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
4月4日是清明,这一天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升到12℃以上。这是安排春作物播种的最适时期。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春作物播种的质量呢?这与农田整地质量、土壤水分状况和播种深度等密切相关。在高产和超高产栽培体系中,足够密度的壮苗群体是成功的前提与基本保证,近年来提出了“七分种,三分管”的高产栽培经验。
整地是播种前的土壤耕作措施,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对耕层土壤整理,深度一般为15~30厘米。主要措施有(1)翻耕:用犁铧将土垡翻转。(2)深松耕:用铲疏松土层。(3)旋耕:用旋耕犁刀将土壤切碎、掺匀,起到碎、松、混拌和平整土壤的作用。只是旋耕机作业深度较浅,一般在10~12厘米左右。耕作是与施基肥同时进行、紧密配合的,特别是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施用,通过翻耕或旋耕将肥料施入一定深度,并和土壤混匀。其二,是专对表土的耕作,深度不超过10厘米,包括耙、耱和镇压等措施。农谚对于耙、耱和镇压等措施对于抗旱保墒的作用描写生动:“顶凌耙耱,蓄水保墒”、“精耕细耙,没雨不怕”、“播前耙耱保墒,播后滚压提墒”等。总之,土壤耕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改善耕层结构,调节固、气、液三相间的比例,使土壤水分及肥力状况在播种时达到最佳状态。二是耕作可以减少根系生长阻力,尤其要将土壤耕作与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相结合。三是整地可以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既接纳雨水又减少蒸发、迳流和渗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