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区家畜血吸虫病综合防治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1-16  互联网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日本吸血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属国家二类动物疫病。宁蒗县西布河乡碧源村委会于1973年10月发现钉螺,1976年正式确定为血吸虫病疫区。1983年开始了家畜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通过20年来的艰苦努力,在云南省兽医防疫总站,丽江市畜牧兽医站的帮助指导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配合下,开展了家畜血吸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验收,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了国家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报告如下。?

1 疫区概况

?

宁蒗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于横断山脉以东的金沙江畔,相连四川大凉山,俗称“云南小凉山”。境内山高坡陡,山多坝少,河流纵横交错,属典型的大山区高原峡谷类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区西布河乡碧源村委会相连血吸虫病重疫区永胜县的光华乡、金官镇,为金沙江支流——五郎河上游的旱热河谷地带。辖1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48户,总人口2 821人,居住有彝族、傈僳、摩梭人、普米族、汉族等民族,总面积27.70 km2,其中海拔2 000m以下的8.76 km2。畜牧业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所依赖的重要产业,全村大小家畜存栏6 559头(只),其中黄牛1 143头、水牛359头、马属动物453匹、猪1 416头、羊3 199只。1977年普查,有疫区7个村民小组,海拔1 750~2 050m,有螺面积213 394m2,查出阳性病人23人,阳性率为1.06%;1983年查出阳性牛2头,阳性率为0.83%;1990年查出新感染阳性畜6头,阳性率为0.91%。经普查该地区虽不属重疫区,但与重疫区接壤,该村有一集贸市场,每月有6个赶集日,商品交易量大,人畜往来频繁,有螺面积大,当地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差,随时都有人畜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有待做好综合防治工作,确保人畜健康安全。?

2 材料与方法

2.1 普查 8~9月份采集24 h以内新鲜便,牛、马粪50g、猪粪30g、羊犬粪10g以上,采用尼龙绢筛淘洗顶管毛蚴孵化法,一粪三检。孵化水pH 6.9~7.1,水温22~25℃,于孵化后1、3、5h分别进行观察。

?

2.2 治疗 对阳性畜用吡喹酮进行彻底治疗,在疫区开展扩大化疗。黄牛30mg/kg、水牛25mg/kg、马20mg/kg、猪60mg/kg、羊20mg/kg。

?

2.3 螺情调查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了疫区钉螺面积的普查调查工作。

?

2.4 畜牧业生产情况调查 调查疫区家畜存栏、畜群结构和牲畜流动等情况。

?

2.5 疫情监测 定期对疫区家畜进行调查,粪检,做好疫病监测工作。?

3 综合防制措施

?

3.1 治疗阳性畜 每年对检出阳性畜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对阳性畜的同群畜和查出阳性畜的自然村所有大家畜进行扩大化疗,阳性畜治疗后,圈饲30天,并集中所排出的粪便,进行堆肥或放入沼气池。对治疗的阳性畜跟踪调查,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疗效观察,建立病畜档案。?

3.2 消灭钉螺 在配合卫生防疫部门春秋两季用血防67或螺灭杀对钉螺孳生的沟渠环境进行灭螺,对螺情严重,出现阳性螺的地段,加大灭螺药物份量4 g/m2

?

3.3 开展农业灭螺 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引导农户水改旱,水旱轮作,扩大小春种植面积,改变传统农业种植习惯,退耕还林还草,种植蔬菜、烤烟、经济果等,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新渠,填老沟,硬化有螺沟渠等,从多角度有效地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

3.4 改厩修厕建沼气,加强粪便管理 加大健康教育,改变乱拉野屎的传统生活习惯,粪便堆肥发酵或填入沼气池解决燃料问题,改善公共环境卫生,杀灭虫卵,从而切断疫病流行环节。

?

3.5 调整畜禽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 改变传统养殖习惯,低洼地挖池养鱼,沟渠养鸭、养鹅,推行猪、牛厩养育肥,改变生猪放养拖架子为直线育肥,饲喂配合饲料当年育肥出栏,实行青贮氨化,种植多年生牧草养牛养羊,不到低洼潮湿的沼泽地或沟渠中饮水放牧,减少疫病传染的机会。?

3.6 固定牧地牲畜饮水处 在饮水处四周24m2内铲除杂草,注意水源,若发现钉螺,及时清除杀灭,并通报农户在一周内不要放牲畜到此饮水。?

3.7 加强流通注意环节管理,避免疫病传入 碧源村与永胜血吸虫病重疫区金官、光华接壤,人畜往来、物质交易频繁,为防止疫病传入,组织村委会以乡规民约等形式做好宣传,不得到疫区购买牲畜,对借役用畜要进行血吸虫检查,认定没有血吸虫病的方能进入。亲友往来要做好粪管和防范工作。?

