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初生犊牛安全管护12做到

网友投稿  2011-03-28  互联网

一、剪断脐带
分娩时细菌感染的门户首先是脐带,脐带直到分娩之前一直是补给营养的路径。所以犊牛生后一定要处理好脐带,如脐带已断裂,可在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可在距腹部6~8厘米处用消毒剪刀剪断,然后充分消毒。

二、清除粘液
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粘液,以免妨碍呼吸;其次是略擦试其体躯上的粘液,并将它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这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便于排出胎衣。

三、谨防窒息
如果母牛难产,犊牛在母体中因黏液和羊水的长时间堵塞而出现窒息症状。轻度窒息时,犊牛呼吸微弱而急促,时间稍长,可发现其舌垂口外,口、鼻内充满羊水和黏液,心跳和脉搏快而弱,仅角膜存在反射;严重窒息时,犊牛呼吸停止,全身松软,仅能听到心跳,但摸不到脉搏,呈假死状。其防治方法是:

1、人工呼吸。将犊牛头部放低,后躯抬高,由1人握其两前肢,前后来回拉动,交替扩展和压迫胸腔,另1人用纱布擦净其鼻、口内的黏液和羊水,至犊牛出现正常呼吸才能停止。
2、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还可配合使用刺激呼吸中枢的药物。

四、哺乳卫生管理
犊牛初生后2周内宜用带有橡皮奶嘴的奶壶哺乳,这样的哺乳器,犊牛只有用力吮吸才能吃到奶,也就会使唇、舌、口腔与咽汁全部流入真胃。同时,由于吮吸速度较慢,乳汁在口腔中与唾液混匀,到真胃时凝成疏松的乳块利于消化。3周龄后瘤胃中已形成微生物区系,就可对乳汁进行正常发酵了,也就可以用奶桶喂了。每次饮完奶后,喂奶用具应及时洗净,用前消毒,及时地用干净毛巾将残留乳汁擦净,并用颈枷夹住,待其干燥后再放开犊牛,以免形成舔癖。

五、喂给常乳
犊牛经过哺喂1周初乳后,即可转入哺喂常乳。在以常乳为主要营养来源的1月龄阶段,每日喂量约为犊牛重的1/10;2~3月龄即过渡阶段,随着草料采食量增加,常乳喂量逐周减少,即由喂乳逐渐转为饲喂植物性饲料。在以吃乳为主的1月龄时,每天哺乳次数为3次,以后减为2次,3月龄时1次,至到停乳。每天宜按时喂奶,不要早1顿晚1顿,也不要多1顿少1顿。

六、消除便秘
犊牛便秘通常指犊牛出生后24小时内不排粪,但不断拱背、翘尾作排粪状,严重时腹痛、食欲不振、脉搏快而弱,直肠检查可以摸到干硬的粪块。防治方法:
1、热敷及按摩腹部,或用大毛巾等包扎犊牛腹部保暖以减轻犊牛腹痛。
2、用肥皂水灌肠,使粪便软化,以便排出。
3、往直肠灌注植物油或石蜡油300毫升。

七、充足饮水
犊牛出生1周后,开始每天单独补水,或在水中加入适量牛奶,引诱其喝。必须将自来水煮沸,凉至37~38℃,于喂乳后单独供给,经过10~15天再饮清洁凉水。冬季饮温水,夏季饮清洁的凉水。饮水不足的犊牛喜卧少动,毛色不正,对草料兴趣不足,尿少发黄,抵抗力下降。在高温季节里,要在运动场上设置水槽,盛放清洁水供犊牛自由饮用,而且保持不断水。最忌犊牛干渴后暴饮,因为易导致水中毒,严重者还会出现死亡。

八、犊牛舍卫生管理
初生期犊牛是放在护仔栏内,初生期结束后转入犊牛舍。要求护仔栏在产犊前进行充分消毒,并铺上厚厚的垫草,犊牛栏也要做到定期消毒,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这样才能保证犊牛健康地生长发育。

九、运动与光照
运动对骨骼、肌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犊牛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运动就显得更重要。一般情况下生后10天就要将其驱赶到运动场,每天进行半小时到1小时的驱赶运动,1月龄后增至2~3小时,分上、下午两次进行。光照可增加淋巴球吞噬细胞的数量与活性;还有试验证明光照可提高日增重5.2%。

十、皮肤卫生
要坚持每天刷拭皮肤,因为刷拭对犊牛的肌体起着按摩皮肤的作用,能促进皮肤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增强代谢作用,提高饲料转化率,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同时借助刷拭,还可保持牛体清洁,防止体表寄生虫滋生和养成犊牛驯良的性格。

十一、调教管理
做好犊牛的调教管理工作,使之从小养成一个驯良的性格,无论对于育种工作还是成年后的饲养与利用都很有利。因此,管理人员必须用温和的态度对待犊牛,经常抚摸犊牛,按摩乳房,刷拭牛体,测量体温与脉搏,日子久了,就能养成犊牛驯良的性格。

十二、疫病防治
平时要注意观察犊牛的食欲、精神、粪便是否正常。清扫牛舍时,要注意犊牛粪便有无稀便、软便,粪味是否有恶臭等异常现象。患下痢的犊牛尾巴及肛门周围多粘着粪便,表现不正常的犊牛要测体温,若是体温在39℃以上时应及时诊治。
截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是预防疫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进行预防性的免疫接种,可以大大提高肌体的特异性抵抗力,平时做好疫情调查,定期对牛群进行必要的检疫,以便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来源,对因疫病而死亡的牛,尸体要合理处理。

http://farm.00-net.com/yz/yn/3/2011-03-28/13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