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研开发为支撑 生产经营为主体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3-10  互联网

□本报记者 王爱娥

坚持以科研开发为支撑、生产经营为主体、技术服务及第三产业为补充,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走上了“科技领先、安全环保”的绿色产品路线,在合成技术、生产工艺及三废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特别是三大拳头产品“三唑酮”、“稻瘟灵”和“螺灭杀”优势更为明显,畅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等地区。

生产———经营主体

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是始建于1964年的国有省级科研事业单位,2001年1月根据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要求,转制为国有企业。2003年,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加入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用化学品、精细化工及无机化工产品等方面的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和技术服务。

建院40多年来,川研院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在农药新产品研发、行业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方面,一直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川研院设有“四川省农药研究基地”、“国家西南农药新品种开发工业性试验基地”,主要从事化学农药原药及相关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制剂加工、无机化工产品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

据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初,川研院创立中试生产基地,开始有产品进入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以科研开发为支撑、生产经营为主体、技术服务及第三产业为补充的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经济实体。先后建成了双流试验厂、广汉试验厂、四川华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双流试验厂位于华阳,占地60余亩,是院直属生产部门,有8个生产车间和配套完善的公用工程及三废处理设施,主要从事农药新产品工业性试验和农药原药、制剂生产,拥有年产原药2000吨、制剂50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包括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产调节剂在内的14个品种。主要生产品种是:三唑酮、螺灭杀、多效唑、草除灵、喹硫磷、三环唑等。

广汉试验厂是院属独立法人企业,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占地70亩,有7个生产车间和配套完善的公用工程等设施。主要生产农药和无机化工产品。设备生产能力达年产原药2000吨、制剂5000吨及无机化工产品6000吨。主要农药产品包括稻瘟灵、三环唑、叶枯唑;无机精细化工产品有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以及聚磷酸铵等。其中,稻瘟灵年生产能力为2500吨,产品70%左右出口。磷铵年生产能力为5000吨,主要是工业级和食品级磷铵,出口日本等国家。

四川华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新津县邓双镇,是依托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现代农业专项———“高效、低毒、安全、创制杀虫剂硝虫硫磷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占地150余亩,注册资金3180万元,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硝虫硫磷原药,10000吨制剂。

科研———技术依托

据了解,川研院属转制科研院所,科研开发实力雄厚,现拥有中国发明专利5项(含2项创制农药品种)。40多年来,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由“四川农药研究基地”(院研发中心)和各试验厂共同构建起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川研院的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承担完成了一大批部省级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在农药新产品研发、行业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方面,一直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多年来完成国家、部、省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近100项次,为社会提供技术转让、技术服务300多项。“十五”期间,该院年平均科研开发投资300万元以上,年均开展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完成了多项部、省级科研开发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获得了2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查批准中。硝虫硫磷是中国目前仅有的几个创制杀虫剂新品种之一,属中国农药创制工程的重大科技成果。由于该品种的独创性和技术工艺的先进性,2003年被中国石油化工协会授予“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同时,该院十分重视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进,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200多万元。通过院研发中心与试验厂、生产厂的大力协作,紧紧围绕“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目标,重点实施和完成了草除灵、螺灭杀、三唑酮、稻瘟灵等一批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改造。产品质量提高,成本大幅降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显著提高。上述四个农药品种在市场竞争中不但战胜了国内多数厂家,有的甚至还超过了国外大公司的同类产品,成为目前国内的主要生产企业。

作为科研院所,川研院在保持化学农药合成领域的传统优势的同时,高度重视并适时介入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的科研开发,开展了合作开发、市场调研及合作协议商谈等工作。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市场的需要,实现产品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按照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企业的各项行为,并于2003年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生产中,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中控、产品检验等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每个过程符合规定,保障了产品质量。据了解,由于川研院主导产品三环唑、三唑酮、稻瘟灵、多效唑、螺灭杀、乙羧氟草醚等采用较为严格的标准进行生产,川研院作为国家农药标委会通讯委员参加了上述产品行业标准的最终评审。

