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07年国审农作物品种介绍———玉米(五)

网友投稿  2008-07-01  互联网

东单80号

选育单位: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C260,来源于掖478与9046杂交选出的自交系C201再与C8605杂交选育;父本C168,来源于C101(丹598变异株)与旅系E28以及599系混合授粉后形成的综合种,再自交选育。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2天,比对照晚熟2.4天,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在西南地区从出苗至成熟114.5天,比对照早熟5.3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55~300厘米,穗位高96~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2~23片。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7~2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7~37.4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纹枯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茎腐病和大斑病,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东华北组),籽粒容重740克/升,粗蛋白含量10.26%,粗脂肪含量4.53%,粗淀粉含量72.57%,赖氨酸含量0.29%;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西南组),籽粒容重688克/升,粗蛋白含量10.50%,粗脂肪含量4.11%,粗淀粉含量68.46%,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8.5公斤,比对照增产8.7%;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2.8公斤,比对照增产10.29%。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0公斤,比对照增产11.9%;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3.6公斤,比对照增产12.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晚熟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春播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禾玉9566

选育单位:北京中农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F36,来源于国外杂交种;父本F66,来源于国外杂交种。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1天,比对照早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粉红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8厘米,穗位高9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淡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7.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浅粉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2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16克/升,粗蛋白含量9.22%,粗脂肪含量4.40%,粗淀粉含量69.05%,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4.67公斤,比对照增产10.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6.56公斤,比对照增产12.6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三北11

选育单位: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S0127,来源于78599×7319;父本B0122,来源于丹340×铁7922。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4.5天,比对照生育期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丝青转浅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浅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6.65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54克/升,粗蛋白含量9.43%,粗脂肪含量4.65%,粗淀粉含量70.03%,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8.5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64%。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0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4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强盛11号

选育单位: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大913,来源于P138、齐319、87-1、178混合群体;父本B4,来源于F349×V187。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6天,比对照晚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0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5克/升,粗蛋白含量10.23%,粗脂肪含量4.39%,粗淀粉含量69.33%,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8公斤,比对照增产9.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4.4公斤,比对照增产8.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湖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奥玉28

选育单位: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PS098,来源于K22×78698;父本PS051,来源于西南地方农家种。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4.3天。幼苗叶鞘绿色。株高280.2厘米,穗位高123厘米,单株叶片数21片左右,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花药绿色,颖壳淡绿色。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8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和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5克/升,粗蛋白含量10.36%,粗脂肪含量4.70%,粗淀粉含量70.63%,赖氨酸含量0.34%。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5.3公斤,比对照增产8.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9.2公斤,比对照增产7.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中南部、重庆、云南、湖南、贵州、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临奥9号

选育单位(个人):庞良玉

品种来源:母本PS098,来源于K22×78698;父本PS056,来源于78599×丹341。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绿色,颖壳淡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2.2厘米,穗位高114.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9.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1.9克。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8.63%,粗脂肪含量4.09%,粗淀粉含量70.10%,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2.4公斤,比对照增产14.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8公斤,比对照增产13.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贵州遵义地区、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强盛青贮30

选育单位: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3319,来源于齐319×3M,其中3M为S37的变异株;父本抗F,来源于5003×旅53。

特征特性:出苗至青贮收获期平均106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7.40%~52.4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67%~22.42%,粗蛋白含量8.31%~10.53%。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325.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北部、新疆北部、宁夏中部春玉米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纹枯病重发区慎用。

登海青贮3571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DH117,来源于热带

种质资源;父本DH08,来源于8112×65232。

特征特性:出苗至青贮收获期平均105天,比对照农大108晚6天,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5.6%~53.1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02%~24.67%,粗蛋白含量7.35%~9.3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86.0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吉林中南部、辽宁东部、宁夏中部、新疆北部、内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纹枯病重发区慎用。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7-01/29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