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几种药物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对比试验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6-22  互联网

    新疆金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分场拥有各年龄段奶牛约1100头,成年牛560头,均为全年舍饲。2004年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达60%以上。结合我场的实际,运用比较成熟的四组处方,做对比试验,试验证明,奶牛子宫内膜炎所造成的繁殖疾病用氟哌酸和甲硝哒唑联合用药进行子宫内灌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病例来源

    本治疗方案中所采用的病牛均为新疆金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分场提供的进口头胎成母牛,均为全年舍饲,同一标准饲养,饲料配方由公司牧业部提供。

    2.药品配置及使用方法

    ①氟哌酸和甲硝哒唑 将氟哌酸溶于0.2%甲硝哒唑溶液中,使氟哌酸含量为0.4%,现配现用,通过子宫冲洗器向子宫内灌注配好的药液,每头病牛300~500毫升,每天1次,连用4天为1个疗程。

    ②清官液 成分:益母草、败酱草、桃仁、连翘。性状:棕褐色的液体,有少量沉淀。用法:子宫灌注,用时将药液温浴至接近体温,通过子宫冲洗器直接注入子宫内,每次100毫升/头,每天1次,4次为1个疗程。

    ③中草药 云苓19克、泽泻13克、木通13克、车前子13克、黄柏13克、川芎13克、当归16克、红花9克、白芍13克、干草9克,共为末,开水冲,候温灌服。每天1次,4次为1个疗程。

    ④土霉素粉 将土霉素粉与0.9%生理盐水或10%地浓盐水配成3%的土霉素溶液,每500毫升3%的土霉素溶液中加入碘酊5毫升,一般前期使用浓盐水配成的溶液,通过子宫冲洗器冲洗两次后再用0.9%生理盐水配成的溶液冲子宫。每天1次,4次为1个疗程。

    二、实验设计

    随机从奶牛一舍、二舍选取产后15天从产房转入的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牛各40头,每20头病牛为1组,分4组,第1组用氟哌酸和甲硝哒唑;第2组用清宫液;第3组用土霉素溶液;第4组用中草药。分别采用以上4种药方及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该牛子宫内膜炎的判定标准,一般是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两方面综合判定来诊断。

    1.临床诊断

    各种子宫内膜炎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症状来判断,此类患牛经常从阴道流出多量粘性分泌物。结合情期变化和粘液性质,可以建立初步诊断,如阴道分泌物量多而稀薄,形如蛋清,可视为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如量少而浓稠,形如浓痰样,并带有豆腐渣样的小块物,可视为脓性子宫内膜炎。此外还可通过子宫状态以及直肠检查时牛受刺激后阴道排出物而诊断此病。

    2.疗效标准

    1天1次,4天为1个疗程,经1~2个疗程治疗5~10天后的疗效标准如下。

    ①临床痊愈 患牛全身症状消失,直肠检查子宫的大小、形状、质地,恢复较好,与怀孕前相差无几,收缩反应强烈。阴道检查,阴道和子宫黏膜充血现象消失,分泌物透明且有牵缕性,适时发情。

    ②好转 全身症状基本消失,子宫恢复较快,阴道检查,子宫颈外口黏膜仍带有少量黏液。

    ③无效 治疗前后子宫检查无明显变化,子宫内仍有炎性分泌物或浓液排出者为无效。

    三、治疗效果

    1.第10天治愈牛数:第1组19头,第2组14头,第3组16头,第4组10头。

    2.经过1个疗程,4组中均开始出现了一定效果,但两个疗程后(8天),第1组、第3组效果较明显,第1组治愈率95%。第4组治愈率50%。

    3.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8天后、20天内)观察各组治疗方案中复发病牛,发现第1、2、3、4组中复发子宫内膜炎的牛头数为3头、5头、3头、2头。

    四、讨论与分析

    1.由于牛子宫内膜炎为混合感染,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寄生虫等,因此,治疗中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和抗厌氧菌药物。

    2.氟哌酸属喹诺酮类抗菌广谱药,且有良好的组织穿透性;甲硝哒唑除具有抗滴虫作用外,对厌氧菌引起的败血症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这两种药物联合用药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试验表明,在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上用土霉素粉溶液灌注子宫效果较好,但易产生抗药性,延误疾病治疗。

    4.中草药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此病,对症才能发挥药物效果;同时中草药治疗过程繁琐且疗效较慢,不利于大批量地灌服,治疗时间较长,一般使用少。

    5.清官液治疗效果确实,治疗速度稍缓慢,复发率高,且有过过敏的病例。

    6.治疗过程中恢复较慢的牛一般为体况比较差或产犊时产道损伤的牛。

    五、结论

    结合本场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氟哌酸和甲硝哒唑联合用药,子宫内灌注治疗子宫内膜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http://farm.00-net.com/yz/yn/3/2009-06-22/12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