3.8 加强血防宣传工作 利用各种会议,黑板报,发放宣传材料,讲解血吸虫对人畜的危害,讲述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9 疫情监测 1999年项目验收达标后,为进一步巩固综合防治成果,2002-2003年连续2年开展了家畜血吸虫病的监测工作。?

4 结果

?

4.1 人畜查治 1977-1988年,累计普查人2 161人次,查出阳性病人23人,阳性率为1.06%,除5人非血吸虫病死亡外,均已治愈。1983年粪检大小家畜528头只,查出阳性牛2头,阳性率占被检牛的0.83%,经治疗康复。1990-1998年共查大小家畜7 656头(只),查出阳性畜26头(只),阳性率为0.34%,经治疗均已转阴。2002-2003年开展疫情监测,粪检家畜1 023头(只),未查出阳性畜。?

4.2 螺情变化 根据云南钉镙是点线分布的特点,据调查,该村冬春季节钉螺未全部入土,一年四季都有钉螺活动,6~8月较为活跃,主要分布于田埂、水沟、沼泽地带(2.7≤12.6只/m2),通过螺情调查开展灭螺,有螺面积由1988年的213 394m2减少到1998年的1 659m2,下降率为99.22%,且未发现阳性钉螺。田埂、水沟、沼泽螺情下降至0.000 06只/0.11m2

?

4.3 区域分布 海拔在1 750~2 050 m之间家畜均可感染本病,但黄牛的感染率随着海拔的降低而下降,水牛和马属动物的感染率则随着海拔下降而上升。人群及家畜饲养密度高的村寨感染率相对高于密度低的村寨。详见表1。

表1 不同海拔地区病畜分布(略)?

4.4 性别分布 在阳性家畜中,母畜感染率高于公畜。水牛、马属动物较为明显。?

4.5 年龄分布。各年龄家畜均可感染本病。从普查调查结果统计看,2~5岁的家畜感染较多,主要是役畜在田间劳作增加了感染机会。?

4.6 流行季节 当地夏末秋初,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适宜血吸虫生长发育,人畜多在田间劳作,接触尾蚴机率较大。4~9月为本病的感染季节,其中5~6月水源地牧草早绿,又值春耕生产时节,感染率最高。?

5 讨论

5.1 根据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了大山区宁蒗家畜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研究,从治疗患畜(人)、粪管、水管、灭螺、人畜流通管理等综合措施入手,截断传播途径,从而达到了消灭家畜血吸虫病的目的。经验收达标后,又通过两年的监测,没有出现阳性患畜,说明该防治研究措施是有效的。

?

5.2 宁蒗县家畜血吸虫病疫区属典型的大山区高原峡谷类型,河流纵横交错,沟渠密集分布,地形结构复杂,无固定自然水系,钉螺易于繁殖,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差,畜牧业生产管理落后,又与境外血吸虫病重疫区接壤,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该病的传播流行。因此,有待进一步加强监测和增强防患意识,防止疫病死灰复燃,保障人畜的健康和安全。

?

5.3 家畜感染率随海拔的变化,主要是与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该村的水稻田多在1 950 m以下,水牛、马属动物是犁地、驮运的主要役力,往返接触疫水机会多,所以感染率高。黄牛犁地主要是旱地,农事活动结束后,多在有自然水源的山坡旱地放牧,这些地方钉螺不易发现,杀灭工作难度大,容易感染,而在海拔低一些的田地,接触疫水少,较高一些的山坡旱地感染机率小。?

5.4 碧源村母畜与公畜一样进行田间作业和驮运,由于粮食生产水平不高,除少数种畜和耕作期内补饲外,基本不补饲,以放牧为主。母畜怀孕后,性情相对温驯些,农闲和春季多由小孩和老人牵放于溪旁和有水草的地方,这些地方又是钉螺孳生地,因此,感染机率相对较大。?

6 小结

本研究采用一粪三检,尼龙绢筛淘洗顶管毛蚴孵化法,方便实用,易于操作,只要粪便采集符合要求,保证水质、水温和严格操作程序后,检出率是较高的,适宜于在基层推广使用。大山区血吸虫病,按农业部部颁标准进行防治,在查、治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搞好灭螺,粪管、水管,尤其是对阳性畜及时治疗,对阳性畜的自然村扩大化疗,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大山区动物血吸虫病是完全可以控制,通过努力可以消灭。?




http://farm.00-net.com/yz/yn/3/2006-01-16/125425.html