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钾肥:复合肥行业难言的痛

网友投稿  2009-07-17  互联网

□本报记者 郑红艳

“前不久的一天,我在厂区为专利的事情加了一个晚上的班。半夜,看着灯火通明的企业,听着隆隆的机器声让人振奋,三班倒的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但是,作为一个营销人员,看着忙碌的工人们生产的产品不断亏钱,一个3000人的企业天天亏钱,我当时禁不住流泪了。之后,失眠了……”这是国内一家大型复合肥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在电话中给记者讲的。想象着电话那端的男子汉流着泪夜不成寐的样子,记者受到前所未有的震动。

“你流泪是因为工人的辛苦没有得到回报,还是别的什么?”

“工人的无辜、企业的命运、行业的未来,很多……市场规则是公平的,当行业整体亏损时,我们只能尽可能做到少亏。你不知道,五六月份,也许整个复合肥行业都是亏损的。”

这就是目前复合肥企业面临的现状。据调查,从5月份开始,全国复合肥企业的开工率几乎都降到了40%左右。

是什么导致了复合肥的亏损?

“一个产品伤了一个行业”

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科成的这个结论应该代表了行业内很多人的观点。

首先是钾肥价格的不稳定给下游复合肥企业带来了巨大亏损。据了解,4月份某大型复合肥企业以每吨560美元的报关价格进口了俄罗斯产氯化钾1.05万吨。而到6月份的时候,俄罗斯钾肥已降到每吨2800元。“仅这笔钾肥,造成企业‘浮亏’上千万元。”业内专家这样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浮亏金额=数量×(进口成本+杂费-目前市场价格)。这批货浮亏金额=1.05万吨×(560美元/吨×101%×6.83元/美元+杂费-2800元)/吨≥1116.2万元。”而且目前业内购进这样高价钾肥的绝不止该企业一家。

其次是钾肥价格的不稳定让下游复合肥企业根本不敢大举拿货,从而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这是今年上半年复合肥生产的整体状况。春节过后,钾肥价格上涨了1000元。当时手中存有高价钾肥的复合肥企业在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下,希望钾肥维持高位,以寄望把手中的高价钾肥消化完后市场再降价。然而,面对磷铵和尿素价格的节节败退,钾肥价格便成为悬在所有复合肥企业心上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落不了地,大家的心始终都悬着,不敢拿货。

目前港口氯化钾的价格虽然已从最开始的4000多元降到2800元,但与磷铵和尿素当前价格比起来,显然没降到位。就在上周,湖北新洋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才斌来电话说,由于看不准钾肥后市,目前根本不敢拿货,复合肥生产线一直处于半开半停状态。想想看,以前大家都是成万吨地购进钾肥,而现在几百上千吨地进货,这会是一种怎样的结果?

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市场部经理毛冠之也担忧地说:“从4月份开始,钾肥一天一个价,只要拿了货就会亏。经销商也跟着亏损,他们二三月份拿的45%(氮磷钾含量均为15%)含量复合肥都是每吨2300元,而现在最多只能卖到1800~1900元,每吨净亏损500元。没办法,市场价格就是跟着最新成本来走的。”

更为重要的是,钾肥高价带来的复合肥高成本,让复合肥在农民消费层面也开始受阻。据河北邢台威远农资公司总经理王淑平介绍说,她在当地今年复合肥的销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你想想,64%含量的磷酸二铵才卖2200~2300元,而45%含量的复合肥也差不多要卖到这个价,农民当然就选择磷酸二铵了。所以,当地磷酸二铵对复合肥的替代现象很突出。”

总之,对所有的复合肥企业来说,今年上半年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

2800元的博弈

港口氯化钾2800元的价格已持续了近1个月了,但是市场仍然不动,无人进货,复合肥企业不敢开车,因为一开就亏。尽管目前全行业复合肥开工率不足40%,许多大的复合肥企业还有进一步停车检修的打算,如洋丰、浙江巨化、山东联盟、江苏恒盛等。

