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平程群
“我们村水稻面积有6000多亩,机耕
作业率已达百分之百。可以说,从种子到大米,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支部书记杨伟说。
杨伟所在的桂平市是有名的产粮大县(市),2013年桂平市粮食种植面积160万亩,产量58.74万吨,居广西各县之首,并连续3年获得全国“产粮大县”称号。
“桂平虽说是产粮大县,但近些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闲置、农忙时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日渐凸显。”广西桂平市农业局局长陈丕钊说。“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困扰多数农村的难题,同样摆在这个产粮大县面前。
“我家祖孙三代都是农民,小时候到田里干活,切身体会到传统耕作方式的辛劳。”杨伟说,从那时起他就认定机械化才是农业发展的出路,也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有效方法。今年27岁的杨伟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如今,除了村支书的身份外,杨伟的另一个身份是新村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杨伟介绍,在新村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农业机械入股,为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社提供“代整地、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统一田间管理”的“四代一统一”服务。合作社以订单作业、合同作业的营运方式,不但保证了合作社收入,而且使周边乡镇的农民吃下“定心丸”,不用担心农忙时找不到机械而耽误庄稼收种。
“目前水稻每亩地产值大约2000元,而‘四代一统一’全程服务收费大约每亩地450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节省了劳动成本。”杨伟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以水稻收割为例,1个传统劳动力每天只能收割1亩地,而用收割机每天能收割50~80亩。
如今,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48人,承包种植双季水稻2000多亩,拥有各种农机设备400多台。杨伟说:“合作社去年获利270多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超过6万元。”
“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四代一
统一’服务,是桂平市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有益探索。”陈丕钊说,目前,桂平市拥有农机服务、育秧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3家,有2家正在培育。
桂平市“四代一统一”服务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行,源于这里去年开展的大规模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流转。陈丕钊介绍,桂平市通过土地流转,将人多地少、田块细碎、经营分散的传统农区向现代农业转变,土地成片规模化,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科学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四代一统一’服务使当地水稻生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程机械化。我们还建设了水稻烘干厂,正在探索水稻生产的产、供、销一条龙机械化服务。”杨伟说,合作社正在注册自己的大米品牌,希望借此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的深层次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