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文龙
原药
涨跌互现前景低迷
7月———淡季来临草甘膦一枝独秀
国内原药销售进入淡季。但全国相继遭受自然灾害,南方的台风与暴雨,北方的高温与干旱,给作物收成带来较大影响。部分厂家趁机进行市场操作,以期在淡季时操作市场提升价格。其中草甘膦势头较猛,国内企业开工率降低,市场供应有所减少,价格呈上涨之势。月初成交量下降较快,草甘膦原药成交2.78万元(吨价,下同)左右,一度成功站上3万元关口。
但其它品种并不乐观,百草枯价格下滑。毒死蜱价格一路下滑。毒死蜱价格已经跌到企业能承受的最低水平。戊唑醇价格平稳下滑。
8月———涨跌互现多品种后市不明
草甘膦在经历了上个月的上涨后,价格开始趋于平稳。市场表现出货源紧张,但只是假象。因为几家大贸易商放缓出货速度,付款条件苛刻,他们试图以此控制价格。这样的操作是成功的,草甘膦的价格在8月中期又出现涨势。
百草枯难阻降势。一线供应商的42%百草枯母液报价都在2.6万元以上,二线供应商母液受三线供应商的拖累,价格不断下降。国内客户对其仍持观望态度,该产品在国内的销售已部分受到限制,往年就有点产能过剩的市场将很有可能进一步过剩。由于企业大部分处于检修状态,国内吡啶市场也不景气,因而百草枯价格很难上升。出于如此现状,市场处于低价但交易量却不大的阶段,供需双方在博弈中。
毒死蜱先降后涨。开始其价格出现下降趋势,基本上以3.3万元为基准。但随后毒死蜱供应突然收紧,市场供应紧张。这是因为原药中间体受环保压力的影响,毒死蜱生产成本上升,价格上涨已是必然。
杀菌剂的淡储订单进入谈判阶段,因而杀菌剂市场表面上看没有太大变化。虽然企业已开始接受部分产品的淡储订单,受制于价格的持续低迷,接单量并不是很多,大部分下游企业还持观望态度。
9月———难阻降势毒死蜱奋力反弹
草甘膦现货供应依然相对紧张。市场有意借各种机会上调成交价格,但是市场反应冷淡,大订单较少。9月下旬,草甘膦的价格还是明稳暗降,其价格表现出颓势,部分订单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报价。
42%百草枯母液价格报价月初已经低于2.5万元。此时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轮休阶段,一方面不会耽误正常的交货,另一方面又可以控制产量,降低库存量。国内吡啶生产装置依然没有全力开工,市场供应不足,企业都在使用库存,而吡啶成交价格要明显低于前期,也引发了百草枯母液价格依然下降。
9月里,毒死蜱奋力反击,第一次报价已经站上3.6万元的高位,且这个价格是几个主要生产企业协商一致的结果,整个市场的供应也一起联手,使得毒死蜱原药市场出现反转。市场价格持续高升,97%毒死蜱原药报价成交价已经上3.8万元,现货供应量不断收紧。
戊唑醇市场持续平稳,生产企业产能逐渐提升。受季节的影响,大家对来年的农药市场尤其是杀菌剂机场不太看好,所以戊唑醇订单的接单量呈下降趋势,企业也在小幅度降低价格以刺激淡储。
市场
疫情严峻 需求旺盛
第三季度国内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迎来全面用药时机,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较多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严峻的病虫害发生形式使国内农药市场需求旺盛,与此同时,各企业制剂储备充足。
根据预报信息,玉米病虫害发生程度轻于前两年;三代粘虫、玉米螟和叶斑类病害等喜湿性病虫的危害明显减轻;双斑萤叶甲、蚜虫、叶螨等喜旱性病虫危害加重。其中,三代粘虫为害比前两年明显减轻,华北局部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地块;玉米螟发生面积大,新疆危害程度重;双斑萤叶甲和蚜虫等在北方部分地区为害加重;叶斑类病害发生普遍,北方春玉米大斑病危害较重。
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4.3亿亩次,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和纹枯病累计防治面积分别为9695万亩次、7713万亩次、1.02亿亩次、2949万亩次和1.14亿亩次。东部沿海将有较大风雨天气,西南、江南、华南和东北地区多阴雨天气,下阶段“两迁”害虫将大量迁入长江中下游稻区,华南、西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田间虫量将进一步增加,发生程度进一步加重。稻瘟病在西南、江南和东北稻区局部存在偏重流行的风险。受阴雨天气影响,稻瘟病在西南、江南和长江流域稻区扩展速度较快,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同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江南中稻区陆续显症,病丛率一般0.5%~4.5%。
三代棉铃虫在全国各棉区总体为中等发生,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等省份的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00万亩。四代棉铃虫在长江流域棉区中等发生,黄河流域和南疆棉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00万亩。三代棉盲蝽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及新疆南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00万亩;四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大部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0万亩。伏期棉蚜在江苏和新疆北疆的局部地区可达偏重发生,其他大部棉区为中等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在中国北方大部总体偏重发生,西北、华北地区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2300万亩。蔬菜病虫偏轻至中等发生,与去年相比,相对较轻。8月份主要病虫有蚜虫、红蜘蛛、豆野螟等。蚜虫中偏轻发生,红蜘蛛螨上年同期发生轻,而豆野螟花害率较去年同期高。
企业
药企业绩 涨跌互现
