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本报记者王洋黄存
本版图片记者谢宝刚
在茫茫戈壁盐滩上放眼望去,方圆500公里内没有任何绿色。而这个沙尘暴不时来袭之地也正是中国硫酸钾及硫酸钾镁肥的主产地———新疆的罗布泊盐湖。2010年10月18~20日,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和《农资导报》共同策划并组织的“硫酸钾镁肥西部行”活动小组一行5人,在钾盐(肥)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的带领下,到达了本次活动钾盐主产地中的最后一站———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罗中生产基地,进行现场采访。
由于复合肥产量增加和农民补钾意识的增强,国内钾肥产能及需求的矛盾始终存在着。在其他基础肥种不存在短缺的今天,国内钾肥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已保持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近年来,国投罗钾的崛起让人惊喜,它的出现让我们在茫茫戈壁滩中看到了希望。
记者了解到,2010年7月,国投罗钾10万吨硫酸钾镁肥装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同时以本企业生产硫酸钾过程中产生的尾盐作原料生产硫酸钾镁肥。该项目的投产有三重意义:第一、尾盐循环利用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第二、充分利用钾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资源型钾肥的年产量。第三、利用自创技术初步解决了硫酸钾镁肥产品易结块的行业难题。
作为本次活动钾盐主产地的最后一站,此次罗布泊之行有许多让人感动的地方。在广袤千里的无人区腹地,在每一块砖、每一颗螺丝钉甚至每一捧土都要运进来的盐碱地带,建起这样一座现代化工厂是何等艰难,又是多么让眼见者震撼。
但是,我们也了解到,由于硫酸钾镁肥是新的钾肥品种,没有列入享受农资优惠政策的《化肥目录》,增值税加上运输费用,硫酸钾镁肥企业每销售一吨产品,要比其他钾肥品种多付出近400元成本。硫酸钾镁肥生产企业承受着亏损生产的高压、推广的困难和农民认知的瓶颈。硫酸钾镁肥是在青海、新疆边远地区和艰苦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但由于一些原因,艰辛的劳动却换不回投入的成本……
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是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话。硫酸钾镁肥企业依然在坚持着,感动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中国的钾肥事业,为了让中国人在与世界钾肥巨头的谈判桌上能多一份话语权而不懈地坚持着。
此次国投罗钾之行,标志着“硫酸钾镁肥西部行”对中国硫酸钾镁肥主产地的采访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将在对青海格尔木地区、山东海化硫酸钾厂和新疆罗布泊硫酸钾镁肥主要生产基地的摸底情况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示国内主要硫酸钾镁肥生产企业的风采。
结束了对硫酸钾镁肥生产基地的探访,我们还将走得更深、更远。下一步,我们将深入硫酸钾镁肥的主要应用地区,通过对施用现场的实地调查,真实地向读者讲述硫酸钾镁肥的应用效果。通过第一手的资料,向广大农户及肥料经营者展示硫酸钾镁肥作为一种含多种营养元素的新型钾肥品种的风采。
采访手记
戈壁有我,我们追逐丰收的希望。
汽车在干燥的大戈壁滩中飞速前行。各种地貌扑向眼前又闪向车后。罗布泊这千万年前的无边水域、盐湖,今天寸草不生的荒漠汹涌澎湃地席卷而来。我的目光以360度的大视角纵横驰骋戈壁,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没有高山,没有河流,驻足路旁甚至没有任何声音。这就是罗布泊。旷达的蓝天,缥缈的白云,荒旷的沉寂,宏阔的悲壮,粗莽零乱的线条,悠肆奔放的笔触,压抑忧郁的色彩,构成浩瀚、沉郁、苍凉和富有野性的大写意,一种慑人心魄的大写意。这就是罗布泊。
然而在这中间又隐藏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驻足远眺,地平线上国投罗钾新建成的厂房把倒影清晰地留在万亩盐田上,就像美丽的仙境。走进国投罗钾钾盐生产基地,庞大的设备默默地树立在阳光下,似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轻轻拂去脸上的浮沙,无数呼啸而过的货车像戈壁驼队那样将肥料运向远方,孤独的厂区是农资人始终追求的梦想。
举目四望,依旧是雄风浩浩,飞沙漫漫,依然是黑褐色的砾石,只有罗钾人点缀着大戈壁的苍凉,还有那被风侵蚀的沙柱,像纪念碑似的树立着,他们似乎在向历史宣告:戈壁有我,硫酸钾镁肥人在追逐丰收的希望。
①一望无际的盐田
②正在建设中的哈密—罗布泊铁路专用线
③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孟书豪为活动题字
④硫酸钾镁肥生产车间
⑤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哈密总部
⑥罗中基地现代化的员工生活设施
⑦矿区里正在生产
⑧“硫酸钾镁肥西部行”采访组与国投公司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