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牛遗传改良体系现状 牛种资源丰富 据品种资源调查及2001年“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我国黄牛有69个品种,其中地方品种52个,培育品种5个,引入品种12个,是世界上牛品种最多的国家。黄牛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3000米的地方。根据产地、体型大小和品种特征,我国黄牛品种分为三大类:中原黄牛、北方黄牛和南方黄牛。中原黄牛主要有陕西秦川牛、河南南阳牛、山东鲁西牛、山西晋南牛、山东滨州渤海黑牛等8个品种;北方黄牛主要有吉林延边牛、内蒙古高原蒙古牛、辽宁复州牛、新疆哈萨克牛以及新疆褐牛等;南方牛主要有浙江温岭高峰牛、安徽皖南牛、湖北大别山牛等14个品种。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以北的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吉林和辽宁等中原地区的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被誉为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是作为杂交母本生产肉牛的主要品种,我国牛肉总量的80%都来自这些牛同国外品种的杂交牛。我国的黄牛过去基本上只作役用,因此大多数品种达不到国际肉用牛的性能要求,但它是我国家牛的基础,正逐步向肉用方向改良。同时,我国优良黄牛品种肉用性能较为突出,如大理石花纹好、屠宰率和净肉率高等特点,值得在育种和生产中强化利用。 遗传改良体系得到发展 我国现有种公牛站47个,种肉牛场88家,种公牛存栏2724头,种肉牛(包括兼用牛)存栏13354头,这是我国肉牛育种群体的基础。在多年的黄牛改良过程中,大面积应用了人工授精技术,并培养了一支较强的黄牛改良技术队伍。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批牛资源保护场,部分更新了基础设施,并建立了动物种质保存利用中心,为下一步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引进了一批国外优良品种 我国引入牛品种比较多,如西门塔尔牛、短角牛、安格斯牛、夏洛来牛、海福特牛、皮埃蒙特牛等大约28个优良肉牛品种和兼用牛品种。 肉牛育种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内多家科研教学单位在肉牛育种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了一些深入研究。在牛育种方面,目前已获得一批先进技术成果,育成了中国西门塔尔牛、夏南牛等新品种。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基本能够满足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的需求。掌握了一些国际先进技术,如开放核心群育种技术、BLUP育种值评估技术、肉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用标记、超声波活体测膘技术、胚胎克隆和MOET育种技术体系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肉牛育种值评估等。在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凝练了一支技术和理论过硬的研究队伍。 肉牛遗传改良体系存在的问题 肉牛繁育体系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地区肉牛群体具备供种能力,大部分还是处在引进公牛改良当地牛的水平上,绝大多数省份都具备种公牛站和杂交改良群体,但没有相应品种的育种群,更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使肉牛业发展没有后劲。另外,肉牛良种化程度低,特别是一些地方优良品种开发利用不够。优质后备公牛不足,尤其是基层良种推广机构和设施不够,使得人工授精等实用技术在一些地方普及率低,肉牛平均胴体重仅134千克,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使养牛效益低下,挫伤了广大养牛户的积极性,同时失去了肉牛种业的市场。 种牛场建设滞后,育种群规模小 我国种牛场、种公牛站现有规模的种用母牛群存栏所产生的后代经过初步筛选可用于采精的公牛不超过1000头,远远满足不了国内肉牛育种和黄牛改良的需求。国家多年来结合资源保护和保种项目也对这些牛场进行了一些投入,但多数牛场一直处于保种状态,对种牛选择余地有限,没有真正起到育种场的作用。目前国内种牛场的建设水平相对于我国庞大的肉牛产业来讲远远不足。 在肉牛生产和育种上“重引进、轻选育”依然严重 建国以来,我国陆续从肉牛业发达国家引进了28个品种,但通过杂交改良进行系统选育的只有中国西门塔尔牛。夏南牛虽然通过了品种审定,但其供种能力和种群规模十分有限。引种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引进种群的规模不可能大,其次引进的种牛在遗传基础上并不是国外的顶级种牛,从而导致我国不断地从国外引进种牛,而没有自己的制种群体或育种群过小选不出优秀种牛。人们总是认为我国黄牛生产性能低,但没有认识到其肉质好、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选育,也没有坚持长期认真地做这项工作,几乎把“良种化”的概念直接理解为“洋种化”,形成“引进-退化-再引进”的循环和我国现在肉用种公牛主体仍然依赖进口的局面,没能从根本上对现有群体进行系统改良,弱化了对黄牛群体的选育工作,使得肉牛业陷入了恶性循环。 肉牛育种技术体系不完善,限制了肉牛业的持续发展 肉牛品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肉牛品种的选育必须依靠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该体系最基本的元素为遗传评估系统、数据收集系统、性能测定站等。