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来函来电询问水肥一体化技术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一平。
记者: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常用哪些方式?
专家:严格地讲,“水肥一体化”是将肥料溶入灌溉水中,以水带肥,让水、肥同步供应到作物的根围土壤。水肥一体化优点之一,可发挥肥水相融的协同效应,使肥和水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其二,肥效快,能及时供应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也是产量形成期的营养需求。所以,近年来在经济作物集约化高产栽培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效果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灌溉方式,同时也有施肥技术。各地的灌溉方式不同,效果差异很大,根据灌水方式的不同,灌溉施肥又可分为冲施肥、管道施肥、喷施肥、滴灌施肥等。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既有多年前北方蔬菜地早已采用的水冲肥(冲施肥)方式;又有新疆大面积棉田的滴灌施肥方式;近年来更有广东等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果树蔬菜生产中管道灌溉施肥方式。这些不同方式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效果。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严格意义上的灌溉施肥方式正日趋增加,而粗放型水冲肥方式的发展势头已逐渐减弱,这体现了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趋势。
记者:为什么有这种趋势?请介绍水冲肥的技术特点和效果?
专家:水冲肥是将粉状或颗粒状固体肥料包括尿素、磷二铵、硝酸铵、氯化钾或颗粒复合肥等固体颗粒,甚至腐殖酸等有机肥料(或粉剂或液态)撒在蔬菜地表,然后通过灌水撒施用水冲施肥料。这种方式遇上气温较低时,颗粒复合肥料不易马上溶解,要经过数日才能溶化渗入土中。可见水冲肥的灌水方式粗放,一般是通过大渠道将灌溉水输送到田头后,采用地面灌溉方式,或畦灌或沟灌都具有大水冲肥的特点。亩均灌水量可达60~80立方之多。施肥量也较多,都在20~30公斤。例如钾肥推荐量,在冲施肥中全水溶硫酸钾或硝酸钾的使用量提高到15公斤以上,这显然是过量而不合适的。这样的大水大肥既可能造成肥水的淋失,降低利用率,又会出现水肥不均匀的问题而降低农产品的高产和优质。因此,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这种方式已经表现出弱势化。
记者:请介绍灌溉施肥的技术与特点?
专家:灌溉施肥的灌水方式较多,但基本特点都是加压条件下的管道系统灌溉。可以采用小管出流、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多种方式。它们与大水漫灌相反,具有精量灌溉的特点。肥料种类既可选液态也可用固态,但要求其水溶性强,含杂质极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包括中外复肥产品);如果要用沼液或黄腐酸等有机液肥,事先要过漏,以免堵塞管道。可见灌溉施肥系统需要泵、管道、溶肥池、贮肥液罐和施肥机等配套设备。以滴灌施肥为例,将作物当前生长阶段所需的水、肥,通过滴灌管道输送到作物根围。由于水肥定量、定时和准确供应,所以该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和优质的特点。总之,灌溉施肥的主要特点是施肥均匀、少量多次和及时供应。要求根据作物种类和不同生育期的需肥量进行差异化配制,并与所灌水量匹配。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的挥发损失。这一点很重要,即使水冲肥也难以完全避免挥发损失。所以灌溉施肥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在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将要被广泛采纳。
最后要提醒,灌溉施肥的关键技术要掌握适时适量供应水肥的原则,其依据是目标作物营养需求的时空规律,确定合适的施肥时期和施肥量。
本期专家为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