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不“圈地”,也能搞流转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8-08  互联网

□本报记者蒋善军

搞土地流转难道一定要“圈地”?是否必然会导致农民“失地”?这是一个在“新土改”运动中让业界担忧的问题。7月21日,记者在安徽省含山县调研土地流转信托模式时,看到了既没有“圈地”也没有“失地”的土地流转案例。

这是一次全新的试验。该试验源起于今年2月拜耳作物科学与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的《就土地流转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合作协议》。双方以土地流转项目为平台,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科学技术、产业链构建等方面整合资源,将国际领先的金融服务、农业技术、知识和产品引入中国的农业领域,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安徽省含山县“更多水稻”示范项目就是双方合作的重点示范项目之一。该项目在实施中呈现出几大亮点,值得业界关注。

不“圈地”的流转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是金融产业与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结合的探索。农民可将土地使用权流转给中信信托,中信信托通过专业机构对土地进行价值评估,支付农民土地租金。租金基本与农民自己种植所得持平,土地经营收益的一小部分也回馈给农民。中信信托则选择自行经营或将土地租给其他经营者。这种土地信托流转更规范、更稳定,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更健康、更快速,还可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据中信信托投资银行部经理吴超杰介绍,含山土地流转项目中流转的农地,是经含山县陶厂镇、运漕镇、清溪镇下属九个村村民通过村委会委托,以信托的形式流转到中信信托,并在县农委完成信托土地流转的备案工作;期间中信信托与含山县两级政府就此类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中信信托将土地出租给大平油脂/九道农业,将土地划分为200~500亩的经营单元,与农场主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经营。

吴超杰认为,土地信托解决了土地确权难题,可作为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补充,不是工商资本圈地;同时,信托可将固化的土地资产变成可抵押、可流动的金融产品,成为“可携带的财富”;土地信托平台上集合了资金、技术、订单、管理,资金信托不是土地信托的全部,仅是其中的一环。

不是一方在战斗

在这个创新性农事服务平台上,各方的定

位是什么?又是如何协同发力?

拜耳作物科学新业务拓展总监魏雨钊说:“需要澄清的是,拜耳作物科学并不直接包地,在土地流转中无资金投入。拜耳的主要贡献包括:将先进的技术、知识和产品引入项目,培训公司和大户生产管理技术;在科学用药方案上达成一致;主要粮油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病虫草害药剂防治技术示范;开展针对农户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仓储环节,推广拜耳环境科学产品。”

而中信信托在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协调土地运营商、承租人,为相关业务开展提供便利。

大平油脂/九道农业是农事服务平台的实施主体,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农场主经营+专业技术指导+农田精细管理+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的科学管理模式,紧密、高效地整合生产力与生产资料。以大平油脂订单需求为驱动的合作模式,可进一步确保农民的基本收益。在生产过程中,与农民是合作伙伴而非雇佣关系。

吴超杰告诉记者,依托信托土地,整合了资源,提升了农地的产出价值。中信信托提供资金,拜耳作物科学提供技术,大平油脂提供订单需求,九道农业采用“五农模式”管理———为农场主和种植大户等提供全程农事服务和相关工作,包括订单获取、种植方案制定、农资采购、农机服务、产品收购、物流服务、结算服务、垫付流动资金等。“含山模式”为打造高标准、集约化、可复制的农业

产业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不光农民能受益

项目实施以来,农民和种植户受益如何?

据了解,信托土地的农民除获得租金外,还能有一小部分土地经营收益。以订单需求驱动的模式,确保了种植者的基本收益。在拜耳作物科学提供的技术指导下,农民收益有望显著提高。

安徽省巢湖农民王景中来到含山县,承包

450亩田地,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在水稻上每亩投入约1400元,其中化肥、农药等需要700元。王景中说:“今年刚刚使用拜耳‘更多水稻’方案,目前看效果不错。与对照田相比,使用拜耳方案的水稻分蘖多,直播田水稻生长整齐,并且在前期因使用‘高巧’拌种,无须打药防治稻蓟马,大大节约了成本。今年产量有保障了。”

大平油脂是国内规模较大的食用油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大平”非转基因菜籽油对菜籽质量有较高的标准需求。通过该项目建立的“一油一稻”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利于其提高“大平”菜籽油的质量和知名度。

从当前来看,“含山模式”距离实现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农事服务公司和农民“四方共赢”的目标并不遥远。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4-08-08/30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