公司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公司计划将一种全水溶、并能被作物吸收的腐植酸肥投放市场,公司的肥料除了含有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也将适时添加。”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成表示,未来集团将依托大农业、大数据时代,做到经济作物精准施肥。此外,为了适应国内农业转型及土地流转的良好形势,公司还将成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依靠集团公司国家甲级资质鲁西设计研究院,在借鉴奈特菲姆公司等国际知名滴灌设备公司经验的基础上,在生产、销售肥料的同时,提供作物施肥所需要的设备和施用方法,提供良肥+良方的一站式服务。


相关评论

水肥一体点亮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清: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和粗放使用导致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每年缺水约500亿立方米,其中约400亿立方米为农业缺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2/3缺水。目前中国水溶肥生产潜力较大,推广使用水溶肥对我国农业发展大有裨益。水溶肥优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水肥一体化,水和肥的利用率高。我国常规肥料利用率在20%~30%,而水溶肥的利用率在70%~80%,使用水溶肥不仅节水,还可减少施肥总量。二是营养全面。普通复合肥总养分在25%以上,而水溶肥总养分在50%以上。三是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艳:水溶性肥料作为新型肥料使用方便,可喷施、冲施并可和喷滴灌结合使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蔬菜、水果生产区是其应用的主要区域。

  目前,国内水溶肥料的主要生产模式是大企业生产水溶肥料的基础原料,中小企业生产液体复混肥,水溶肥料最适合用于灌溉系统。今后大型企业和微小企业将长期共存,但产品和市场分化严重,微小水溶性肥料企业与特色经济作物的优势区域合作更加紧密,灌溉企业和肥料企业开始“联姻”,套餐栽培技术服务水平成为衡量服务水平的关键,并逐渐实现“订单生产”。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文胜:前不久,国家提出建设8亿亩标准化农田。标准化农田就是要旱涝保收,这就对灌溉、施肥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新疆将近一半农田采用滴灌设施,使用水肥一体化,老百姓受益非常多,用水用肥少了,施肥效率和产量也有望提高。作为国内水溶肥龙头企业,未来金正大将鼎力助推水肥一体化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形成百万吨水溶肥生产基地,今后公司将加大培训示范力度,以国际先进技术为标杆,通过引进、学习、吸收、创新,计划培养10万名农业技术带头人,辐射100万农户,建设100万个水肥一体化示范田。  (本报记者闫俊荣整理)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5-03-02/30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