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政府企业媒体联手送温暖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5-16  互联网

赠肥送服务活动现场

锦天化农业总经理魏广(中)向贫困户赠肥

农化专家史洪斌(右二)普及农化知识

山东京青农业赠肥

海城市妇联领导赠肥

山东杰姆士公司赠肥

好肥料赠农民

好肥料丰收有保障

祝家村贫困户把好肥料带回家

与赠肥厂家留个影

□本报记者王军

五月的辽宁海城,尽管气温已经开始回暖,但迟迟未降的春雨却让这里的70万亩玉米迟迟不能开播。久旱逢甘霖。5月3日,由《农资导报》和中国农资导报网主办,辽宁锦天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冠名,辽宁海城奥丰农资有限公司、山东杰姆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京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海城市妇联、马凤镇政府支持的“春耕赠肥·送服务·走乡村”爱心助农公益活动走进海城,为这里的60多名贫困户送上了急切期待春播的10吨优质肥料。

爱心助农受到欢迎

“今天可谓是双喜临门,这都是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利好!”主持人、海城市妇联副主席蒋丹萌的话音未落,早已等候在祝家村村委大院的贫困户用雷鸣般的掌声欢迎前来送服务、赠肥料的《农资导报》记者、肥料生产企业代表和锦天化农业科技公司派来的高级农化专家史洪斌。

“《农资导报》———农民致富的好帮手”“锦天化农业科技赠肥、送服务、走乡村”“施肥杰姆士,丰收中国地”“益生元———益生增产、丰收之源”的标语格外显眼,印有“导报十年,爱心助农新起点;春耕农资下乡,赠肥料·送服务·走乡村———《农资导报》走进辽宁海城马凤镇祝家村”的主席台红色背景为活动增添了不少喜庆。锦天化农业科技公司带来的“追大壮”掺混肥,山东杰姆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含高硅镁“杰姆士”复合肥,山东京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益生元”微生物菌肥等,早已整齐地码放在会场主席台的前边,成了贫困农户丰收致富的希望。

“来一份《农资导报》看看。这份报纸有种植服务与新产品推介,内容可丰富了。”“给我也来一份,带回家给老伴看看,让他学习如何科学种田。”摆放科普资料的桌子被农民围成一圈,200份《农资导报》一会儿工夫就被抢光了。

“下面,作为公益活动的重头戏即将开始,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赠送《农资导报》、农业科技图书和肥料。”主持人富有磁性的声音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孙寿田、孙文凤、祝洪加、李思朦等10位种植户代表上前领取《农资导报》并接受赠肥……”海城市妇联主席周丽华、副主席刘亚楠,马凤镇政工书记王贺龙与参加赠肥活动的企业负责人为祝家村贫困户赠送了爱心肥料、《农资导报》和农业科技图书。

“种了大半辈子的地,免费赠送农化科

普资料、赠送肥料还是第一次碰到。我正打算为6亩玉米地买肥呢,你们赠送的这些肥料正好派上用场。”扛着两包锦天化“追大壮”掺混肥的农户孙寿田愉快地说。

关爱农民肥企有责

谈到参与此次公益活动的感受,锦天化农业科技、山东杰姆士农业科技、京青农业科技和奥丰农资的负责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项接地气的活动,传递的是农资行业的正能量。

活动冠名单位、锦天化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魏广表示:“作为支农企业,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我非常高兴!农资企业就应该关心、关爱农民,作为海城本地企业更应该为当地农民着想,为当地农民造福。现在农村有许多家境困难的人需要帮助,企业能为他们送去一年用的化肥,尽一份爱心,感到内心很充实。感谢导报给锦天化农业科技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让企业能把这份关爱传递出去,也希望这个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们一定支持。用好肥料造福农民是杰姆士的责任与义务。”杰姆士农业科技公司销售经理聂跃华充满激情地说。山东京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市场经理李志强表示:“为中国农民生产、提供最好的菌肥,是京青农业科技崇高的使命。”

受助村民感谢党恩

祝家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姚吉利对《农资导报》策划的这项公益活动非常认可。他表示,作为行业主流媒体,《农资导报》能够联手行业优秀企业开展公益活动,值得称颂。柴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崔高峰表示:“柴木村现有20万株南果梨树,年需要高端肥料2万多吨。这次为我们送来了这么多好肥料,我代表全村老少爷们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媒体。希望这种公益活动能持续下去,真正把实惠带给农民。”

“你们把肥料从山东运送到我们村,我

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谢谢!”柴木村贫困户祝恩友拉着山东杰姆士农业科技公司聂跃华经理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我家有30亩玉米地,还有300棵南果梨树,多年来一直用一些没有名气厂家的肥料。这次有这么多好肥料下乡来,今年的丰收可有保障了。”祝家村种植户姜凤娥推着三轮车高兴得合不拢嘴。“姚主任,再给我一包肥料吧,今年我家的肥料就不用再买了。”农户孙文凤向姚吉利走起了后门。

“我一开始还和老头子说,说不定又在

忽悠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还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我今天来得真值!我们一定好好种地,把打出的好粮食卖给国家。”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高高兴兴地说。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4-05-16/30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