钾肥价格再次陷入博弈。“钾肥的价格降到现在,已比最高价格的时候降了近2000元。据有关信息渠道统计,截至5月底,各个港口钾肥库存量达到约200万吨,仅此一项浮亏达40个亿。”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长李昊峰分析说:“所以目前且别说钾肥供应商不愿意降,就是复合肥企业也不愿意接受这样持续下降的行情。这种下降,也会让复合肥企业连带亏损。因此,在整个钾肥产业链上,没有任何一环愿意降价。”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不能只看到现在钾肥亏损,还得想想前期价格骤涨时赚的钱,要从总的平衡上来看。但是,作为经商者,赚钱和亏钱的心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钾肥供应商与下游复合肥企业进行博弈时,农民的承受能力也在与钾肥价格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博弈。而这一点是最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就如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曰瑶分析的那样:“去年钾肥价格为什么涨得那么高且一直没有像硫磺那样迅速降下来?主要原因就是钾肥垄断,国际钾肥巨头一直通过限产来维持价格。但是,国际钾肥供应商可以控制产量、操纵价格,但却无法控制老百姓的需求。今年以来,中国乃至世界钾肥用量大幅缩减就是明证。”

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钾肥消费量至少下降了20%。当钾肥的价格超过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时,正常的商品循环就停滞了。所以,无论情况如何进展,市场的最终仲裁者是老百姓投入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涨还是降?

钾肥到底是涨还是降呢?这也许是目前钾肥供应商以及复合肥企业最难解的命题了。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前会长魏成广非常明确地表示,钾肥降价是一种理性的回归,目前2800元的氯化钾价格还有降价空间。他认为,从供求关系上来看,今年1~6月中国钾肥产量为150万吨,加上去年结转的680万吨,再加上今年由于复合肥开工率不高带来消费量下降的因素,因此今年一年中国不进口钾肥也完全能够自给。“所以,国际钾肥巨头想超越消费能力,人为通过限产保价是没有意义的,也导致了他们目前的尴尬境地。”

孙曰瑶博士从商品的三个定价原则进行了分析。他说,第一是机制定价。在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哪个价格低,就会迫使其他的元素向低价转移,目前尿素每吨仅卖1600元,每个氮养分单价不足35元;磷酸二铵仅卖2200元,每个磷养分单价仅34元;如果按氯化钾当前价格2800元算,每个钾养分的单价在46元,远高于前两者,因此,价格向低价位移动是必然的。第二是含量替代价格。当钾肥价格过高时,无论是复合肥生产企业还是农民都会尽可能地寻求替代品而减少钾肥用量,从而迫使价格走向平衡。第三是成本价格。目前钾肥的成本我们很难测算,但据魏成广介绍说,老挝钾锌矿生产每吨氯化钾的成本在114美元。另一则消息也可以证明目前钾肥成本的低廉。据7月2日FMB消息,乌拉尔公司宣布从第三季度起,将国内氯化钾的价格上调20%,由前期的3395卢布上涨到4750卢布。尽管如此,涨后价格仅相当于每吨150~155美元。因此,如此低的成本与600~700美元的卖价相比,钾肥的确有着足够的降价空间。

再从农民的投入产出上来分析。据中国农业大学张卫峰博士分析,钾肥是一个品质性元素,增产效果并不明显,一般来说,在氮磷用量充足时,加入适量的钾可以促产,反之则不行。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做过一次对比试验,每增施1公斤氮肥,水稻、小麦、玉米分别增收10公斤、8公斤、10公斤;每增施1公斤磷肥,以上三种作物分别增收9公斤、7.3公斤、7.5公斤;每增施1公斤钾肥,以上三种作物分别增收7.6公斤、5.2公斤、9.4公斤。目前商品水稻、小麦、玉米的销售价格分别为:1.90元/公斤、1.50元/公斤、1.40元/公斤,而N、P2O5、K2O的价格分别为:3.4元/公斤、3.75元/公斤、5.3元/公斤。因此,单靠增施化肥增产已很不划算,特别是钾肥,随着农民使用经济肥觉悟的提高,农民对钾肥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其次,就是农业部正在推行保护性耕作。自2002年起,保护性耕作已经在全国推广200万公顷,河北省秸秆还田面积已经达到70%以上,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缺钾的状况。农民对钾肥需求的下降也会迫使当前钾肥价格更加趋于合理。

