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市场有变 农资应变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5-09  互联网

笔者在四川农资市场摸爬滚打,今年的市场尤其让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头疼:产能严重过剩、卖化肥的比买化肥的还多。那么,当前农资人更要摸清市场的变化,采用应变之策。

笔者先讲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一个房地产老板,厌倦了行业中的疲惫转而投资肥料生产行业。这个老板本身对农资一窍不通,但他吸纳了肥料生产行业里的顶级精英来亲自操刀。生产线很快在厂区内建设成功,产品也在大家期盼中呱呱落地,并且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据说,这个企业的产品肥效相当不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当前一线肥企的当家产品。理所应当,企业效益甚是可观。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行,这个老板的身边很快聚集了一帮热心帮忙的朋友们。但在这些朋友和亲人们的热情鼓励与谋划下,企业精英们纷纷转投他门一去不回头。老板只好重组了公司的经营班子。公司经过调整,又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第二年,整个公司产销量零突破,营销一线人员再次出现离职潮。第三年初,老板解散注销了企业。

老板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外人忽悠而招致灭亡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案例能够

说明许多问题。农资生产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发展的源泉是什么?出路何在?

资源型生产企业在立足自身矿产资源条件下,纷纷加大投资、收购、并购、联合的力度,在区域市场凸显王者之气。而中小型生产企业陷入迷茫之中。

笔者认为,生产型企业适应农业需求、市场变化的脚步已经落后于流通企业了,当务之急就是奋起直追!“资源为王”是永久的话题,技术创新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源泉,科学、规范、专业化的企业管理是经营过程中的强力保障,合纵连横是今年农资生产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我们国家农业发展极度不平衡,造就了对农资产品需求的多样化。越是农业落后的地区,越是使用低档次的肥料产品,同时,也就给落后的化肥产能找到了生存空间。从养分角度分析,肥料利用率确实不敢恭维,尤其是通用型1∶1∶1肥料,站在生产角度方便得很,但站在农业角度看,就是极大的浪费。

2014年在生产环境继续恶化的同时,企业距离已经拉开,多数居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他们只能跟风剽窃、肆意夸大肥效。

笔者认为,2014年,肥料产品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推出肯定是层出不穷,但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并不多。传统复合肥不会有太大突破,硝基复合肥将扩能扩量;有机肥、生物肥等复活土壤活力的肥料产品今年的推广力度将加大;新型肥料将延续去年水溶肥的火热,并有更新换代产品出现;借助水肥一体化与节水农业的大力发展,液体肥料产品在市场复苏。

当前农资生产企业的状况非常不理想,一线企业布局全国的基地基本接近尾声,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开始了新的征途。二线企业开始选择各自的突破口,比如向专业的加工型企业转型、比如直接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等。

生产型企业需要扭转营销思路,本着为农业降低投入、增加产出的目标,脚踏实地把家门口市场精耕细作好。资源型生产企业应加大基础原料的研究,加工型企业要着力于原料之间的互配性技术研究、施肥技术研究。

在流通环节,农资人在土地集中和农业模式快速变化的过程中,丧失掉了方向感。流通企业应发力于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速度的加快、施肥技术研究等,利用自身发达的信息资源,着力于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支援等。

今年的困惑就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企业应在困惑之中寻找方向。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4-05-09/30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