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乳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1月后追访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9-09  互联网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为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乳品质量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10月9日,国务院公布并实施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实施1个月来,奶农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如何?奶站收购情况如何?乳品企业的生产状况怎样?近日,记者走访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昆明市的奶农、奶站、乳品企业和政府部门。

奶农:安心养牛

10月29日下午,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的散户奶农李林牵着自家的十来头牛到当地奶站挤奶。在洱源县,每家每户都有养奶牛的传统。李林养了5年奶牛,养奶牛是全家主要的经济来源。

“从去年起,养殖补贴陆续发放,各项扶持政策也逐渐落实,我们终于挨过了最艰难的时候。”李林笑着说,从2006年开始,养牛成本越来越大,每年饲料价格都在上涨,2007年夏季每袋饲料涨到140元至150元,算下来一斤牛奶的价格几乎与一斤饲料的价格持平。那段时间真是难以为继,既不忍心杀牛又无力继续养牛,十分矛盾。

大理州喜洲兴旺牛厂的负责人赵峡叶说:“现在奶农养殖的积极性已经恢复,曾有卖牛杀牛想法的奶农也安心养牛了。大理州奶业协会还成立了一个风险辅助基金,养殖户按每头奶牛交280元,政府每年拿出10万元的补贴,按照养殖规模2%的死亡比例,给养殖户以每头奶牛1.2万元的补偿,超过2%,则按每头6400元给予补偿。”

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十里村的奶牛合作社社长李绍明养奶牛有20多年了。李绍明说,去年年底国家给每头小乳牛500元补贴,让大家养牛的信心增加了不少。现在以保证奶牛吃饱吃好为标准计算,每头奶牛每天的饲料开支是15元左右。李绍明希望奶企的原料奶收购价能够真正做到优质优价。

“我们奶农最希望乳制品产业平稳发展,最怕的是一些商人看到乳制品行业利润大的时候就一窝蜂地建厂、上生产线,乳制品行业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拼命压价。”李绍明说。

奶企:严格监管奶站

原奶收购的核心——奶站,是乳品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保证奶站的良性运行是保证原奶优质的前提。

在洱源县一个中等规模的奶站,记者看到冷藏罐里装有满满的一罐牛奶,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的检验员杨云秀正在做牛奶抗生素检验,她把牛奶取样滴到试剂盒中,然后放到特制仪器水浴锅上加热,之后可以依据试剂颜色变化确定牛奶是否含有抗生素。

“我们的检验标准高,查得很严,现在企业拒收的一部分牛奶主要是查出含有抗生素,只要查出有抗生素一概不要。”杨云秀说。

四川新希望集团旗下的邓川蝶泉公司是云南乳制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其奶粉和液态奶到目前经多次抽检,不含三聚氰胺。邓川蝶泉公司总经理席刚说,他们有自己的大型养殖牧场,每个奶站还派有巡视员、督导员,不定期地抽查监督。每次挤奶时,记账员现场记录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发现异常情况要做分析和解释。

“为了保证奶源的优质安全,实现企业对奶源的高度监测和掌控,我们还对奶源进行不定期抽查,并直接将抽查结果报告公司高层,防止部门负责人作弊。”席刚说。

新希望集团乳业控股公司执行总监李成云说,1998年,我国存栏奶牛数740余万头,年产量1091万吨,人均牛奶消费量6.8公斤;2007年,我国存栏奶牛数1470万头,年产量3650万吨,人均牛奶消费量28.5公斤。中国乳业近十年来的超速发展,奶源基地建设的严重滞后,让乳制品企业感受到了乳制品产业链上的安全性和利益分配的严峻现实。

提高全行业人员的素质是根本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魏克佳在昆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乳制品行业的恢复性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乳品加工企业只有与奶农建立紧密连接的经济共同体,才可能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监控管理,奶农也才不会因一时的利益而掺假使假。

“为了保证牛奶质量,乳品加工企业开始增加检测项目。但是,产品质量单靠检测是不够的,只有提高奶农、奶站检测员、乳制品企业负责人这一链条全员素质才是保证牛奶质量与安全的根本出路。”云南省奶业协会会长毛华明说。

毛华明说,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奶业的发展,特别是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企业可以直接购买奶牛建设规模化示范牛场,也可吸引农户带牛进场养殖,组建合作社。还可以把农户的奶牛作价入股。

云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德端说,企业要严格把握挤奶、贮奶、运奶等环节,在配种、饲料、兽医等方面给奶农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实施有效控制;各地监管部门要在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规范的同时,督促和指导企业在原料奶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采取严格措施。

“目前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扶持奶制品企业生产,帮助奶农扩大销售渠道,消费者的信心有所增强,《食品安全法》也即将颁布,相信我国乳制品行业会在此次问题奶粉事件后重整旗鼓,迎来规范发展之路。”魏克佳说。



http://farm.00-net.com/yz/yn/3/2009-09-09/12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