三季度农药业的大企业业绩有好有坏,各家企业上涨和下降的理由并不相同。各家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企业主要受累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成本方面的支出增长较快;二是市场需求变化,导致某些品种销量下降;三是像诺普信提出的诉讼等非普遍性原因。
先正达集团植保销售业绩同比增长
2.8%,至23.72亿美元。拜耳作物科学销售额增长12.7%至19.29亿欧元。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良好,销量和销售价格显著上升,同时研发和销售费用也相应增长。杀菌剂和除草剂分别获得14%和12.9%的增长,杀虫剂和SeedGrowth业务也获得持续提高,同比增长6.8%和4.3%。杜邦农业板块(包括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销售额下降4.3%,为15.63亿美元,公司在拉美等地的除草剂销量降低,杀虫剂和杀菌剂销量增加。富美实农业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5.4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167亿美元,增长2%。由于北美市场疲软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陶氏作物保护业务的销售额下降了1%。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业务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下降3.4%,本季度通常为销售淡季,收益从1.29亿欧元下降到4300万欧元,原因在于产品组合不理想,企业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支出的增加。
而国内18家农药上市公司公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销售业绩显示,第三季度各公司营业收入涨跌各半,涨幅排名前三的公司为辉丰股份、深圳诺普信、湖北沙隆达。虽然营业收入获得了较好的增长,诺普信该季度净利润也经历了同比超过200%的下降,公司称常隆农化的诉讼对利润造
成了不利影响。沙隆达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翻番,增长117.99%至1.40亿元。华星化工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紧随其后,达到71.65%。蓝丰生化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度下降,报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盈利产品环嗪酮的需求下降导致毛利下降,此外个别主要产品原材料供应不足,未释放全部产能,因此效益未达预期。
行业
安全环保 左右趋势
第三季度农药行业面临的压力仍是来源于外部环境,安全环保是压力的关键辞。8月1日,由农业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新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正式实施,不仅要求部分农药的残留量降低,而且增加了新农药残留标准。新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比2012年颁布的新增加了65种农药、43种(类)、1357项限量指标,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常用的农药品种。这次新标准重点增加了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的限量标准,针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多发、易发问题,新标准重点作了规定,为115个蔬菜种(类)和85个水果种(类)制定了2495项限量标准。
面对政策方面的压力,行业的体会越来越深刻。行业也认识到:加快企业转型、新剂型、新产品的研发,才是农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出路。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于2014年7月1日在北京召开2014年上半年农药行业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原材料工业司潘爱华副司长说,针对农药行业面临的问题,还需要各有关方面坚定信心、加强协作、积极应对,要统筹考虑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农药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引导农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品种更替方面表现最为突出。高效、高毒的有机磷农药的使用在各国都受到限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的发展迅速,产品剂型已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由剂型单一向剂型多样化方向发展,由短效向缓释高效性发展。当前,中国现有260多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占全国农药生产企业的10%,生物农药制剂年产量近13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到整个农药总产量和总产值的9%左右。
此外传统剂型正被逐步淘汰,以悬浮
剂和水分散粒剂为代表的环保制剂成了行业的研究和开发重点。8月25在青岛召开的第十四届山东省农药信息交流会暨第七届农药加工技术培训班上专家建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充分交流学习,共同推进中国农药制剂水平的提升。据了解,悬浮剂具有避免使用任何溶剂、生物活性高、安全、环保等特点,将引领未来农药的发展,目前其也是国内发展最快的制剂。截至今年1月16日,悬浮剂登记总数为1922个,约占7.3%,成为国内第三大农药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