这些基本要素在我国均不完善,尤其是数据收集系统和性能测定站的建立在国内尚属空白,同时也没有建立起数据收集标准。发达国家每一个品种协会的育种数据库就有几百万条记录,而我国多数肉牛繁育场的记录不完善,性能测定站更是空白,在这样的技术体系基础上讲现代育种几乎是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选育出优良种牛。即使有优良遗传基础的种牛,也没有足够直接的证据说明其优异性。 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 国家通过对奶牛养殖、猪、家禽业及其育种的强力支持,使得我国奶牛业、养猪业和家禽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相比之下,对肉牛养殖和育种的投入和扶持就显得微乎其微。虽然对黄牛保种和育种在科研上有一些投入,但与真正的肉牛育种所需要的支持力度相比还远远不够。 加强肉牛遗传改良体系的建议 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协商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大良种工程项目规模,增加重点投资用于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改扩建肉牛良种场、扩繁场、资源场以及种公牛站,提高良种培育与供种能力,增强肉牛产业发展后劲。 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育种技术体系建设 合理规划,对已有基础的重点区域和品种选育加大投入力度,采用边育种、边开发的策略,开展我国黄牛育种技术创新和技术研究,制定并执行系统的、长期的、高效的育种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建立肉牛性能测定站即育种合作组织,以“科研单位+公牛站+育种场+规模养殖户”为基本模式,加快新品种培育进程。 加大良种推广力度 加强各级家畜改良站的建设,整合现有肉牛良种推广、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场保种、农业科技信息入户等项目资金,加大对育种和肉牛养殖,特别是母牛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根据地域和经济特点,推广肉用品种和乳肉兼用品种,提高母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逐步扩大育种群规模,使育种、母牛养殖及整个产业链条进入全赢的良性循环。 利用种质资源优势,提高肉牛种业市场竞争力 肉牛良种是现代肉牛业决定性的基础,是肉牛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占畜牧业增产技术进步作用总贡献份额的40%,在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肉牛产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肉牛良种是引进国外专门化肉牛品种的杂交一代、二代杂种牛。到现在为止,几乎引进了世界上所有的优良肉牛品种,导致国内市场种牛品种多、乱、杂,质量低劣,代次混乱,整个肉牛种业陷入“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恶性循环。黄牛是我国的特色资源,鲁西黄牛、秦川黄牛、南阳黄牛、延边牛被誉为我国四大良种黄牛。特点是肉质细嫩鲜美、肉味浓厚,是优质肉用牛的选育基础。历史上我国黄牛以役用为主,后躯不发达,产肉率低、泌乳量低,生长速度慢,加上没有经过系统的肉用性能选育,肉的品质规格往往差异较大,优质高档肉产量少,造成发展肉牛生产的规模效益与专门化的国外肉牛品种差异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选育水平不高,我国各黄牛品种群体内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好的个体生长育肥速度可与国外牛相媲美,如1983年承担对日本出口秦川牛的育肥,日增重高达950克;1974年~1980年对南阳牛的育肥,日增重高者达1034克,平均813克。鲁西牛在不加选择情况下,育肥日增重平均达720克,而差的个体育肥增重速度还不到200克,说明我国的黄牛品种虽然综合生产力不高,但品种内并不缺少优秀遗传基因,仍具备选育成优质高产肉牛品种的内在种质基础。对我国良种黄牛应进行系统的选育提高,保持其肉质好、大理石花纹好、抗逆性强的特点,突破黄牛生长速度慢,泌乳量低的缺点,培育新品系;充分利用地方牛种资源,根据不同市场需求,以引种与自主培育相结合,走联合育种的道路,培育不同经济类型肉牛新品种,逐步转向我国自主育种为主;切实解决畜禽良种中“引进-退化-再引进”的循环局面。这对提高我国肉牛自我制种、供种能力,扭转肉用种牛依赖进口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黄牛全面走向国际肉牛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肉牛业严重下滑的局面。 建立种公牛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种群选育是提高群体遗传水平和生产性能的根本措施,而性能测定又是种群选育提高的必要内容。纵观发达国家肉牛发展历程,一些主要品种都有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种牛选择的准确性和牛群改良速度。国内对肉牛种群选育的必要基础性工作几乎属于空白,在广泛实施人工授精的情况下,种公牛的质量直接影响改良效果。推行性能测定制度,进行后裔测定,建立联合育种数据库,建立种公牛的市场准入标准是提高牛群改良速度的唯一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