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树体黄化大多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生理性障碍和病虫危害两大类。其中生理性障碍包括水害、旱害、寒害、早衰、穗砧组合亲和力问题,土地环境条件恶化,缺素、营养失衡,肥害、药害、综合缺素症等方面原因。
正常衰老 柑橘树生长到一定阶段,会表现出老化、衰退的现象,枝梢越长越短越细,节间短、着生叶片数少,果实越变越小,叶色退黄,秋冬季脱落,出现扫帚枝。
砧穗不亲和 柑橘树生长过程中地上部与地下部出现不协调,导致营养、水分供应不足,产生叶片黄化现象。主要是高接换种引起营养、水分运输受阻,导致黄化。
土壤渍水及偏酸粘性重 有些低洼地、山窝、退耕地(冷浆田、沙滩田)柑橘园,地下水位高(1米以上),特别是春夏雨季,柑橘根系长时间处于渍水、缺氧的土壤环境,难发新根,致使根系吸收能力差,大半年来树体处于黄化缓长状态,几年后便成为“衰老树”。
土壤偏酸粘性重导致柑橘根系无法吸收枝叶生长所需的土壤养分,枝叶生长量少且发育不正常,树体处于黄化滞长状态。因此处于地下水位高、渍水、土壤酸性和粘性重的土壤里生长的根系,因土壤缺氧,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差,镰刀菌、疫霉菌等有害微生物活动旺盛,出现根系或枝干腐烂发病,吸收能力锐减,树体长期处于半饥饿甚至饥饿状态,黄化现象自然出现。
施肥不当 土壤施肥方法、种类不当,如经常土壤干施速效肥(尿素、复合肥、硫铵),生施有机肥(枯饼、人畜粪),滥施生物有机肥(垃圾、鸡粪、猪粪),加上施肥时断根过多、过粗,施肥过近、过量、未腐熟、不匀,干、生肥料溶解发酵分解时发热和产生的有害微生物,极易伤害根系,特别是肥料过量或浓度过大时,出现肥害烂根,有可能几年都难以恢复,使树体生长慢,枝条节间短、叶片小,并出现不明原因的花叶、黄叶和弱枝,长此以往则出现类似黄龙病症状的树体黄化。
营养失调 柑橘土壤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由于土壤某些营养元素偏多,或偏施某种营养元素,都会造成营养元素缺乏或营养元素过量所造成的黄化。主要表现为如缺氮、钾、锌、镁、硼、钼等产生的黄化。
过度环割 环割原本是柑橘促花坐果的重要手段,但这只能适用于长势壮旺的果树,然而,很多果农为了让柑橘挂更多的果,弱树、幼树也去环割,导致树体营养供需失衡,最终造成黄化,缩短寿命。
修剪不当 一是修剪过重,致使树体营养、水分失衡,出现烂根,引起叶片黄化;二是长期缺乏修剪,树条不断分级延伸,枝组超过17级以上,枝组逐渐衰退,枝梢结果后出现鸡爪枝,光秃枝,叶片出现黄化。落叶或出现斑驳型黄化叶片,以致树体黄化。
施药不当 由于过度使用杀梢剂,或使用农药浓度不当、多种农药的混合不当,引起药害,导致叶片黄化。过度使用除草剂也会引起黄化,如长期大剂量使用甲磺胺类除草剂,在土中残留到一定量时,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状、团粒结构和孔隙度,杀死有益微生物,使根系的吸收能力受到影响,时间长了出现树黄化;或喷草甘膦、农达、乙草胺等除草剂时,不慎喷到枝叶上,经几年的内传导和体内循环导致甲磺胺中毒,枝叶则会逐年黄化,2~3年后整株树枝叶黄化,症状与根结线虫为害和黄龙病的均匀黄化型相类似,一时间很难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