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牛流行热(Bovine epizootic fever)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俗称“牛流感”。是由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的病毒引起,主要是乳牛、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2004年9月2日至9月22日,先从洛阳市东郊、北郊开始,20天内蔓延至洛阳市近郊县偃师县(市)、孟津县、新安县等几个县,对洛阳市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牛群突然发病,开始1~2头,迅速波及全群。病初体温升高达42.5℃,稽留热,维持2~3日。常大量流涎,口角周围有许多白色泡沫;头颈僵直,鼻孔开张,张口伸舌,严重呼吸困难。心跳80~125次/min,呼吸60~110次/min。怀孕母牛多发生流产或死胎。病初期粪便干燥,粪表面或粪中带有黏液,后期发生重度肠炎,病牛表现腹痛努责,剧烈拉稀,粪便中带有大量黏液和血液。轻症病牛见颈、前躯后躯肌肉哆嗦;鼻黏膜潮红,有浆液性鼻液;眼结膜血红、水肿、畏光、流泪;病牛关节疼痛,不愿走动,强行走动则步态不稳,并有游走性或固定性跛行症状。重症病牛气喘声似拉风箱,发病后很快形成皮下气肿,更严重病例卧地不起;四肢尤其后肢出现麻痹现象。病牛死亡前往往呈现中枢神经性脑炎症状,如兴奋不安,痉挛倒地,昏迷不醒,或卧地呈瘫痪状态。
大部分死亡病例呈明显的肺炎、肺水肿、肺气肿,败血症症状。?
2 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的病例,病理剖检变化明显,病牛常发现上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和点状出血,气管内有大量黏液存在;肺肿胀明显,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间质性肺气肿。部分病例发现皮下气肿,生前触诊有捻发音。淋巴结检查:充血、肿胀和出血。检查骨骼肌、心内外膜、肾脏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胃肠道有卡他性炎和渗出性出血。重病例肠管中积有大量红色稀粪。?
3 诊断
(1)症状和流行病学符合本病的特点,并多发于蚊、蝇等吸血昆虫旺盛季节,多发于雨量较多、气候炎热的7~10月份。(2)血液检查,红细胞数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常超过正常值62%以上,明显核左移;淋巴球减少。(3)将发热期病牛抗凝血液离心沉淀,获得的高热期病牛血液中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层连续继代人工接种新生小鼠的脑内3天后发病率100%,1~1.5天死亡。同时用高热期病牛抗凝血液10 ml静脉输液接种健康实验牛,4天后发病,表现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4)经洛阳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牛病研究室、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传染病研究室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发现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也认为本病是牛流行热病毒引起。?
4 治疗
通过治疗实践,笔者认为有效地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为退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清热解毒;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退热药物主要有4种。2%氨基比林,30%安乃近,柴胡注射液,10 ml含750 mg的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效果最佳。氨基比林、安乃近和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柴胆注射液(或氨胆注射液)的中西药结合方法比单用西药或单用中药的单一疗法的效果好。抗菌消炎常用:160IU青霉素,1g链霉素,20万IU卡那霉素,0.5g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最常用,卡那霉素药效比较平稳,个别病例确诊为继发支原体感染者用土霉素、泰乐菌素、红霉素治疗效果较好。抗病毒药物常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灵注射液2种。对症疗法常用安钠咖注射液、促反刍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维生素K?3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肾上腺色腙注射液等药物。基本痊愈的病乳牛要坚持用药1~2天以巩固疗效。对未感染上本病的疑似健康乳牛用药典中的清瘟败毒散加减、麻杏石膏汤加减,以预防本病的蔓延。?
5 小结与讨论
?
5.1 河南洛阳郊区及近郊县大面积暴发的牛流行热,和当地往年统计的资料相比,发病更快、更急,继发症更严重;部分病乳牛病程延长,卧地不起的病乳牛可长达10~15天。?
5.2 此次大面积暴发的牛流行热,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的5 875头乳牛中,发病率为70.8%。其中,偃师县某养殖户饲养38头乳牛几乎100%的发病,经治疗死亡1头;洛阳市郊区某养殖户饲养28头乳牛,患病乳牛占83%。因用药不当死亡2头孕牛,流产死胎1头。病死率超过了资料上不超过1%的数据。死亡率有增加趋势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三方面有关:(1)牛群过度密集;(2)延误治疗;(3)用药不当(不及时、不合理用药)。?
5.3 此次暴发的本病,呼吸道症状、缺氧症状和以往相比症状更严重。治疗时,要求快速缓解缺氧症状。对重病例可采用新开瓶的3%双氧水补氧,大牛每次40~60ml,小牛每次5~15ml,加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稀释浓度为1ml3%双氧水加100ml5%葡萄糖注射液。此法对减少病乳牛的死亡率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