那么,比较理性的钾肥价格应该是多少呢?“按当前氮磷比价和复合肥的接受情况,钾肥定价在2000~2100元是比较合理的。”烟台众德集团董事长王其选说。

从国际方面来看,据FMB消息,今年以来,尽管国际钾肥巨头一直希望通过限产保价,但北美的氯化钾库存量依然在不断增加,当前库存量已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是近5年平均库存的2倍以上。为此,PotashCorp宣布继续减产80万吨,但当前库存已达到390万吨。据FMB估算,今年上半年国际钾肥减产总量达到1317万吨,几乎占到全球总产量的20%。

然而,限产只是保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不是万能之钥,限产带来的经济衰退、工人失业也是不可小觑的。6月中旬,K+S钾肥公司在欧洲率先把氯化钾价格由555欧元降到435欧元,但对于欧洲的买家来说,这个价格并不让他们满意,他们认为价格应该降到500甚至400美元。对于K+S的降价行为,BPC则表示不解,他们认为目前欧洲施用季节已经结束,至少应该等到秋季市场启动时才有意义。而这也说明了国际钾肥巨头之间的联合是十分松散的,各个企业自身的处境才是价格策略的关键因素。

以上应该都是主降派的观点。

对于未来后市,李昊峰认为,涨价也不是没有可能。他分析说:第一,面对目前中国的钾肥低价,钾肥进口商不会甘愿眼看着这么多“浮亏”变成“实亏”。有可能适时像2月份一样拉一波行情。第二,目前主要成交的是国产小钾肥公司(除盐湖和罗钾外的企业),这些小钾肥公司所有的产量约在180万~200万吨。当这些产量消耗超过五六成后,便会寻求与进口钾和盐湖钾比价,而不会再“埋头”低价销售。

另外,有专家也分析说,目前加拿大PotashCorp钾肥公司持有香港中化22%的股份,与此同时,中化化肥还持有盐湖集团20%的股份,共同的利益也可能使他们力挺价格。

就在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7月10日,《FERTILIZER WEEK》传来最新消息:印度IPL公司与IPC谈判成功,达成新的合同价格,即在2009年7月至2010年期间新采购的85万吨俄罗斯氯化钾CFR价格为460美元,较前期合同价下降了165美元。这个价格的出台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充分说明以BPC为代表的国际钾肥巨头不打算在印度钾肥采购定价上作出任何让步的愿望落空。国际钾肥价格坚冰已经开始崩溃瓦解。

460美元的价格还将维持多久?还有多少降价空间?下一轮的中国进口钾肥采购价格又能谈到多少?

无论怎样,我们都希望当前的钾肥价格能定在一个合理的价位,毕竟暴利是不能长久的。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除了中国正在加大力度寻求钾肥资源外,其他国家如巴西、突尼斯、澳大利亚、波利维亚等国都在努力开发自己的钾肥项目。随着中国青海、新疆钾肥项目的投建,贵州、陕西、西藏、云南等新的钾盐板块开发,以及老挝一系列项目的开采计划实施,在未来10年,中国将增加808万吨的有效供给量,从而解除依赖进口钾盐的局面。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图片说明:

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常规复合肥产品销售低迷。在此形势下,缓控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新产品受到经销商和农户的追捧。图为经销商向记者介绍受市场欢迎的谷丰源产品特性。

(记者杜晓枫摄)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07-17/29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