品牌———“川研”当家

品牌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早在1993年,川研院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分局申请并登记注册了“川研”商标,用于农药类产品。按照“资源共享、共铸品牌”的经营策略,院属企业生产经营的农药产品,统一使用“川研”商标,努力打造“科技领先、绿色环保”的“川研”品牌形象。

经过长期的努力,“川研”产品以优良的品质、良好的售后服务,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和喜爱,在市场上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4年,“川研”农药由《农资导报》推荐被评为“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资品牌”,2005年9月被中国名优产品推广中心评为“行业十佳知名品牌”,2006年9月“川研”农药系列产品被中国国际名牌协会和中国产品质量管理协会评为“中国著名品牌”。2008年被首届农资行业峰会组委会评为“最喜爱的农资品牌”。

一个优秀的品牌,是与其背后的先进文化密不可分的。据了解,多年来,川研院积极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发展农化高科技,实现成果产业化,服务三农”的企业宗旨,以“学习、创新、拼搏、发展”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以“争创一流,超越期望”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以“真诚、共赢”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川研院用具有企业鲜明特点的精神与行为,赋予品牌个性,丰富品牌内涵,并通过文化建设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环保———促效益

多年来,川研院坚持走绿色环保的科学发展之路,始终把“安全、清洁、环保”工作放在首位,生产区厂容厂貌整洁,厂区内林木扶疏、绿树环绕,四季鲜花盛开,员工都亲切地把工厂称之为花园式的家。

工厂建有配套的三废处理及环保设施,近年来,川研院在原有基础上改造了“清污分流系统”、“污水回收处理系统”,新建了“环保在线监测装置”,车间均修建了应急池,切实保证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特别是新建的华英公司,生产设计时建立了有机废水治理的新工艺装置,推行工艺废水、冷却水、冷凝水“三水循环”的工艺模式,切实实现了节水、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

不断优化合成工艺,提高产品最终收率。据介绍,川研院的工业产值能耗早已符合国家的减排规定,此外,川研院还在开发原料转化率高、废物少的清洁生产技术,生产低毒、可降解的新品种,并在开发生物杀虫剂、除草剂等工艺过程中,采用产率高、废物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减轻废物治理负担。

未来---立足农药

近年来,中央把“西部大开发”作为重大国策,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政策对以开发农药新植保产品和生产经营支农产品的川研院来讲,无疑是一个利好的发展机遇。通过滚动发展,“十一五”末,该院资产规模将达到5亿元左右,成为年工业总产值超5亿元中等规模的农药科技型企业。该院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农药研发和生产基地。

在稳住杀菌剂传统市场的同时,依托硝虫硫磷项目及新津基地的建设,抓住高毒农药退市契机,积极开发农药新产品,加大投入,利用技术储备,将现有高毒替代品种等项目进行扩能技改。利用硝虫硫磷、喹硫磷、螺灭杀等低毒、安全杀虫剂品种的现有技术,通过实施产业化及技改扩能项目,进军杀虫剂市场,调整多年来以杀菌剂为主的产品结构;加快现有除草剂成果产业化,通过引进等途径加大除草剂、环保型制剂及制剂加工的生产开发。

据了解,川研院将依托集团公司的内部产业链,利用天化院自主开发成功的亚氨基二乙腈为起始原料,经亚胺基二乙酸、双甘膦制取草甘膦的新工艺技术,在原有年产2000吨草甘膦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建设1.5万吨双甘膦中间体生产装置和1万吨草甘膦原药生产装置等。2009年10月,该项工程将建成投产。

川研院还加强现有品种生产工艺技改研究,尤其是“三废”治理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大力研发环境友好、无公害的水基型制剂及方便农民使用的各种新剂型,加快已有一定基础的农药新制剂研究成果的转化,完成一批优势品种的基础开发。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03-10/29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