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治

网友投稿  2010-04-02  互联网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红鼻病”,“坏死性鼻炎”。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肉牛感染本病较为常见,其次是奶牛。感染这种病毒的牛还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眼炎,脑膜脑炎,生殖道感染,流产,乳房炎等其他类型的疾病。
  症状及特点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天~6天,有时可达20天以上,主要症状有以下5种:
  呼吸感染 通常冬季发病较为常见,该病初发时高热39.5℃~42℃,病牛极度沉郁,拒食,有多量黏液脓性鼻漏,鼻黏膜高度充血,出现浅溃疡,有结膜炎及流泪,鼻窦及鼻镜因组织高度发炎而称为“红鼻子”。病牛常因炎性渗出物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及张口呼吸。因鼻黏膜的坏死,呼吸中常有臭味。呼吸道黏膜高度发炎,呼吸速度加快,常伴有深部支气管性咳嗽,有浅溃疡,其上被覆腐臭黏液脓性渗出物,包括咽喉,气管及大支气管。可能有成片的化脓性肺炎。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有核内包涵体,于病程中期出现。常有第四胃黏膜发炎及溃疡。大小肠可有卡他性肠炎,有时拉稀可见血染,急性病例可侵害整个呼吸道。重症病例病牛数小时死亡,大多数病程10日以上。
  眼炎 主要症状是结膜炎,角膜炎。表现在结膜充血,水肿,并可形成粒状灰色的坏死膜。角膜轻度浑浊,但不出现溃疡;眼,鼻流浆液性分泌物;一般无明显的全身反应,很少引起死亡。
  脑膜脑炎 发病牛体温高达40℃以上。病牛沉郁,随后兴奋,惊厥,口吐白沫,最终倒地,角弓反张,磨牙,四肢划动,病程短促,主要发生于犊牛,死亡率极高。
  生殖道感染 母牛感染时潜伏期1日~3日。病初发热,病牛沉郁,无食欲。尿频,有痛感,产乳量下降,阴户下流黏液,污染附近的皮肤,阴门阴道发炎充血,阴道有不等量粘稠无臭的黏液性分泌物。阴门黏膜上出现小的白色病灶,可发展成脓包,大量小脓包使阴户前庭及阴道壁形成广泛的灰色坏死膜,当擦掉或脱落后遗留发红的擦破表皮,急性期消退时开始愈合,经过10天~14天痊愈。公牛感染时潜伏期2日~3日。沉郁,不食,轻症1天~2天后消退,继而恢复;严重的病例发热,包皮,阴茎上发生脓包,随即包皮肿胀及水肿,尤其当有细菌继发感染时更重,一般出现临诊症状后10天~14天开始恢复。
  流产 一般为病毒性,接触性呼吸道感染后,经血液循环进入胎膜,胎儿所致。胎儿感染为急性过程,7天~10天即可导致死亡,再经过24小时~48小时排出体外。
  诊断
  可根据病史及临诊症状初步诊断为鼻气管炎病。确诊鼻气管炎病要做病毒分离。分离病毒的材料,可在病牛的感染发热期采取病牛鼻腔中的洗涤物,流产胎儿可取其胸腔液。可用牛肾细胞培养分离,再用中和试验及荧光抗体来鉴定病毒。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均可做鼻气管炎病的诊断或血清流行病调查。
  防治
  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的传染源,常见于冬季牛群过于拥挤,密切接触,造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传播。防止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必须采取检疫,隔离,封锁,消毒等综合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检疫制度,不从有病地区引进牛。从国外引进的牛,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和血清学试验,证明未被感染方准入境。发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牛,采取广谱抗生素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再配合对症治疗以减少死亡。牛康复后可获得免疫力,对未被感染的牛可接种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母牛所产的犊牛血清中可检出母源抗体,有效期可持续4个月,母源抗体的干扰可影响主动免疫的产生,在牛群免疫时应注意这一问题。

http://farm.00-net.com/yz/yn/3/2010-04-02/13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