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07年国审农作物品种介绍———玉米(三)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6-10  互联网

泽玉17号

选育单位:沈阳市雷奥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L0745,来源于5003×7922;父本吉853,引自吉林省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四单19晚熟2天,需有效积温2650℃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5厘米,穗位高116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克。

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9.17%,粗脂肪含量4.03%,粗淀粉含量74.64%,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3.4公斤,比对照增产7.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5.8公斤,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

海禾17

选育单位: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LS02,来源于78599选系;父本L12,来源于黄早四自交系变异株。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对照早熟1.3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平展,株高310厘米,穗位高138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粉红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4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41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9.86%,粗脂肪含量3.74%,粗淀粉含量74.41%,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8.6公斤,比对照增产8.1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3.3公斤,比对照增产8.4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辽南地区除外)、吉林晚熟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宁玉309

选育单位:南京春曦种子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宁晨20,来源于瑞德B73×478;父本宁晨07,来源于(78599×H21)×H21。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对照早熟1.3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中间型,穗长21.8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8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抗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感大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9.50%,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73.11%,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2.7公斤,比对照增产10.6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2.2公斤,比对照增产10.2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忻定盆地、辽宁(辽南地区除外)、吉林晚熟区春播种植,大斑病和玉米螟重发区慎用。

齐单1号

选育单位: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XF0138,来源于78599;父本SX211,来源于国外材料。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地区出苗至成熟131天,比对照早熟2.8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黄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320厘米,穗位高100~136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黄色,果穗筒型,穗长18~21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5~38.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抗丝黑穗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小斑病,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0克/升,粗蛋白含量10.58%,粗脂肪含量4.45%,粗淀粉含量71.93%,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7克/升,粗蛋白含量8.46%,粗脂肪含量4.53%,粗淀粉含量70.62%,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48.1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6.36%;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5.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5.31%。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4.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4.34%;2006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4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4.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和四川(雅安地区除外)、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丹玉96号

选育单位:丹东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丹6263,来源于K162×PN78599;父本丹99长,来源于旅大红骨集团35。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0天,与对照相当,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穗位高13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抗纹枯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8.0克/升,粗蛋白含量10.55%,粗脂肪含量3.95%,粗淀粉含量72.81%,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05.5公斤,比对照增产9.8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5.0公斤,比对照增产4.1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中部和南部、吉林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汾阳地区除外)、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6-10/29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