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联感情联认识联资源联发展

网友投稿  2012-08-03  互联网

新加入联盟的理事单位合影留念

与会代表正认真阅读会议资料

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席武志杰:

从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为分散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上个世纪80年代起,产业技术联盟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地区逐渐兴起,蓬勃发展,实现了低成本和高效率相统一的技术创新。因此,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式,齐聚各种创新要素于企业,既是出于对我国国情的现实考虑,也是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必然选择。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书记姬兰柱:

稳定性肥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缓控释肥料,已经越来越为农民认可,据统计,现在稳定性肥料的产量已经达到335万吨,推广面积达到了1.17亿亩,新增收益达到97亿元,利税83.38亿元。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长期致力于稳定性肥料的研发工作,从2008年起,我们联合施可丰等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在22个省区建立了稳定性肥料试验示范网。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将稳定性肥料这样一个具有高技术内涵的实验室成果发展成为稳定性肥料产业,推动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了产业发展,是中国科学院促进高技术发展的典型案例,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黄延信:

我认为,未来粮食供求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第一,按照自然增长,每年要增加人口600万~700万人,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第二,我国正在逐步实现城镇化,每年有大约1000万农民进城,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改变。此外,我国的水资源也非常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我认为还是要靠自己,靠科技。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因此稳定性肥料产业的发展前途非常广阔。

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大生: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肥料的发展应该是化学肥料仍然占主导地位,缓释、控释肥料将占有重要的发展地位,所以稳定性肥料将是为今后的功能性肥料开拓了一个热门的领域。而农作物全程营养供需研究将占据肥料行业的最前端,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研究必须加强,同时我们希望肥料生产能够走上节能型肥料生产的道路。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淑兰:

联盟成立到现在三年以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大企业的数量占一半以上。应该说联盟成立以来,整个的步子走得非常稳,没有急功近利快速推广,而是在扎扎实实地做工作,我想这就是联盟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处长李荣:

十二五期间,化肥利用率要普遍提高三个百分点,任务非常艰巨。农业部门从配方用量和配方的角度做了大量工作,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新型肥料和施肥方式的改变对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对稳定性肥料的推广应用给予很大的期望。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永军:

2008年,施可丰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国内22家农科院校所成立了全国缓控释肥试验示范协作网,开展新型肥料试验示范推广,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9个农业大省开展稳定性肥料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建立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料试验示范田6.5万多亩,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00多个,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累积推广耕地面积2400多万亩。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汉卿:

华昌化工于2010年12月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稳定性肥料生产技术,开始投入稳定性肥料的生产和推广工作。自2010年底生产推广“肥恋田”牌稳定性复合肥以来,发展势头良好,销量逐年稳步增长。截至今年6月,累计生产推广应用3万多吨,推广使用耕地面积累计达100多万亩。

云南农家乐复合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章福:

我从2000年开始从事复合肥的生产和销售工作,但直到2007年,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始终没有得到跨越式的提高,2007年我们企业还只有2万多吨的产销量。当年,我有幸结识了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参与了稳定性肥料的生产和推广工作,经过五年多时间的努力,目前的产销量达到了20万吨以上,而其中80%都是稳定性肥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石元亮: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化肥用量持续增长,但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幅并不是太多,虽然取得了八连增,但与肥料的实际投入相比,效率还是比较低的。因此,解决制约肥料生产和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开发研制新型高效、环境友好肥料和肥料增效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目前,我国已经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开展新型增效环境友好肥料的技术研究,这已列入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08-03/30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